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05/03~2012/05/09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15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073854.shtml



教媽媽繪畫 母子聯展「畫」人生







【聯合報╱記者張家樂/南投報導】


2012.05.06 04:04 am




長期教導「婆婆媽媽」作畫的美術老師張鈞翔(左2),在秀傳醫院舉辦「母子聯展」。
記者張家樂/攝影


家住員林鎮的88歲阿嬤張劉月,70歲開始,跟隨擔任美術老師的兒子張鈞翔學畫,畫了近20年,昨天在竹山傳醫院舉辦一場「畫出人生的彩虹─母子聯展」。張鈞翔說,媽媽年歲高,身體弱了,但腦筋還很清楚;他認為,作畫可讓人快樂,對老人的智能很有幫助。
張鈞翔目前在慈濟大學社教推廣中心擔任「樸實藝術」講師,多年來教銀髮族作畫。他說,說話是人的本能,作畫也是一種本能,不必太講究繪畫技巧,每個人都可能把自己想表達的畫出來。

張鈞翔長期教學生作畫,18年前,他鼓勵媽媽一起來作畫。他說,媽媽第一次作畫時,接過蠟筆,在紙上畫出葡萄園的美景,她把一個個圓圈組在一起,可愛的筆觸,像兒童畫一般,她在獲得家人的鼓勵,從此愛上了作畫。

張鈞翔說,媽媽早年住在員林鎮郊的百果山,對農村有很深的感情,日後搬家到員林市區,在她的內心世界裡,還是很喜歡田園風光,因此,作品經常可見到農村即景。

張鈞翔說,媽媽沒受過美術訓練,但從他幼時開始作畫,媽媽就經常鼓勵讚美,長大後,媽媽成為他的學生,換他鼓勵媽媽,勇敢地把心中的美景畫出來。他說,各種顏色和圖像的刺激,讓年近90歲的媽媽,頭腦還很靈光。





【2012/05/0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教媽媽繪畫 母子聯展「畫」人生 | 中彰投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1uL3qvqO7">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073854.shtml#ixzz1uL3qvqO7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33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y/5/today-center16.htm?Slots=TPhoto


憨兒畫百鳥 飛上夢想包募愛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中度智能障礙的余信儒愛繪畫,創作曾獲全國心智障礙者才藝大賽優等,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用他的畫作製作愛心「夢想包」義賣,盼能募集身心障礙者訓練費用,幫助更多身心障者。

中度智能障礙余信儒 愛繪畫

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長期推動身心障礙者的學習訓練,推出愛天使募集義賣活動已持續第三年,今年只要贊助信望愛一千元以上的民眾,都能獲贈一個夢想包,夢想包的圖案是余信儒所畫的「百鳥圖」。

昨日台中市副市長徐中雄說,縣市合併前,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是他最引以為豪的團體,長期推動早期療育,讓身心障礙的孩子能進入一般托兒所學習,民眾若能行有餘力幫忙,就可幫助更多弱勢者,昨日他認購一百個夢想包,盼能拋磚引玉。

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執行長林寶珍指出,夢想包上的圖案創作者是廿五歲的余信儒,愛畫畫的他前年曾以「和媽媽去旅行」畫作獲全國心智障礙者才藝大賽優等,目前在中心協助職能訓練下,已能切菜、配菜及幫忙送便當。

此外,余信儒的夢想是開畫展,中心也協助他五月起畫作將陸續在豐原醫院、梨子咖啡館等地方展出。

林寶珍說,余信儒的畫作「百鳥圖」意境呈現很快樂的感覺,也盼社會大眾都能一起來成為支持身心障者夢想展翼的推手。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34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075222.shtml


台灣超現實展 土狗藏畫中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2012.05.07 03:47 am




陳英偉的畫作經常出現「台灣土狗」,他說,台灣土狗很符合本土精神。
記者喻文玟╱攝影


勤益科技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系教授陳英偉,出身於宜蘭礁溪,幼時家境清苦,隔壁孩童玩耍,他必須協助父親斗笠加工製作,空檔時拿起瓦片塗鴉是他最大的興趣,這一路繪畫都靠自學,直到大學考上文化大學美術系,才完成自己學畫的夢想,大學畢業後又赴澳洲進修取得藝術博士學位。
陳英偉大學專攻西畫,但他熱愛台灣鄉土,也正本溯源堅持中華文化孔孟思想傳統,在他的作品中西相融、古今交錯,獨具個人風格。

陳英偉說,從2009年開始他創作了一系列「台灣上河圖」,以台灣從北到南的歷史為意象,以油畫方式呈現黑白素描風格,這系列有數十件作品,廣受好評,也被蒐藏家珍藏。

這次他在台中全球藝術中心推出最新的「台灣超現實」系列畫作,將台灣獨有的特色為主題,再搭配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他的畫作裡,最常出現「台灣土狗」,陳英偉說,台灣土狗很帶勁,非常具有本土精神,例如台灣土狗和總統府、中正紀念堂結合,呈現出庶民精神。

這次在全球藝術中心展出20多件畫作,觀眾可以免費欣賞,地址:台中市府會園道179號4樓,展期至5月底。





【2012/05/0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台灣超現實展 土狗藏畫中 | 中彰投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1uL8hxdpQ">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075222.shtml#ixzz1uL8hxdpQ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35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075277.shtml



台南風情 退休藥師畫筆記







【聯合報╱記者謝進盛/佳里報導】


2012.05.07 03:47 am




藥師成畫家還開個展,退休藥師郭鉅藩5年前從台北移居台南,讚嘆台南西拉雅風情,曾文水庫、七股鹽山、將軍漁港都是創作題材,昨天在佳里圖書館開個展,作品中流露著對台南這塊土地的熱愛。

佳里區公所舉辦「情繫西拉雅系列活動」,首先推出郭鉅藩的「壯闊大地‧浪漫真情」個展,24件水彩畫大都是近2年的作品,包括「佳里古榕」、「月落西寮」、「將軍漁港」、「七股濕地」、「大內月世界」等,郭鉅藩對於台南這塊土地的感情,寄情於作品中展現。

「我是搬來台南,才知道台南的好,台北,我回不去了。」68歲的郭鉅藩原在一家知名藥廠服務,5年前落腳台南,豐富的西拉雅人文風情吸引他,尤其對八田與一當年建造烏山頭水庫的故事更是入迷,原有繪畫天分的他,三不五時就前往台南戶外寫生,也更認識台南這塊土地。

郭鉅藩笑著說,自己是「臨老入花叢」,人生近7旬,能有機會辦個展,利用作品跟外界對話、交流,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好,展覽將展至下月3日,圖書館洽詢電話7222127。





【2012/05/07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台南風情 退休藥師畫筆記 | 雲嘉南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1uL8wejUo">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075277.shtml#ixzz1uL8wejUo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36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61106


繪畫賽、監獄浴佛 佛光人緬懷佛恩、報母恩




2012/5/8

|

作者:人間社記者綜合報導

|

點閱次數:71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人間社記者綜合報導】為慶祝佛誕節暨母親節,各地佛光人舉辦系列活動,廣邀普羅大眾一同浴佛、淨心,緬懷佛陀恩德、報母親深恩,為社會注入祥和力量。

台北 雲水浴佛慶佛誕

佛光會萬華二分會五日於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寺前廣場,舉辦慶祝佛誕節暨雲水浴佛活動,有萬華區長周德輝等逾兩千人浴佛。會中,市議員吳志剛代表恭讀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撰〈佛誕節祈願文〉。佛光人也分贈壽桃及甘露水、與眾結緣。

佛光會中正分會五、六日亦於北市晉江街長慶廟前廣場,舉辦雲水浴佛活動。頂東里長王曜樹、發展協會理事長顏春、板西里長黃國輝、河堤里長鄒士根都期許大家,心中有佛,以三好運動改善社會風氣。(心甄)

士林 為全天下母親祈福

佛光會士林一會六日在士林區中正路口賓士汽車經銷店門前舉辦雲水浴佛活動,分會以大悲咒水、壽麵與五百位民眾結緣。葉姓公車司機虔誠向佛祖行三跪拜令人動容,因行經中正路口看到浴佛亭,在交接班空檔時特地騎單車前往浴佛,發願盡形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說很有福報可以參加浴佛。

佛光會士林三會與北市士林區泰安幼稚園,五日於仰德區民活動中心合辦「迎夏敬老愛心園遊會」,有士林區文昌國小、忠誠里、德華里、德行里、及北投區榮華里辦公處協辦,並將當天義賣所得全數捐贈於華山、創世基金會、為獨居孤苦無依的長者盡一份心力。當天吸引近千人參加浴佛、義賣活動。(江寶環、清佳)

三重 傳統市場浴佛

為迎接國定佛誕節到來,在三重禪淨中山監寺覺輝法師統籌規畫下,佛光會三重、蘆洲各分會開始在各定點展開雲水浴佛祈福活動,讓各地民眾沐浴在喜樂的佛光中,慶祝佛陀聖誕。

佛光會蘆洲一會一日於北市蘆洲區蘆洲戶政事務所旁舉辦雲水定點浴佛活動,蘆洲區議員黃桂蘭、蘆洲區長主祕莊茂坤、玉清里長楊敬喜、仁德里長張宏友、水湳里長吳松標、佳欣護理中心長者等三百多人前往浴佛。

佛光會三重四、五會會長王來修、陳映秀三日晚上帶領幹部,在三重最熱鬧的三和夜市設浴佛亭,近三百人參與。三重禪淨中心監寺覺輝法師也前往發放佛誕糕、壽桃、大悲咒水給前來浴佛的商家,祝福他們健康平安、生意興隆。(蔡明擇)

