sherry99(sherry99) 2006/4/12 07:06
由繁入簡,中國文字瀕臨滅亡 / 【民調分析∕洪茗馨】中時電子報2005.04.07
中國古老文字之美,美在它是盤古先民生活的一部分,是老祖宗留下的珍貴遺產,美在它的字體皆是完整方塊字,像某種圖騰印刻,美在它的每一個單字各自有其不同義涵,組合起來又成新的語辭。中國文字從結繩記事開始,一步步慢慢演進而成甲骨文、籀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到行書,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之 美的正繁體字,是一部中華文化﹨歷史縮影,如此美麗的中國文化傳承,如今, 卻因為政治形勢的強與弱之別,逐漸被簡體字取代,讓中國文字陷入可能失傳甚或滅亡的危機。
由於聯合國宣布2008年內部公文將一律採用簡體字以取代正體字(繁體字),中文字繁簡爭議再次被掀起。
相信許多人都有著相同記憶,在我們學習注音符號、以手拿筆練習寫字的那些學 生生涯階段,老師們總在課堂上,用粉筆一筆一劃描繪、講解中華文字起源是依據六書,即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注、假借,中華文字的演進在漢朝程邈 形成隸書後,其後朝代再形成楷書、草書、行書,繁體中文字大致定形。
繁體中文字的優點非常多,雖然筆劃較為繁複,每個中文字含有多重意思,可以 延伸出多種解釋及詞語思路,透過象形字體的協助,在背誦記憶上更容易牢記,一旦學會,就不容易忘。
反觀中國使用了五十多年的簡體字,許多字仍然由繁體出發,簡省筆劃變成簡體 ,造成字與字之間,相似度極高,非常容易混淆,失去思緒表達,同一個字,繁體與簡體意思就差很多,雖然速成,快寫,卻對理解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繁體字歷經五千年歷史、文化薰陶演進,堪稱藝術文學精華,豈是簡體字所能媲美、所能比擬。以現在使用繁簡中文字來看,就在日常生活中發生很大問題。例如最多人引用的「麵」字,明明是麥粉作成的「麵包」、「麵條」、「煮麵」, 硬是要將它改成「面包」、「面條」、「煮面」,又例如「頭髮」變「頭發」,說有多不倫不類就有多不倫不類,整個中文字的義涵都被張冠李戴了。
中國用簡體字取代正繁體字,雖然因使用簡體字人口高達13億,相較之下,台 灣只有2千3百萬人,但許多古文經典仍然保留繁體中文字的原字原義,中國年輕一代要讀懂文化古籍,不僅得翻閱繁簡對照表,甚至據說還得找翻譯,重新學 習繁體中文字,如此本末倒置,是將中國文化傳承也三反五反,通通革命掉了!
(4,294 views)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