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八個滅絕的古文明
jordy(jordy) 2005/10/17 01:06
滅絕的古文明–雷姆力亞大

地球上曾經存在三個現在已經沉沒的大陸,分別是(穆大陸)、(亞特蘭提斯大陸)、(雷姆力亞大陸),它們的位置,分別在現在的大西洋、太平洋與印度洋裡。

有人認為人類史上,最古老的文明發祥地【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始祖】,很可能就是沉沒於印度洋中的雷姆力亞王國。此外,又在另一處文明的發祥地底格里斯河。

幼發拉底河的流域中,發現到雷姆力亞文明的痕跡,此乃因形成原印度文明的人們,其活動範圍由內陸部,廣達至中亞的草原地帶所致,由於他們是海洋民族,因此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注入的波斯灣至阿拉伯海、紅海一帶,透過貿易,給予這一帶非常大的影響。

赫克爾所認為的人類起源地命名為「雷姆力亞大陸」(Lemuria continent)。

司庫雷特從原始靈長目(Primates)原猴亞目(Prosimiae)分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印度、東南亞,亦即分布在環印度洋周邊地區的現象,認為一塊大陸把這些地區連結在一起,而以馬達加斯加產的原猴----狐猴(Lemur),將該大陸命名為「雷姆力亞」。

雷姆力亞大陸,到底是從何時開始沉沒於印度洋的深海中呢?根據地質學家們的推測,雷姆力亞大陸,應該是於距今約三千四百萬年前,即第三紀初期時開始沉沒的。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當然不是一夜之間就發生的,而是先從雷姆力亞大陸的南部和東南部開始大規模沉下的。

1888年,美國布拉瓦茨基夫人(H.P. Blavatsky)出版《祕法》一書,認為雷姆力亞人為人類基本人種之一。

接下來英國人伊里奧特(Wilham Elliot),於1896年寫了《亞特蘭提斯與消失的雷姆力亞》一書,書中提到雷姆力亞人的後裔移居亞特蘭提斯,並繪有數億年前的雷姆力亞大陸地。

以地理學解釋來看,大西洋一帶〔菲律賓,馬來西亞....〕的海底火山活動亦不比太平洋瞬息,最重要是此處是破壞性板塊邊界,所以絕對能對雷姆力亞大陸陸沉作出解釋


滅絕的古文明–伊斯特島(復活島)
在南太平洋的孤島上,毛艾巨石像的建造工作持續了600年

伊斯特島的位置距離南美洲智利海岸3800公里,南緯27度,西經109度,是一個面積160平方公里的小火山島。

在這南太平洋的海中孤島上,矗立著舉世聞名的毛艾巨石像。較大的石像高20公尺,重達90噸。在島上可以找到1000具以上的巨石像,這些石像都面向島內,彷彿巨大眼精注視著島民的祖先。

毛艾巨石像製作時間大約是在西元1100年代到1600年代的600年間。本來伊斯特島上居住有長耳族和短耳族,長耳族的耳垂很長,18世紀來過此島的曲洲人說:「其耳垂幾乎可以及肩。」長耳族是統治階級,不斷督促短耳族建造毛艾巨石像,這或許就是石像耳朵很長的原因。



滅絕的古文明–亞特蘭提斯

關於亞特蘭提斯的正確地理位置,並無任何歷史記錄可循,根據柏拉圖的記載,

亞特蘭提斯位於直布羅陀海峽西方的大西洋中,由於亞特蘭提斯的位置將北上的墨西哥灣流擋住,使得歐洲與美洲地區發生七次的冰河時期,等到亞特蘭提斯島沉沒,溫暖的墨西哥灣流才能順利抵達北方,結束了冰河時代,有部分學者支持這項說法,咸認為現在的亞速爾群島,威德角群島,加那利群島等都是當時亞特蘭提斯的山峰,亞特蘭提斯大陸沉沒後便露在水面以上,形成島嶼,但現代地質探測結果指出,大西洋這塊海底區域實際上是一塊上升地塊,並非是下沉地塊,所以這項說法自然被推翻了。

1958年,美國一位動物學家范倫坦博士在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床上發現奇特的地形結構,從空中往下看這些幾何圖形是一些正多邊形,圓形、三角形,還有長達好幾英哩的直線。1968年,范倫坦博士又在巴哈馬群島的北比密尼群島附近海域發現幾百碼長的巨大石牆,每個石塊至少16立方英呎,順著探測下去,竟然發現更複雜的結構,有幾個港口,還有一座雙翼的棧橋,儼然是一個沉沒幾千年的古代港口。由於巴哈馬的海域是屬於下沉地形,因此引起不少的猜測,是否是亞特蘭提斯人建造的,畢竟沒有其他證據輔證仍不得而知,轟動一時的石牆事件仍是一個沉睡海底的謎。