永和 分會接力浴佛活動

永和學舍、佛光會雙和第五、六、七分會及永和青年分團,五、六日接力浴佛,分別於永和國父紀念館、中和福和宮、永利消防大樓前設置浴佛亭,藉由浴佛活動,凝聚善心、善念,回向國家社會更為富足、安康。

福和、永貞、得和三里里長和永利消防分隊張分隊長皆非常支持佛光會的浴佛活動,他們在三天前,即以廣播宣傳或手機簡訊方式,邀請社區里民及消防人員,務必珍惜難得因緣,就近前往各浴佛定點浴佛。永利消防分隊張分隊長相信有了佛陀的加持庇護,弟兄們在救災時一定能平安達成任務。(葉月琴)

板橋 抄經報母恩

為慶祝佛誕節暨母親節,板橋講堂四月二十八日及五月五日,舉辦抄經修持活動,共有三百餘人參與,很多人是全家大小一起來抄經,希望讓信仰不斷地傳承下去。監寺永恭法師安排大眾抄寫《父母恩重難報經》,還特別贈送悉達多太子像。有人邊寫邊掉淚,回想自己及母親的恩情難以報答,感動的濕紅了眼框。青年團李亭緯說,因為知道媽媽(佛光會督導許麗慧)很辛苦,想藉由抄經功德回向,祝福母親健康快樂! (郭貴娟)

頭份 浴佛淨心慶佛誕

苗栗縣頭份忠孝社區發展協會五日舉辦「溫馨一○一永恆金鑽幸福百分百祈福許願牽手宴活動」,宏法社、佛光會頭份一會也應邀共襄盛舉,至忠孝活動中心舉辦「浴佛淨心慶佛誕」活動,透過浴佛儀式祈求信眾龍天護佑、平安吉祥,也回向普天下母親佳節快樂。

在到頭份衛生所實習的仁德醫專學生林庭薏、江怡陵、賴筱婷,第一次參與浴佛活動,於佛前合掌虔誠祝禱,祈願能順利考上護理師執照。(謝貴齡)

台中 孝親感恩暨園遊會

欣逢佛陀誕辰暨母親節,惠中寺六日舉辦「佛誕節浴佛法會孝親感恩活動暨園遊會」,動員台中縣市各分會、佛光青年團、佛光合唱團、妙法寺擔綱表演及園遊會設攤,有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民政局局長王秋冬等五千位社會賢達共襄盛舉。

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代表頒發佛光母親獎狀,表揚四十一位佛光母親。七十二歲的陳寶琴於年少時是村莊第一美女,在家人反對之下,嫁給隨政府撤退、孑然一身來台的丈夫,胼手胝足的在困厄的環境中,教養出三個碩博士生的子女。在接受表揚的前一刻,陳女士在惠中寺收到丈夫苗長青獻給她的一封信,感謝妻子的付出、相隨,感動與會大眾。( 陳淑芬、蔡招娣)

彰化 捐血浴佛遶境

佛光會鹿港分會四月二十九日於文開國小舉行浴佛活動,立委王惠美、文開國小校長梁進禮等一百二十人參與浴佛活動,會場佛光人以大悲咒水、壽麵、壽桃、平安符與大家結緣。

佛光會東方、西方、福山、北方分會,五日於人潮熱絡的彰化火車站合辦捐血浴佛活動,共募集了一百四十二袋血液。

佛光會彰化教師分會五日舉辦雲水浴佛活動,於彰化市華山路正豐賓藥局舉行啟程儀式,為民眾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家家戶戶平安幸福!隨後,浴佛車隊在彰化縣內遶境,邀秀水、埔鹽鄉親浴佛。(陳璿宇)

員林 收容人浴佛懺悔

員林講堂、國際佛光會員林第一分會、彰化看守所日前合辦「慶祝佛誕節浴佛活動」,一百三十三位收容人藉由浴佛懺悔反省所犯過錯,彰化看守所所長呂茂興為收容人說明浴佛緣由,鼓勵所有同學懂得懺悔反省,員林講堂監寺如宏法師指出,在佛教裡懺悔是重要的修持法門,勉勵收容人精進修持。(賴炯福)

草屯 療養院歡喜浴佛

佛光山草屯禪淨中心與草屯療養院一日在醫院門診區舉辦「歡喜浴佛‧知足感恩」活動,希望透過活動讓病人、家屬得到內心的祥和與安寧。佛光會竹山分會六日於竹山分局旁、紫南宮舉辦浴佛活動,同時設計兩輛小型浴佛車到同心居安養院讓長者方便參與浴佛,而竹山博愛安養院也以專車載送十多名長者前往浴佛。

草屯禪淨中心監寺如啟法師表示,為讓更多人參與浴佛活動,特別將浴佛車開往醫院、教養院、安養院、市場、兒童公園等處,散播更多菩提種子,祈求大眾平安吉祥。(王雯菱、林思展 )

北港 繪畫比賽慶佛誕

佛光會北港二會、北港鎮公所,日前於北港鎮體育館舉辦「慶祝國定佛誕節浴佛繪畫比賽」,北港及鄰近鄉鎮幼兒園學童及各國小學生踴躍報名參加,老師、學生、家長約有一千三百人與會。北港鎮長蕭永義亦蒞臨致詞、浴佛。最後,由辰國小楊子靚、新港國小戴誠佐、北辰國小王芷柔、惠幼幼稚園葉冠恩,分別榮獲國小高、中、低年級及幼稚園組第一名。(郭勇童)

台南 收容人淨塵垢

法務部矯正署台南看守所日前邀請佛光會玉耶分會為收容人舉辦浴佛法會,所長莊能杰、秘書林明達、戒護課長曾德芳等與會,由台南講堂監寺如印法師主法,帶領兩百六十位收容同學恭讀佛光山星雲大師撰寫的祈願文,並浴佛滌淨塵垢。(平真)

鳳山 浴佛暨捐血活動

佛光會鳳山三會四日於高雄市鳳山區鳳凌廣場,舉辦佛誕節浴佛祈福法會暨捐血報恩活動,法會中禮邀鳳山講堂監寺永勝法師主法,高雄市東區稅捐處處長王坤勇、主任賴素齡,以及高雄國稅局督導張文一,率領稅務員數名前來浴佛。

現場同時舉辦捐血活動,由於當地里長林曾桂花廣為宣傳,有不少民眾是看了宣傳單,效法佛陀慈悲濟世的度化精神來捐血的。鳳三分會準備康乃馨、壽桃、大悲咒水與大眾結緣,共募得八十九袋熱血。(陳美夙)

屏東 6百受刑人浴佛

屏東講堂及佛光會屏東各分會二日在屏東監獄舉行浴佛法會,由屏東講堂住持妙璋法師主法,共有六百位受刑人參加。屏東監獄教化科科長黃冠諭期許同學們能藉浴佛活動,學習佛陀的精神,放下過去的偏執思想,洗滌自身貪、瞋、痴的汙垢,讓自己能「廣植善心、廣結善緣、廣佈善果」。(觀慧)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37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50500306.html



陶藝繪畫展出 員榮醫院推「藝療」



2012-05-05 01:26 中國時報 【鐘武達、廖志晃/綜合報導】




 ▲彰縣員榮醫院「藝療廊道」開幕 ,院長張克士(中)對健管部組長邱玲瑾的藝術創作,讚賞不已。(鐘武達攝)


 員林鎮員榮醫院為了讓員工、病患及家屬紓發壓力、調劑身心,特別在院區規畫「藝療廊道」,並於三日母親節前夕溫馨開幕,首展推出的是健管部組長邱玲瑾的十一件陶藝及十四件畫作,院長張克士說,醫療結合藝術是最好的心理治療,更強調,醫院應該是個沒有藥水味,但是充滿人情味的地方。

 張克士表示,最近外界都在批評醫院很「血汗」,他有信心打破這種刻板印象,因此在推出「藝療廊道」的同時,院方也將積極鼓勵院內的醫、護人員展現自己的才藝,能夠也在藝術領域找到成就。

 員榮醫院可說臥虎藏龍,藝療廊道首展陶藝與繪畫,就都是資深護士、即健管部組長邱玲瑾的作品,她的作品不僅曾在磺溪美展得獎 ,且獲永久典藏,已是名副其實的藝術家,另外,醫療副院長吳肇鑫,則是出自書法名門,他的書法作品展出,令人期待。

 另外,慈濟大學社教中心「樸實藝術」講師張鈞翔,從小由媽媽引導塗鴉,後來投入繪畫教學,媽媽張劉月成為他的第一個學生,用畫筆彩繪人生!竹山秀傳醫院院長謝輝龍肯定母子的用心,並期許藝術的療癒功能在秀傳發揚光大。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38
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1770656


三代畫師 彩繪情藝



【2012/05/08 06:03 報導 】

  老傳藝新創意~蘭陽築夢家系列專題:「三代畫師 彩繪情藝 」(黃麗鳳報導)
(收筆畫具聲)(t)
搬出筆盒,點數畫具和各色漆料,87歲的曾水源是寺廟彩繪藝師。(t)「這是螭龍,九尾(九龍)九五至尊,皇宮裡常見的美麗圖案;另外這種龍形圖案,用在廟裡。」
生在彩繪世家,祖父輩開始,曾氏家族就以油漆、彩繪聞名宜蘭,父親曾萬一更是一代匠師,聲名遠播北台灣,曾水源是第三代。(t)「寺廟彩繪起自數百年前漢人移民來台,初期因經濟能力欠佳,廟宇簡陋,經濟能力好轉後,起大廟,雕龍畫棟。例如:宜蘭媽祖廟、城隍廟,早期畫師都從西部請來,直到曾家出現本地彩繪藝師。」
長期訪談傳統工藝師,進行口述歷史調查的蘭陽技術學院助理教授張文義表示,好的畫廟藝師養成不容易,熟悉文史典故之外,還得具備構圖美感、豐富想像力及掌握各種漆料特性的化學知識。(t)「要成為彩繪畫師不是那麼簡單!第一,得大量閱讀、融入腦海;第二,要能轉成圖像感動別人有共鳴;第三,彩繪漆料、煮桐油、製作畫筆都要會,休工時得做畫筆、煮桐油備料;上工時有危險性,得架鷹架爬高、長期仰頭畫樑柱。」(t)「有一次,廟方要畫「太乙真人」的坐騎「九頭獅」,這個圖像沒有真的實物,得在一個短圓的獅頭裡創畫九顆獅頭,許多畫師都被難倒,最後找到了我,想辦法畫了出來。」
承襲南派彩繪技法,曾水源堅持慢工細活。為免畫錯再修改會影響美感,往往先畫草圖、製成紙模,到現場後再一筆一筆複製到門板上,手藝細巧到連眼睫毛和鬍鬚也一根一根清晰可見。(t)「以前畫廟,宋朝、唐朝、封神榜歷史故事人物為主,直接畫上怕有錯,都先打草稿原稿,現場再一筆一筆仿上去,全神貫注,不曾有差錯。」
彩繪上色時,講究色彩漸層之美,有時只是一個三十公分高的圖案,因為色彩繁複,要畫上十天。宜蘭古廟昭應宮、城隍廟、靈惠廟各大廟宇的門板樑柱,早年都有曾水源的創作;其中,城隍廟「三川殿」通樑棟架上的彩繪,畫工雅致脫俗,被視為代表作。(t)「紙模先做,慢慢刀刻,做一個就要好幾個鐘頭。慢慢來,要有耐性,否則一不小心就破了;染色時,細小的圖,要用手指輕輕壓,多層次畫法很麻煩,一定要有耐性。」
寺廟彩繪大多取材忠孝節義故事,七俠五義、三國歷史是常見題材,熟讀文史的畫師隨手拈來,自然入手;此外,對於各式趨吉辟邪圖案與文化意涵也得瞭若指掌,以象徵吉祥的龍鳳、麒麟、鯉魚構圖敷色,滿足人們對福祿壽喜的想望。(t)「這都是原稿,過年寫招財進寶,想到那、畫到那,這是家傳祖業,為了吃飯就要做到。」
宜蘭市鄂王社區近年來致力保存社區史料,發掘傳統藝術瑰寶,曾水源是其中之一。在理事長林銘信商請下,水源師重拾畫筆,以「龍」為主題,創作腳踏祥龍的「天官賜福」、繪有九條龍的「螭龍祥瑞」及八卦龍畫;儘管年事已高,眼力依舊極佳,畫出龍的麟片和天官服飾,一筆一畫令人讚嘆。(t)「社區推動傳統工藝傳承,希望把傳統工藝與藝術家結合,推陳出新,有凝聚力和動力。」
回顧彩繪人生,曾水源說自己入行很晚,26歲才在父親的召喚下投入,但那時畫藝精湛、人稱「萬一師」的父親已經中風,來不及傳藝給他。靠著天份和日夜揣摩父親畫作,一邊自學、一邊畫廟,三年內贏得「水源師」稱號,有了匠師的品牌形象。(t)「26歲時父親中風,我才開始彩繪,剛開始也不會,靠著先天智能,一邊畫、一邊改進,那裡不好,下次再畫就改進。」
堅持傳統技藝,無論接到什麼樣的工作,曾水源總是想盡方法完成,為人、也為神界圓夢。為了趕廟宇的上樑吉時,曾經創下三天三夜沒閤眼睡覺的紀錄。(t)「我養八個孩子,全靠彩繪。有一次,到南方澳畫廟,為了趕上樑,廟方只給三天工期,必須畫好中樑及上樑,當時連拚三天三夜沒睡覺,終於在上樑前三小時完工,幸好來得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曾水源對彩繪漆筆非常講究。為求筆觸軟硬適中、柔中帶剛,他採集女人的頭髮自己做筆;為求化色效果最佳,親手煮製桐油,堅持每一道工序,展現絕技手藝。(t)「一輩子用桐油作畫,自己煮桐油;毛筆之外的筆(漆刷)用木片和女人的頭髮自己做,有的細到只有一、兩支毛,專用來畫鬍鬚。」
以往,廟宇興建常常一蓋就是二、三十年,提供匠師就業與一展長才的機會。但近年來,許多木造廟宇因維護經費考量,紛紛改建成水泥,廟內裝飾也改用木雕或石雕,昔日的樑柱彩繪創作,不是被塗掉重畫就是拆除,重創傳統彩繪藝術。(t)「現在如果還有畫廟都是照相,利用電腦繪圖複製,傳統彩繪技藝已近失傳。」
在這波潮流下,曾水源六十歲時引退,不再畫廟。但喜歡繪畫的他,仍對彩繪初衷念念不忘,改用手寫方式編記宜蘭建築與百工雜技,工筆手繪圖鑑,圖文並茂。(t)「我這個年紀拿毛筆手不會抖,一般這個年紀,都會手抖,我也不用戴眼鏡,自己上色。」
一身好技藝,碰上廟宇彩繪失去市場、畫師謀生不易,技藝薪傳無人。曾水源慨嘆時不我予,大方公開家族自民國十幾年以來,百年心血鑽研的工作手稿,藉由薪傳大眾,訴說傳承。(t)「時代變化,要談什麼感想?就是這樣,大家蓋了水泥。」(t)「子女要不要繼承,由不得我們,社會必需縕釀出這些古早傳統味東西的氛圍, 否則,行業式徵,無人敢投入。社會要鼓舞,別讓民族藝師凋零。」
認真的力量令人感動!一個家族、三代傳承百年彩繪記憶,城隍廟樑柱木瓦間雕龍繪神的創作,在陽光綻射下,呈現濃厚的民俗色彩與手感創作的誠摯,歲月流轉間,持續與人感動對話。
(攝影:黃麗鳳)
以上『老傳藝新創意---蘭陽築夢家系列專題』,由「中廣新聞網」與「礁溪老爺」合作企劃製播。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39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077772.shtml



陳淑華繪畫創作展





【聯合報╱記者劉金清/即時報導】


2012.05.08 12:20 am










陳淑華繪畫創作個展5月10日至5月30日,在雲林縣北港鎮文化路246號3樓「笨港田園藝廊」展出,展出時間上午8點30分至11點30分、下午1點30分至5點,5月12日上午10點舉行茶會。

陳淑華是台南科技大學美術系畢業,曾獲經濟部美展第一名、全國勞工金輪獎第一名。





【2012/05/08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陳淑華繪畫創作展 | 地方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1uL9pJ7aa">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077772.shtml#ixzz1uL9pJ7aa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40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1&f_SUB_ID=22&f_ART_ID=387229



萬芳國小彩繪社區 「想天天去畫」



2012/05/03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




萬芳國小舉辦校慶系列活動,安排學生利用美勞課時間,到社區公共空間進行「社區彩繪」。 圖/萬芳國小提供



北市萬芳國小今年剛好滿30歲的「而立之年」,校方特地舉辦慶祝活動。其中安排學生利用美勞課的時間,到社區公共空間進行「社區彩繪」活動,並以夢想為主題,讓學生畫出自己的想像,每位孩子都直呼「真想天天上美勞課」。
萬芳國小輔導主任鄭惠真表示,校方與萬芳里辦公處及龍門扶輪社合作,彩繪文山區萬安街16巷口小公園內的擋土牆。牆面全長約30公尺,高約1至2公尺,位於社區中心處,人來人往,非常醒目。校方表示,彩繪完成之後,可成為社區重要地標。

鄭惠真表示,老師指定主題為「夢想」,讓學生發揮想像力,有的孩子畫出動物坐著蒸氣小火車,興高采烈地駛向城堡。還有乘著熱氣球翱翔天際的小朋友、穿著波西傑克森飛鞋的釣魚男孩、拉著氣球緩緩上飄的小女孩等。小朋友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可在社區呈現,顯得格外興奮,畫起來特別起勁。

五年級學生閻芊妤表示,當老師宣布要在社區上畫畫時,自己就很期待,不但在心裡想了很多圖案,回家也花了很多時間畫草圖,現在每周都很期待美勞課的到來。

學生陳鯨表示,雖然作品尚未完成,但已迫不及待帶爸媽去看過,家人都很期待完成的那一天,還說到時全家人要一起來拍照留念;學生林孟潔說,為了畫好作品,光是在牆面上描好草圖就花近20分鐘,之後再仔細地塗上顏料,就怕成品不夠完美,「真的很想每天都去畫畫」。

鄭惠真表示,由於近日天候不穩定,每次下午要帶學生出門畫圖,都因雨取消;本周起會改在上午繪畫,希望能盡快讓孩子的成品呈現在社區民眾面前。


全文網址: 萬芳國小彩繪社區 「想天天去畫」 - 校園流行風 - 校園指南 - udn校園博覽會 #ixzz1uLA2FOF5">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87229#ixzz1uLA2FOF5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51
http://n.yam.com/uho/healthy/201205/20120502313545.html