滅絕的古文明–龐貝城

火山爆發造成驚人的大悲劇

很久以前,義大利南部坎佩尼亞地方(Campania)有個叫做龐貝的城市,該城市建於史前時代維蘇威火山噴出的熔岩流上。自古以來,就有奧斯肯人(Oscan)、希臘人、艾楚里亞人(Etruria)、塞尼阿姆人(Samnium)等多種民族居住於此。

西元前前89年,龐貝被劃入羅馬統治之下,因此其制度、建築等,都很快地沿襲羅馬。此地風光明媚,許多羅馬上流人士將別野建於此地,作為休閒場所。肥沃土地盛產葡萄和橄檻,市場中商店林立,商業活動十分興盛,最盛時期的人口近2萬,成為坎佩尼亞地方的中心。

西元63年2月的大地震帶來嚴重災害。雖然不久後即進行修復,但在修復其間的西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將歷史久的龐貝城埋沒於火山灰之下。


滅絕的古文明–印加帝國

沿著安地斯山脈開展的大帝國

印加族人於西元1200年前後,在祕魯南部標高3400公尺的山間盆地庫斯科(Cuzco)建國。起初只是一小王國,1438年前後第九代國王帕恰克提即位之後,開始開疆拓土。到了16世紀初期,已成為沿著安地斯山脈橫跟現在的厄瓜多、哥倫比亞國界到智利中部的大帝國。

「印加」一詞本有「國王」之意,實際的國名「他王汀斯由」(四州之國),因為印加帝國以首都庫斯科為中心,將整個國土劃分為4個行政區域。印加人沒有文字也沒有車輛,但遍及全境的道路網和釋站傳遞信使制度,可使所有的信息得以迅速穿梭於首都與地方之間。

庫斯科、馬丘庇丘(Machupicchu)等都市,均有以岩石構成的精巧建築。這些建築物不利用鐵器,僅靠石器和人力造出。印加國王被稱為「太陽之子」,握有動員大量人力的權力和財富。


滅絕的古文明–吳哥遺跡

在巨大蓄水設施支撐下的柬埔寨吳哥王朝

吳哥遺跡是指位於現在東埔寨西北部邏拉州(Siem Reap)洞里湖(Tonle Sap)北岸一帶(又稱吳哥地方)的磚造遺跡群。其中包括吳哥窟、吳哥都城,以及在吳哥王朝(802~1431年)建造的石造寺院、祠堂、蓄水池、橋樑、宗教都城等62座主要遺跡。遺跡東西兩側並設有長邊超過7公里的巨大蓄水池,遺跡的總面積有360平方公里左右。吳哥遺跡的特點是規模宏大、建築宏偉和華麗美觀,是東南亞最大的文化遺產。


滅絕的古文明–埃及文明

尼羅河畔的燦爛文明

以金字塔和人面獅身像為代表的埃及文明,於距今大約5000年前,西元前3000年前後誕生。埃及文明的歷史,從美尼斯王(Menes)統一全埃及,開始了王朝時代初期,而後經過古王國時代、中王國時代、新王國時代到王朝時代末期,其間經歷了3000年的反覆興衰更迭。

人們習稱「埃及是尼羅河的恩賜」,事實上支撐埃及文明欣欣向榮的,是展開於尼羅河流域的農業。該地農耕發達的原因,是拜每年8~11月的尼羅河氾濫之賜──水漲時,尼羅河從上游帶來肥沃的土壞,洪水退去後就留下適於耕作的土地。

其實,過猛的洪水會破壞水土,過小則使耕地萎縮,說不定因而引起饑荒。完全依靠「尼羅河之賜」的埃及文明,彷彿被尼羅河玩弄於指掌之間。




滅絕的古文明–馬雅文明

在密林中繁榮的文明

馬雅文明在猶加敦半島(Yucatan)和墨西哥南部附近的熱帶雨林中誕生、繁盛,最盛的時期稱為「古典期」(西元250~900年)。以高大的神竷金字塔林立的地區為中心,與其四周的農村一起形成一個個王國,這些好像城邦的王國散布各地。

馬雅文明的偉大成就就在於完成文字和曆法的體系。馬雅人以20進位法為基礎編出幾種曆法,包括由20個文字和13個數字組成的260天周期曆,以20天為1個月,由18個月加上5天而成的365天周期曆,以及以西元前3114年8月13日為第一天來計算天數的曆法等。

國王利用文字和曆法,將即位、戰爭、祭典的紀錄和王朝系譜誘於石碑或平板上,但西元909年以後不再出現,古典期的馬雅文明從此消失。
(3,066 views)
[更多討論] 聊天版:生活資訊、談天說地、閒聊等一般討論

"八個滅絕的古文明" 傳統頁面(電腦版)

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傳統桌面版 [ 登入/註冊 ]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