樂齡活動開跑 「畫」下樂活長者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新聞部 2012-05-02 16:10 討論 (+) 調整字級: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臺中市政府101年正式啟動「高齡友善城市推動計畫」,希望建構兼容、友善、健康的高齡宜居環境。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邀請一起來「看見高齡者需求」、「傾聽智慧者的聲音」,為樂齡漫畫(話),共同倡導「敬老、親老、無礙、暢行、安居、參與、康健、樂齡」等八大高齡友善理念。

「樂齡」意涵快樂面對年齡老化,透過學習為人生的高齡階段作準備,創新詮釋高齡定義,選擇成為快樂老人。為樂齡漫畫(話)是指參賽者可就自己經驗中對長者的看法、想法或感受,以「繪畫」呈現並寫下「文字」記錄。參加民眾只需要在八開圖畫紙上,畫下對活躍高齡的印象、想像或夢想。

本活動至101年7月31日截止收件,相關活動說明文件可至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或至各居住區的衛生所索取資料。「為樂齡漫畫(話)」完成後,可至居住地衛生所或郵寄至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參賽,衛生局將組成評選小組進行書面評審,預定101年9月中旬於臺中市政府及衛生局首頁公佈評審結果,台中市衛生局黃美娜局長呼籲大家一起來,為樂齡漫畫,為高齡需求記錄。


資料來源: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7099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51
http://n.yam.com/taiwanhot/society/201205/20120503342469.html



東海大學丹青風華 兩岸膠彩‧岩彩畫畫展




台灣好新聞╱台灣好新聞 2012-05-03 16:08 討論 (+) 調整字級: 記者諸葛志一/台中報導



東海大學美術系3日邀請兩岸的學者與畫家,舉辦「丹青風華—兩岸膠彩‧岩彩畫學術研討會」,共發表十篇論文,配合研討會的舉辦,在東海大學藝術中心舉辦「兩岸膠彩‧岩彩畫創作展」。



「兩岸膠彩?岩彩畫創作展」展出時間為5月3日至5月31日。本次兩岸共展出膠彩、岩彩畫近五十件,中國大陸各地的參展畫家與參加學術研討會的學者,將組織兩團總共四十餘位,前來台灣參與相關活動。


膠彩畫在中國古代稱為丹青,中國大陸近廿年來稱為「岩彩畫」,是改革開放之後,新興的繪畫媒材,一批赴日留學的畫家開啟了岩彩畫的創作,逐漸流行成為時代潮流。


策劃此次活動的東海大學創藝學院院長詹前裕表示:台灣的膠彩畫,自從1985年進入學院教育系統之後,畫風多元,水準也逐漸提昇,而中國大陸的岩彩畫在王雄飛、張小鷺等教授的努力推廣下,創作人口與畫風的現代感方面,都快速的進步,未來有超越台灣的趨勢,而兩岸的膠彩、岩彩畫近年來交流互動頻繁,相互觀摩學習,成為一股新的風氣。


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也提到,在私立大學創立美術及音樂系等科系成本很高,但學校在人文與科技並進的努力下,在藝術的執著與心力是有目共睹,在這些領域卓越的畫家,不斷的延伸與創新,將可繼續帶著膠彩向前。


中國大陸的岩彩畫張小鷺及王雄飛教授也同樣表示,兩岸的交流具有深刻且重要的意義。台灣膠彩風格多樣,技法成熟,色彩的顯現也具現代風格。兩岸膠岩彩的交流促進,反應時代精神與現代化的發展,共同讓膠岩彩的藝術家有所進步與創新。


中國大陸的岩彩畫,雖然受到現代日本畫的影響很大,但是他們追尋絲路上的古代石窟壁畫根源,探討其厚塗礦物色的技法與風格,作為其創作的養分,此次參展的二十餘件中國大陸各地的岩彩畫作品,可以與台灣的膠彩畫風格,作很好的比較對映,瞭解海峽兩岸繪畫的差異性,是富有時代意義的畫展。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52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073764.shtml


切膚之愛基金會舉辦繪畫比賽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即時報導】


2012.05.05 10:40 pm










切膚之愛基金會等單位今天在彰化市成功公園舉辦的「感動的片刻‧創意繪畫比賽」,由具豐富說故事經驗的洪敦明、賴甘鈴及陳桂香等老師,為小朋友說故事,帶領小朋友認識彰基蘭大衛醫生行醫救人及蘭師母切膚之愛的事蹟,再由小朋友聽完蘭大衛醫生的故事後,畫下他們心中最感動的畫面,前3名作品將製作成明信片,在蘭大衛公共藝術開幕活動時發送給民眾。





【2012/05/05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切膚之愛基金會舉辦繪畫比賽 | 地方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1uLDAaD8e">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073764.shtml#ixzz1uLDAaD8e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53
http://www.bltv.tv/news/index.php?f=content&cid=12288




粉彩筆真妙 畫出水彩油畫味道








發表時間:2012-05-02 11:41

字級設定:



記者:吳玉茹 賴志慶 宜蘭報導




各種彩色繪畫需要準備許多的材料和工具,藝術家林興推動的粉彩畫,不必多餘的器材,沒有時間的限制,不用擔心顏色會褪色,有色差,畫了二十多年的粉彩畫,林興和三十位學生共同成立了粉彩畫學會,希望推廣這個方便的彩繪藝術。

淡淡的河流,輕浮的小舟,河岸邊作業的人影,這畫是不是像極了水彩畫,濃郁的用色,厚實的線條,這畫是不是又像有油畫的味道。在林興的巧妙運用下,這些畫作全都是用粉彩筆畫出來的。

林興說粉彩畫的歷史有六百多年,達文西和梵谷的畫,都是粉彩畫的前身,這都是因為粉彩畫方便又好玩,像他就曾經把一張畫停留1年多再次重畫,也曾經只花了90分鐘,就把畫給畫好了,這是粉彩畫最特別的地方。

在林興和學生共同成立的粉彩畫學會中,有來自學校退休老師和農會以及社區的成員,大家都不是藝術家,卻都有一份想要學畫畫的衝動,就連前來參觀的主婦們也很有興趣。

林興是佛光緣美術館的義工,也是一位退休美術老師,二十多年來,他體認到作畫最大的樂趣,就是想畫的時候畫,想停下來找靈感的時候,就將畫先擱著,粉彩畫就是最好的選擇。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54
http://www.echinanews.com.tw/shownews.asp?news_id=161246



粉彩畫展 中正紀念堂登場



2012/5/2 上午 11:55:20
/編輯/謝俊峰

粉彩畫是什麼?中正紀念堂展出首創粉彩單項競賽得獎作品,此外,還有粉彩前輩張哲雄、王高賓、廖進發等畫作,歡迎參觀。

什麼是粉彩畫?一般人對此類藝術可能較陌生。中正紀念堂表示,是繪畫的一種,也稱「色粉筆畫」;以粉彩顏料為繪畫媒材,不需使用筆刷,也不加水或油做媒介,在粗糙底材或粉彩畫專用紙上以塗抹方式而完成。

粉彩色料採取大自然的原色,作畫時不加溶劑、不需等乾,即可重複上色不會褪色、不怕龜裂,只要把粉彩作品裝進畫框、配上玻璃,便可一勞永逸,?經百年後,依然鮮豔如昔。
粉彩藝術的創作,從1972年來在歐美即相當盛行,在西方已有古老而深厚的歷史,並且把粉彩視為重要的創作媒材;而台灣的粉彩藝術創作,因為缺乏有經驗的師資,加上粉彩藝術活動及相關資訊匱乏,目前尚處於萌芽階段。

中正紀念堂說,為提倡國內粉彩畫藝術創作風氣,進而提供粉彩藝術愛好者藝術交流的機會,舉辦「2012年粉舞飛揚-全國粉彩畫徵件比賽」,創作內容以中正紀念堂為主題,是國內首創粉彩單項競賽。

本次參展作品包括入圍與得獎佳作,即日起至5月8日在中正紀念堂3樓志清廳展出,免費參觀,邀請各界一同體驗粉彩藝術魅力。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55


http://n.yam.com/ttn/garden/201205/20120508457378.html



台灣水墨畫歷史的一章 黃光明老師談創作




大台灣旅遊網╱范綱武 2012-05-07 11:07 討論 (+) 調整字級: 以獨特的筆觸、在畫中附著了淬煉之後的精神意志,呈現出讓人既震撼又感動的黃光明老師76回顧展,已於2012年5月6日(日)在埔里日月人文藝廊正式開幕,開幕當天包括黃義永老師、潘樵老師、葉東進老師、陳光明老師等埔里當地的藝術家好朋友齊聚一堂,見證這台灣藝術史上重要的一頁。


事實上,黃光明老師的創作可以說在台灣水墨畫史上佔有重要的一頁,但由於黃老師從學校退休之後深居埔里,陪著台灣雕塑大師楊英風度過晚年,本身也歷經人生的幾番波折與低潮,黃老師的繪畫始終無法讓國人一探究竟,連許多藝術家大師也都首次欣賞到黃老師的創作。


黃光明老師經過許多人生的洗鍊之後,後來重拾畫筆,在水墨的世界中看見了台灣大地之美、看見了生命的堅韌、看見了古聖先賢的智慧、更看見了台灣水墨畫的出口。談到有如雕刻般生動、彷彿聽見大地低沈的吐納氣息的山水畫作時,黃老師說,其實他摸索了很久,有很長一段時間根本畫不出來,但是老師從古聖先賢的詩中,從王維、朱熹、柳宗元、王之渙的畫中找到了水墨的新方向,因為老師認為這些詩就是一幅畫,從小而大發現水墨真正的精神、內涵、美感與意境。


老師創作的主要是以台灣山水為主,例如玉山、太魯閣、大霸、合歡山、中橫等等,這些台灣的名山大勢,都是老師筆下氣勢磅礡、畫出沈穩中卻帶有一種亟欲奔放、追尋自由的情感,這是一種真實的流露,更是一種對於生命另外一種層次的感悟。


雖然黃光明老師的創作不多,也隨著身體欠安提筆的時間日益減少,但是黃老師留下來的經典創作,那樣的原創性、那樣的謙卑為懷、那樣的壯闊氣勢,都直在在台灣繪畫史上,留下精彩的一頁。(攝影/范綱武)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56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3610/112012050300609.html


藝術家皇帝明宣宗書畫縱橫古今



2012-05-03 01:58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藝術家皇帝,除了宋徽宗之外,就屬明宣宗的藝術評價最高。兩人在政治與藝術成就常被後人比較,宋徽宗因斷送北宋江山招來一世罵名,明宣宗則是承繼「仁宣之治」大業的盛世。但相較於宋徽宗藝術上的耀眼表現,外界對於明宣宗的藝術便感陌生。故宮博物院的「宣德宸翰:明宣宗書畫展」,十七組件展品包括了明宣宗肖像、親筆書畫和後人臨仿宣宗畫風之作,《戲猿圖》、《壺中富貴圖》和《三陽開泰》等代表作都在展出之列。

 明宣宗本名朱瞻基,他一生活了卅六歲,是明代第五位皇帝。在位十年重用賢能,締造了「仁宣之治」的太平盛世。這次展品中可見宮廷畫家寫實描繪的《明宣宗坐像》,只見他面色紅黑,鬚髯豐茂,端坐在雕飾精麗的龍椅上,展現泱泱大度。宣宗允文允武,精於騎射,《明宣宗馬上像》描繪他騎馬出獵、臂上架鷹,奔馳在河邊,驚起雁群的勇武場景。

 明宣宗熱中書畫創作,尤以山水、走獸花鳥和草蟲為最,常以書畫賞賜重臣。故宮書畫處處長何傳馨表示,明宣宗壽命不長,因此傳世作品不多,這次故宮將所有院藏傾囊而出。

 繪畫方面,以動物為主角的畫作占極大部分,如宣宗十九歲時畫的《戲猿圖》,描繪猿猴家庭享受天倫之樂。母猿懷抱小猿蹲踞在石上,樹上的父親手持果子逗弄小猿。宣宗以墨色濃淡乾溼營造出猿猴的皮毛質感,猿猴的手指自然柔軟,靈活矯健的攀緣動作均展現出繪畫功力。

 《三陽開泰》則描繪一大二小母山羊,背景有竹、石、茶花,諧音取為「三陽開泰」。這幾幅畫作可能特別受清宮重視,乾隆以這幅《三陽開泰》為臨仿範本,同時參照傳教士畫家郎世寧的《開泰圖》裡的綿羊造型,畫成《清高宗御筆開泰說並仿明宣宗開泰圖》,這次也在特展陳列。

 何傳馨表示,宋徽宗、明宣宗不僅是藝術家皇帝,書藝方面也都有精采的表現。宋徽宗自創獨門的「瘦金體」,筆跡瘦勁,融會褚遂良、薛稷、黃庭堅等人風格而成。明宣宗的書藝則是上承王羲之、趙孟頫等人,「勁健秀逸,用筆灑脫爽快。」

 兩人在位期間都曾引領藝術風潮。何傳馨說,宋徽宗成立「畫院」制度並將繪畫納入科舉考試,提高畫師地位,畫院後來擴大成「翰林書畫院」。明宣宗以恢復兩宋畫院的盛況為目標,宮廷畫師每次上呈作品,宣宗都會詳加觀覽並給予評論,在位期間是明代宮廷繪畫發展之巔峰,足以和宋徽宗畫院媲美。

 宋徽宗另一項功績在於他將豐富的宮內書畫收藏編纂為《宣和書譜》與《宣和畫譜》,成為今日研究古代繪畫史的重要資料,「當時宮廷收藏承接南唐和北宋歷代藏品之外,徽宗本身也是收藏家,擁有很好的鑑賞力。明初則是承接元代內府收藏,但目前沒能看到宣宗時期有相關的著錄文獻留存下來。」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1:59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y/7/today-art3.htm?Slots=TPhoto



繪動土地生命力 師大美研所青年藝術家展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藝術家對於母土養分的吸收與回饋,是一個地方文化藝術賴以滋長的重要元素,金車文藝中心與師大美術系教授蘇憲法因此共識結緣,也共同為此投注不少心力,除多次帶領師大美術系所學生到台灣各地寫生之外,也策畫各項展覽,讓未來的美術新生代有更多展現的平台,同時也藉由創作傳達他們對母土的熱情。

「繪動脈──青年油畫水彩創作展」集結18位還在師大美術研究所就學的青年藝術家作品,以各自獨特的角度詮釋藝術家心中的台灣風景。身為此次畫展指導老師,蘇憲法認為,青年藝術家們在展覽中呈現出過去幾年努力的成果,除了技法的精進外,也讓民眾看見本土繪畫的未來性,令人期待。自即日起,在金車文藝中心台北館展出至7月1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2:00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08/44589.htm


郭禹君:用膠彩繪出水墨風采


、文/非池中藝術網




曾經得過許多獎項的郭禹君,曾在2004年東海大學念研究所時寫了《長河孤吟-郭禹君膠彩創作理念與風格》深入研究自我創作歷程,佐以考證、分析。他自幼熱愛繪畫,繪畫為他鬆脫心靈的禁錮、紓解人生的痛苦,甚至認為繪畫是他的第二生命。繪畫創作,能展現他個人思維,也能擴大他對內在的探討。



郭禹君的畫作中,常常可以看到鳥、水、石頭等大自然中的東西,這與他出生於台南鄉下有極大的關係,能與大自然親近接觸的環境下,造就了他的對大自然的愛護與關懷。除了以人和環境的共通性作為創作的根據外,更將動物擬人化,將作者的情感移轉進畫中的主角。


膠彩畫具有色彩豔麗的特性,然而在郭禹君的創作中,奠基於水墨畫和工筆畫寫生之上,將膠彩融合東方水墨的氣韻,使膠彩在墨色的陪襯下展現色彩的瑰麗,使作品具有東方典雅清新的特色。

更多作品http://auction.artemperor.tw/artwork/art/1879


原文網址: 郭禹君:用膠彩繪出水墨風采 | ETtoday消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ixzz1uLF8Hj8u">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08/44589.htm#ixzz1uLF8Hj8u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2:01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2050900497.html



拿畫筆彩繪感動每一刻 讓兩岸交流從小開始



2012-05-09 01:15 旺報 【本報訊】
 童年紀事兩岸兒童繪畫比賽,結合遠東集團兩岸百貨的通路資源(台灣太平洋SOGO百貨,大陸太平洋百貨、遠東百貨),是少數連結兩岸的兒童繪畫比賽。拿起畫筆參加童年紀事,讓兩岸交流從小開始!

 童年紀事的兩岸特色

 1.少數跨兩岸的兒童繪畫比賽。

 2.大陸優勝學童來台藝文參訪。

 3.優勝作品於兩岸巡迴展示。

 4.台灣學童集體創作繪本於兩岸交流。

 台灣區徵件,即日6月10日止。詳情請上newlife.sogo.com.tw

 大陸賽事請洽:各地太平洋百貨、遠東百貨。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2:37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7066688.shtml



麥森瓷器大師來台 全台巡迴展





【經濟日報╱記者徐谷楨/即時報導】


2012.05.02 04:25 pm










國內家飾及瓷藝龍頭代理商──國裕生活企業,現正舉辦「麥森印象風采展」,德國麥森瓷器首席大師麥可‧安德斯受邀來台,10日將於國裕總部現場表演精湛細膩的「銅版雕刻繪畫」,系列作品即日起陸續於台北、台中、高雄、新竹巡迴展出。

在歐洲,麥森被定位為奢華的象徵。麥可‧安德斯的瓷器作品,更是收藏家們競相典藏的藝術珍品。這次他帶來令人驚艷的系列作品,例如:在他的《世紀花園》雙人咖啡組裡,進入百花燦放的季節,擁抱屬於春天的花季。從《華麗之戀》花瓶中,欣賞到風行於十八世紀的銅版畫風,以及逾270年歷史的經典植物彩繪;閱讀《花果風情》,給人一種恬美、愉悅的感覺。麥森瓷器的夏普樂、莫妮卡、楊克三位大師,也將有最新力作連袂參展。

國裕生活企業表示,在這場「2012麥森印象」風采展中,除了首席大師麥可‧安德斯現場彩繪外,也將展出價值高達數億元的麥森瓷器珍藏品,以饗國內的藝術同好。

展覽時間和地點為:即日起到5月月12日台北新光三越A9館9樓;5月5日到14日台北SOGO百貨復興店8樓City Hall;5月17日到22日台中大遠百10樓特賣會場;5月24日到29日高雄漢神百貨8樓活動會館;5月31日到6月6日新竹大遠百6樓活動中心。(徐谷楨)






【2012/05/0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麥森瓷器大師來台 全台巡迴展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1uLOcOdRO">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7066688.shtml#ixzz1uLOcOdRO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2:38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1901402



英創意設計精華  倫敦完整呈現


http://www.cdnews.com.tw 2012-05-08 11:02:50

李漢揚/整理

 配合2012倫敦奧運即將展開,位在倫敦、全球最大的裝飾藝術與設計博物館「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推出英國創意設計特展
,呈現過去60多年來的設計精華。

 中央社8日報導,「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策展人伍德(Ghislaine Wood)告訴中央社記者,自2005年7月倫敦取得2012奧運主辦權後,即開始籌備這項特展,將1948年倫敦前一次辦奧運至今超過1甲子,英國最頂尖設計的轉變作系統呈現。

 她說,這是首次將戰後至今英國傑出設計師的作品做完整展出,內容包括時尚、家具、繪畫、雕塑、建築、設計、工業產品等,約350多件展品。

 伍德表示,V&A是國家級博物館,20世紀設計和裝飾藝術品的收藏豐富,特展依3個主題進行,藉此表達各階段的特色;第1個主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20年,傳統與現代的衝突,第2個主題是1960年代到1990年代,英國顛覆傳統的創新設計,第3個主題則是探索英國
在製造工業、新科技及建築等方面的創意設計。

 在現場可以看到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晚禮服,1961年設計廣受歡迎的E型捷豹(Jaguar)高級房車,1979年藝術家威廉斯(Kit Williams)所設計,以金色兔子為主角的項鍊,藝術家瑞德(Jamie Reid)為搖滾樂團「性手槍」(Sex Pistols)設計的「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唱片封面。

 還有已故的時尚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設計的晚禮服,設計師沙拉楊(Hussein Chalayan)的特色禮服,及建築師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設計,被視為倫敦金融城重要地標的30 St Mary Axe,6公尺長的協和客機模型,及建築師哈迪德(Zaha Hadid)為今年倫敦奧運設計的游泳館。

 伍德說,這個特展一方面慶祝英國的設計,另一方面顯示英國設計師如何回應經濟衰退及經濟蕭條,它呈現英國60年多來設計發展的有趣樣貌,讓參觀者一探英國豐富的創意設計。

 這項展覽將一直進行到8月12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2:43
http://www.cna.com.tw/News/aALL/201205060148.aspx



2014仁川亞運 志工團推廣台灣





列印本頁

18:34:49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6日專電)為了歡迎中華民國參加南韓於2014年在港都仁川市舉辦的仁川亞運會,「仁川國際交流中心」在首爾清溪川廣場設立仁川亞運志工團台灣館,推廣台灣的綺麗風光和珍珠奶茶。

仁川國際交流中心昨、今兩天,利用首爾市舉辦第17屆首爾國際友誼展的機會,由一群熱心的南韓大學生志工,在清溪川廣場設置攤位介紹台灣的觀光景點和珍珠奶茶,讓訪問這項盛會的國際人士體驗台灣的魅力。

據悉,這是援南韓舉辦首爾夏季奧運會和亞運會的往例,由南韓社會及大專院校青年們組織龐大助威啦啦隊,分別為來韓參加比賽的各國選手加油打氣。

由於南韓將於2014年在仁川舉辦亞運會,為支持中華民國等國家參加亞運,特由仁川國際交流中心邀南韓大學生組成仁川亞運台灣志工團,在首爾的清溪川廣場展開推廣台灣的活動。

在仁川國際交流中心號召下,由南韓大學生組成的仁川亞運台灣志工團,在首爾市清溪川廣場展開推廣台灣的宣傳活動。

就讀南韓東國大學中文系的文笑姬等仁川亞運台灣志工團成員,曾拜會駐韓國台北代表部。在新聞組長劉明良鼎力配合下,將包括野柳女王頭等台灣綺麗景點宣傳海報,佈置在清溪川畔的仁川亞運志工團台灣館宣傳攤位前,向訪客介紹台灣的風土人情。

文笑姬說,她曾以交換學生在台灣文化大學進修過1年,非常喜歡台灣,也很想再次去台灣觀光旅遊。

她說,2014年仁川舉辦亞運會,屆時希望台灣代表團踴躍參加,藉此加強台韓間的體育和文化交流,並增進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

南韓天主教大學女大學生李彥咏在現場手持麥克風,以流利的華語招徠遊客品嚐她們在現場製作的珍珠奶茶。為品嚐可口美味的珍珠奶茶,遊客們大排長龍。

擅長繪畫的志工女學生則有求必應,對要求在臉上或手背上畫卡通人物或台韓國旗的遊客,必送上一幅圖畫,隨父母前來的小朋友大多喜歡卡通人物,令作畫的女志工忙得不可開交。

男女志工學生們在現場並齊聲歡呼:「2014年仁川亞運會圓滿成功,台灣加油!」(本文附照片和影音)1010506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2:44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504/6659724.html


谷歌涂鴉紀念美國涂鴉藝術家54周年誕辰



作者:劉菲菲

  【中關村在線軟件資訊】5月4日消息:谷歌涂鴉今天的主題就是和涂鴉有關,紀念美國著名的涂鴉藝術家凱斯﹒哈林的54周年誕辰。凱斯﹒哈林是 1980年代美國街頭繪畫藝術家和社會運動者。 他的涂鴉在今天已經成為流行文化中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隨處可見。這一款谷歌涂鴉正是根據凱斯﹒哈林的涂鴉風格設計而成。


谷歌涂鴉紀念美國著名的涂鴉藝術家凱斯﹒哈林的54周年誕辰

  凱斯﹒哈林的作品帶有濃厚的普普藝術風格,他最早期的作品是在1980年創作的,當時他在紐約地鐵的車站中,尋找黑色的海報待貼處,使用白色粉筆涂鴉,多 為粗輪廓線,單色、空心的抽象人、動物等圖案,他的作品經常猶如某種復雜花紋,各種圖案充滿了整個構圖,往往沒有透視,也沒有肌理,但具有許多象徵性的感 情,如吠叫的狗,跪趴著的小人等。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2:44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1901955


兩岸/情繫阿里山--兩岸水墨名家聯展



http://www.cdnews.com.tw 2012-05-08 20:52:34

劉芳妃/報導

  嘉義市民有福囉!在海峽兩岸分隔五十年後之今天,嘉義市有幸能展出10位大陸藝術家及6位國內大師級之藝術家作品,共同於101年5月9日至27日,於嘉義市立博物館3樓藝術空間展出,並於5月12下午2點35分辦理開幕活動,歡迎市民好友「相伴」親臨欣賞。

 100年開始台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邀請江明賢、周澄、林章湖、陳朝寶、黃才松、吳士偉等6位台灣藝術家;管峻、石曉、晏明、安玉明、梁元、祈恩進、朱道平、李金國、崔見、張興來等10位大陸畫家,深入阿里山地區、嘉義東石鄉的鰲鼓溼地、外傘頂洲,進行寫生漫遊,陸續完成作品。這一批作品首次於今年2月假台北國父紀念館展出,第二場聯展安排於本市博物館3樓藝術空間展出,台灣展覽結束後再至江蘇省國畫院美術館、南通美術館、崑山美術館巡展,進行一場「兩岸三地」「山、水交錯」的深度交流展。

 本次聯展,參展藝術家不管台灣或大陸,學養專精,皆為海峽兩岸知名水墨藝術家,藝術家本人獲獎豐碩、為各項比賽之評審,作品為各大美術館典藏並至歐、美、日、韓等世界各國展出,不僅在大陸甚至國際藝壇上皆有一席之地。

 嘉義市有幸能展出這16位藝術家之作品,在兩岸分隔五十年後之今天,透過這樣的安排及展出,將江蘇、台北、嘉義之兩岸三地藝術家集結,藉由這樣的展出、作品的呈現,讓藝術家們展現不同的繪畫思維、技法結構、流派演變、寫生觀念,讓參觀民眾於一地,同時欣賞到。

 浩瀚的藝術世界無疑是一座豐富迷人的寶庫,而繪畫的空間更是無窮無盡的。藝術家凝聚智慧和情感創作,民眾以自由開放的心情去鑑賞藝術家作品,5月9日起歡迎愛好藝術朋友蒞臨欣賞。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2:45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079440.shtml



視障才女 藉羊毛氈創作重拾笑顏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即時報導】


2012.05.08 07:00 pm










伊甸基金會今天台北市社教館第三展覽室,舉辦「愛在阡陌之間─身心障礙者羊毛氈作品與現代詩人關懷聯展」,現場展示身心障礙者所創作兼具美感與實用的羊毛氈作品,及風球詩社所召集的台灣現代詩人關懷詩作,展期到16日止。

參與羊毛氈創作之一的采凌,17歲那年因先天性糖尿病惡化,導致視網膜病變,從此進入看不見的黑暗世界,失明前,她曾得過繪畫獎項,失明後,在姊夫的介紹下,采凌參與了伊甸許多訓練及出遊,並學習羊毛氈、口琴等才藝。

「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她要笑笑過每一天」激勵自己走出低潮,學習羊毛氈後,她認為羊毛氈就像魔術一樣,讓她得到心靈的慰藉,也讓她結交到一群好友,更將生活點滴轉換為創作小說的動力,采凌更鼓勵許多像她一樣的朋友,千萬不要關住自己的心,要多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






【2012/05/08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視障才女 藉羊毛氈創作重拾笑顏 | 生活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1uLQTlZnt">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079440.shtml#ixzz1uLQTlZnt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3:08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60797


延續父愛 牧師以感恩傳家


2012/5/4

|

作者:

|

點閱次數:89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本報嘉義訊】嘉義基督教醫院牧師卓志錠,十三年前放棄資訊工作,投身為全職牧師,為延續父親的愛心,他與太太一同資助三名外國貧童,「『分享』與『感恩』是父親留給我最珍貴禮物,我也要送給我的小孩」,卓志錠希望透過身體力行,使這兩種精神成為傳家寶。

現年五十歲的卓志錠表示,由於祖父早逝,祖母帶著獨子的父親到大陸廈門,最後祖母在廈門病逝;孤苦無依的父親只好從軍,並於民國三十八年跟隨軍隊來到台灣,並在台成家立業,生下哥哥和他。

「父親經常感嘆地說『農曆年對孤兒、窮苦人家來說是個傷心的日子』。」卓志錠表示,父親自幼孤苦,永遠記得獨自過節的孤寂,更能感同身受貧苦人的心情,因此每年農曆春節,都會帶他與哥哥到孤兒院發紅包,分送白米和棉被。

卓志錠自幼受到父親影響,即使在街頭遇到乞丐,父親拿著銅板要他布施時,也教育他要以尊重的心,將銅板放進乞丐的碗中,因此讓他更懂得知福、惜福、造福,求學期間擔任童軍、義工,後來信奉上帝,十三年前投身全職的牧師工作後,更重視「活在當下」及「分享」的力量。

為了延續父親的愛心,三年前,育有三名子女的卓志錠與妻子商議,希望透過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外國貧童,他的妻子不僅支持,還強調「要資助三名」,讓自己的三個小孩,都能夠陪伴一名國外貧童長大。如今,卓家只要一收到來自斯里蘭卡、海地和賴索托的信件,全家人都會利用晚上為這三名外國弟妹禱告。

卓志錠拿著斯里蘭卡認養貧童的畫作說,「這是我斯里蘭卡的大兒子薩德拉的畫,他很有繪畫天分。」海地的「大女兒」紐哲琳也寄來成長報告,上面寫她最喜歡的科目是數學、法文;賴索托的「二女兒」伊密則以甜美笑容的照片,分享家鄉的生活點滴。他強調,雖然不能親自到這些國家,但全家的愛與關懷,早已與國外的三名子女緊緊擁抱。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3:08


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78382



校園彩繪一粒米 學童惜福



(2012/5/3)

劉偉瑩/臺北報導

 小小一粒米,是農夫辛勤耕耘的心血結晶,在溫馨的五月,臺北市古亭國小四年級學生以彩繪校園的方式,對農夫表達感恩之意。彩繪主題「一粒米,百粒汗」,呈現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農村四景,儘管許多學童沒下過田,沒見過真正的水稻,卻在彩繪過程中學會了珍惜。

 「我曾幫忙臺南的阿公阿媽種玉米,所以能體會農夫的辛苦。」四年六班張恩瑞畫著農夫牽著水牛,在田裡耕作的畫面。

 四年二班李潤馨的繪畫主題是秋收,農夫在田裡收割,金黃色的稻穗撒滿一地。李潤馨說,每天吃的米飯都是農夫辛苦栽培出來的,一定要以惜福的心情,珍惜盤中飧。

 學童在第一幅牆面上,彩繪都市學童從超市走出來,手中抱著一袋米,接著帶出農村四景。

 指導老師吳佳謀表示,都會學生大都沒見過真正的稻米,也不知道碗中的白米飯是農夫終年辛勤換來的,常會浪費食物。

 為了彩繪校園的活動,很多學童上網查資料,請教長輩的相關經驗,從一粒米的故事領悟到感恩和惜福。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3:10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3610/112012050300338.html



名家創作聯展 讓藝術變有趣





2012-05-03 01:57 中國時報 【賴秉均/宜蘭報導】




 農工起家的國立宜蘭大學,校園最近增添些許人文藝術氣息,即日起至十八日止,逾廿位大師揮毫的書法和繪畫作品,將在綜合教學大樓藝文沙龍登場(見圖,賴秉均攝)。

 農工起家的國立宜蘭大學,校園最近增添些許人文藝術氣息,即日起至十八日止,逾廿位大師揮毫的書法和繪畫作品,將在綜合教學大樓藝文沙龍登場,昨許多宜大學生參觀後,有感而發的說:「好像真的變得比較有藝術氣息喔!」

 宜蘭大學昨舉辦「詠春。美展」開幕儀式,十餘位當代藝術名家齊聚一堂,這場藝術界盛會,其實是為宜大八十六周年校慶活動揭開序幕,校長趙涵捷表示,因緣際會和國際審美學會會長劉鴻融認識,才牽成這樁美事。

 沙龍內掛放已故國畫大師陳丹誠、水墨畫家李奇茂、神眉大師于百齡、台灣山水畫巨擘胡念祖、和國寶級京劇「乾旦」夏華達等鉅作,逾四十件繪畫創作加上中國獨特的水墨書法作品,彷彿一場視覺饗宴。

 藝術還要結合科技,宜蘭大學鼓勵學生到臉書打卡「拿好康」,更在現場設置「藝術好好玩」猜謎遊戲機器,用學生證一「刷」就可答題,趣味設計讓許多學生試用後驚呼:「藝術原來可以這麼有趣!」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3:11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60697


北京修繕3座古寺 保護壁畫




2012/5/3

|

作者:觀琰

|

點閱次數:63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人間社記者觀琰綜合報導】崇興庵、法海寺、承恩寺……這些位於大陸北京石景山區的文物古蹟將得到修繕。北京石景山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景山區未來四年內將完成逾三十處國家級、市級、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保護工程,並發掘文物內涵,加強文物保護。今年重點包括法海寺增加技術防範設施、承恩寺壁畫保護、崇興庵整體修繕。

創建於明英宗正統四年(西元一四三九年)的法海寺,寺內有如〈觀音圖〉、〈禮佛護法圖〉、〈帝釋梵天圖〉等極高藝術價值的壁畫,今年將增加先進的技防設施,以保護壁畫文物。法海寺的壁畫從壁畫藝術、規模、完整程度和製作工藝、繪畫技巧、人物造型及用金方法等,堪稱明代壁畫之最,可媲美敦煌壁畫。

始建於明正德五年(西元一五一○年)的承恩寺,寺內除了有四棵四百年以上的古銀杏外,建築格局特點為:寺院內四角有四座石砌雕樓,並有地下室,碉樓與碉樓之間有地道相通;在天王殿東西兩側,有倒轉角房各三間,在角房上起閣建有鐘鼓樓;寺內東側是關帝廟。

天王殿內現存六鋪壁畫,由明代宮廷畫師採用工筆重彩與礦物質染料,衣袖、環佩多為瀝粉貼金。東牆繪黃龍、綠龍各一條,西牆繪青龍、白龍各一條,北牆繪明代皇帝和皇后〈放生圖〉、〈放飛圖〉,主題鮮明,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今年,寺院壁畫將加裝玻璃罩,以防侵蝕和破壞。

崇興庵始建於元代,由於年久失修,古建已經破損嚴重。整體修繕包括整修中軸路門樓兩大殿等,填補彩畫,門窗復原成木質結構,用石磚重鋪院子的地面,預計年底前竣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3:12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1897186



台灣/當代文創聚落嶄新登場 一起尋找幸福的原點



http://www.cdnews.com.tw 2012-05-03 15:18:11






當代文創聚落嶄新登場 一起尋找幸福的原點!
展名:「愛在當代‧藝起幸福」系列二 -【圓‧點Cycle and Point】
展期:2012/04/28(六)~2012/06/17(日)
地點:捷運中山地下街當代文創聚落 (近中山捷運地下書街R9出口)
開幕茶會暨記者會:2012.05.03 (四)13:00 | 地點:當代文創聚落廣場
  在當代館熱情號召下,2012「當代文創聚落」在捷運中山地下書街以全新面貌現身!
5月3日(四)當天,【愛在當代‧藝起幸福】系列二豐富的內容,包括:1.展覽【圓‧點Cycle and Point】及2.「當代文創聚落」重新開幕茶會,將於捷運中山地下街「當代文創聚落」廣場舉行,當天特別力邀台灣實力派創作樂團「拾參」帶來精彩的音樂演出,歡迎媒體記者及社會大眾光臨。
近兩年來,「當代文創聚落」除了作為藝術家與文創新秀的聯合夢想基地,也是台北市民自在悠遊體驗生活美學的獨特風格場域。今年初,配合捷運公司和地下街書商將空間升級後,當代館邀請擅長插畫創作的藝術家王蓉瑄(I Hau)將文創聚落彩繪成奇幻夢境,以新面貌和路過民眾分享藝術天馬行空的綺麗美感;而地下街文創聚落廣場在融入藝術家以小女孩夢境為創作主題的【圓‧點Cycle and Point】裝置影像展後,感覺更像一個可以讓民眾在現實與想像世界之間穿梭的夢境通道。
  過去兩年間,「當代文創聚落」獲得媒體、藝文團體、廣大民眾正面回響,甚至成為國外文創來台觀摩交流的據點之一。「當代文創聚落」從兩大主題進行規劃和實踐,分別是「Art/Desgin藝術/設計」及「Handmade/Style質感/手創」,目前已有猴子餅干、美好一日工作室、FOUFOU、WENTI、不好意思遇到你、安柏小舖、拾參樂團、全日照文創館、洛貝茲城、CACHE-CACHE、搖滾貓、最靡國際、FANCY˙G、阿麗美學、蛙哈哈、莎莎之森、i Hua、19bits、green stage手工皮件創作、Lolita Summer、Emma A party、LoveRae樂福瑞等知名文創品牌進駐。此外,「當代文創聚落」也力邀素人藝術家將創作轉化為風格獨一無二的創意小商品,件件作品背後都藏著耐人尋味的故事。
  除了在地下書街區開闢文創的溫床,當代館也規劃了系列「愛在當代‧藝起幸福」展覽,致力將藝術能量與活力傳輸給社會大眾,本次上檔的【圓‧點Cycle and Point】創作展,以自我追尋的旅程為主題,結合雕塑、動畫、手工花布等多元媒材,將地下街打造成奇幻園地,為忙碌的都會生活的增添想像的呼吸空間,讓路過民眾放慢腳步,悠遊其中重新找回生活的幸福「原點」。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3:12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070708.shtml



「當代文創聚落」重開幕 聚焦插畫家裝置藝術







【欣傳媒╱記者林致婷/台北報導】


2012.05.04 01:58 pm




台北藝文新據點再添一處!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推動下,2012「當代文創聚落」在捷運中山地下書街以全新面貌現身,今(3)日透過插畫家王蓉瑄(I Hau)的「圓‧點Cycle and Point」展,宣告「當代文創聚落」重新開幕,同時邀請到台灣實力派創作樂團「拾參」獻唱,炒熱現場氣氛。

近兩年,「當代文創聚落」除了作為藝術家與文創新秀的聯合夢想基地,也是台北市民自在悠遊體驗生活美學的獨特風格場域。今年初,配合捷運公司和地下街書商將空間升級後,以全新的面貌與台北市民見面,台北當代藝術館力邀插畫家王蓉瑄結合雕塑、動畫、手工花布等多元媒材,以小女孩夢境為創作主題的「圓‧點Cycle and Point」裝置影像展後,感覺更像一個可以讓民眾在現實與想像世界之間穿梭的夢境通道。











宣告「當代文創聚落」重新開幕,同時邀請到台灣實力派創作樂團「拾參」獻唱,炒熱現場氣氛。(記者林致婷攝)



插畫家王蓉瑄表示,「展覽的主架構是從一扇從地上開啟的門開始,像是愛麗絲掉進地洞般,小女孩展開一場奇幻冒險,故事一開始小女孩搭乘小紙船,帶領大家回溯兒時在雨天將小紙船放出去的愉悅心情,接著下了船爬上階梯,看見許多扇門,每扇門都代表我們人生不同階段遇到不同的抉擇,打開門展開一連串的冒險,過程中會受到一些窺視、墜落,之後會遇到一個人,帶你到另一個地方,給你一些不同的想法或觀念,最後再回到一棵樹上。」

而與門對應的手工花布,王蓉瑄選擇以家鄉高雄的木棉花為元素,王蓉瑄強調,許多人離鄉背井到異地工作,忙碌之餘總會反思自己所追求的是什麼,動畫的尾聲,回到樹上的小女孩才發現,自己被關在小瓶子裡,漂流於大海之中,對她而言,該作品其實是一種自我觀察。

位於中山捷運地下書街的「當代文創聚落」,規劃為「Art/Desgin藝術/設計」及Handmade/Style質感/手創」兩大主題,目前已有文創品牌陸續進駐,同時也不乏素人藝術家的文創商品。同時,書街的空間也同時提供藝術家揮灑的舞台,原本單調的地下街,如今不只是書街、文創園區,也是美術館,讓每一個路過的民眾都能放慢腳步悠遊其中。





【2012/05/03 欣傳媒】@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當代文創聚落」重開幕 聚焦插畫家裝置藝術 | 訊息藝開罐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ixzz1uLXNHFyy">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070708.shtml#ixzz1uLXNHFyy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3:13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071946.shtml


學生創意海報賽 明起徵件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即時報導】


2012.05.04 07:40 pm




北市府觀傳局結合6月起在台北探索館推出的「插畫看台北」特展,舉辦學生創意海報設計競賽,前三名就有機會獲得ipad2平板電腦、數位電腦畫板、小折等獎項,得獎作品還有機會在「插畫看台北」特展中展出。

明起至6月6日開放徵件,詳情可電洽1999,徵件信箱:cmiehugo@gmail.com。



【2012/05/04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學生創意海報賽 明起徵件 | 生活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ixzz1uLXf0mKg">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071946.shtml#ixzz1uLXf0mKg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3:31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080670.shtml



再見「野獸國」! 童書界畢卡索病逝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


2012.05.09 03:28 am



被譽為「童書界畢卡索」的美國童書作家與繪本大師桑塔克(Maurice Sendak)八日早晨病逝於康乃狄克州丹布里醫院,享年八十三歲。六十年職業生涯中,他為超過五十本書繪製插畫,贏得許多榮耀。

桑塔克的長年知交與照顧者琳恩‧卡波內拉說,桑塔克四日中風後就不曾清醒,過世時她陪在身邊。

桑塔克在一九六三年推出的代表作「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為他帶來國際知名度,更在一九六四年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二○○九年改編成電影「野獸冒險樂園」,深受歡迎。

桑塔克一九二八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幼年多病,常常待在家裡看書、畫畫,立志當插畫家,就讀藝術學校「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後,一九五一年開始為法國童書作家埃梅的「奇妙農場」繪製插畫,成為職業插畫家,一九五七年開始寫書,獲獎無數。



全文網址: 再見「野獸國」! 童書界畢卡索病逝 | 訊息藝開罐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ixzz1uLXmZQYr">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080670.shtml#ixzz1uLXmZQYr
Power By udn.com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3:32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03/43762.htm



「肥腸滿腦」街頭塗鴉被投訴 作者黑雞:表達人性醜陋





東森新聞記者蔣志偉、林澄洋/台南報導

街頭塗鴉太過於前衛,恐怕會引起爭議。台南一名塗鴉愛好者把街頭圍牆當成畫布,盡情揮灑自己的創意作品,不過圖畫人物多半是赤裸噁心、肥腸滿腦,不是流口水鼻涕,就是血盆大口張嘴吃人,嚇壞了附近小孩,有家長一狀告上里長,也向立委投訴陳情,但街頭塗鴉是藝術還是不雅之作?見仁見智。

走在台南街頭,很難不被一面圍牆塗鴉給吸引,一尊巨嬰連著兩顆頭,看起來好嚇人,路過民眾走過撇過頭;原本該是素面的變電箱,又被塗上斜眼歪嘴的人頭像,附近居民覺得很不舒服,把小孩給嚇壞。

把居民給嚇壞的塗鴉牆不只如此,有的牆面出面張開嘴、伸長舌頭,吐出好幾隻小屁娃,血盆大口相當吸睛,有的巨娃肥腸滿腦、斜眼歪嘴漏尿痴肥,是藝術創作?還是視覺汙染?

塗鴉插畫家黑雞(Mr.OGAY)有話要說,表示單純只是想表達人性醜陋面,借著大孩子的舉動提醒世人;不過一番美意居民不買單,多次陳情投訴,希望詭異的塗鴉別再嚇壞人。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名創作者街頭塗鴉沒有經過申請同意,於法可能吃上罰單。

黑雞說:就算被罰還是要畫啦!

東森新聞記者實際到台南市區尋找這位塗鴨達人「黑雞」,他告訴我們,畫得這麼醜是為了要讓大家記得他的創意畫作,就連畫真人畫像也很kuso。黑雞說他要找尋下一個目標繼續創作,就算紅單找上門,他也要繼續畫。



記者來到黑雞的工作室,看到搞笑又帶點幽默的創意T恤,上面圖案的阿肥,就是出自黑雞的巧手畫出來的。黑雞今年26歲,目前就讀台南大學美術研究所,還曾經參加台日塗鴨展獲得好評,他每天在5坪大的工作室創作,牆上貼滿自己的塗鴉作品。

專心地用鉛筆畫臉形輪廓,先打個草稿,最後再塗上壓克力顏料,一張畫像3分鐘大功告成,卻似乎和本人不太像,黑雞說,「會考量到被畫者心裡感受,所以我會稍微做一些比較收斂的動作,我會覺得很可愛。」黑雞不在意大家對他繪畫的美醜評價,工作室這些創作都是自己嘔心瀝血結晶,他要繼續戴著一頂搞怪安全帽、騎乘機車,到馬路上尋找下一個塗鴉目標,至於環保單位會不會找上門開罰單?黑雞說,就算被罰還是要畫啦!


原文網址: 「肥腸滿腦」街頭塗鴉被投訴 作者黑雞:表達人性醜陋 | ETtoday地方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ixzz1uLcIg5Pb">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03/43762.htm#ixzz1uLcIg5Pb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2/5/9 13:33
http://n.yam.com/ttn/garden/201205/20120508470038.html



墨韻原緣》 黃中泰水墨人物畫個展



大台灣旅遊網╱廖祐笙 2012-05-08 22:49 討論 (+) 調整字級: 2012《墨韻原緣》黃中泰水墨畫巡迴展,繼台北、苗栗等文化中心展出後,將於即日起至2012年5月15日,假花蓮美術館第二、三展覽室展出。


一般提起水墨畫題材,總是局限在雲霧飄邈的深山,而藝術家黃中泰憑藉對色彩的敏銳,以及台灣原住民人文興味盎然的觀察,讓他將原民人文之美躍然紙上;花蓮、台東、屏東等各縣市的部落,都有著其走過的痕跡。


黃中泰以漢人的觀點,詮釋台灣原住民文化特色,不但跨越了種族的隔閡,更顯獨樹一幟。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發現到其細膩、浪漫之處,並感受到他對藝術的專注,以及筆下每一個對生命感動的剎那。


透過此次展出,不僅是分享作者的內心世界,也盼望讓觀者更了解台灣原住民文化,喚起大眾對原住民文化之重視。
(7,260 views)
[更多討論]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2/05/03~2012/05/09" 傳統頁面(電腦版)

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傳統桌面版 [ 登入/註冊 ]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