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 @故宮,2011/10/03 ~ 2012/01/03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16 23:51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 @ 故宮 2011





官方網站:
http://www.npm.gov.tw/zh-tw/visiting/exhibit/exhibit_04.htm?docno=757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區: 台北市至善路二段221號


展覽期間:2011/10/03 ~ 2012/01/03

十七世紀後半至十八世紀初期,歐亞大陸東端的中國與西端的法國,各自引領著東方與西方文化與藝術發展的風潮。此時中國的君主是清聖祖康熙大帝,法國的君主是太陽王路易十四。

兩位君王的生平事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都是沖齡登基,一由祖母、一由母后撫育、輔政,將兩位幼年君王培育成允文允武、仁民愛物、雅好藝術的全能君主。他們親政前各自有權臣主政,親政後皆夙夜匪懈、勠力國政,並且各自鞏固了愛新覺羅家族與波旁王室的帝王權力。

當時分居兩地的君王經由法國耶穌會士架起的無形橋樑,有了間接的接觸。透過傳教士們的推介,路易十四對康熙皇帝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法國朝野人士也興起對中國文化與藝術的好奇與模仿。在傳教士的講授下,康熙皇帝認識了西方的科學、藝術與文化,並推而廣之,使得當時清朝臣民中不乏潛心西學之士。

為了慶賀建國百年,本院特籌劃、推出本項展覽,除了選展八十三件院藏文物外,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與瀋陽博物院分別提供二十件、十件與兩組件文物參展,另外也向香港私人收藏家商借一件藏品參展。除了兩岸三地的文物外,也遠自法國的國家圖書館與十二個博物館商借七十四組件文物參展。除此之外,法國外交部珍藏一封路易十四寫給康熙大帝的信函,因去年(2010)曾展出,故此次特精心複製後共襄盛舉。

在藉文物述說文明的原則下,展覽分成四大單元,第一單元開宗明義地介紹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個人、家庭、重要事功等;第二單元闡述當時法國耶穌會士在兩位君王間架起的無形橋樑;第三單元重點述說經由傳教士與商旅的推介,中法兩國在文化與藝術方面的直接接觸與模仿;第四單元則舉例詳述雙方交會後各自創發的成果。

希望藉由這次特展,讓世人進一步瞭解在十七世紀後半至十八世紀初期的這個時候,東西兩大君王在法國耶穌會士的穿梭與推介下,中法雙方在文化與藝術方面的交會,以及交會後迸發出的燦爛火花。

洽詢專線:02-6630-8388
企業大宗購票專線:02-6630-8388(專線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19:00 )

主辦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協辦單位: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旺旺中時集團-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定時導覽
均由服務台前出發,請逕至服務台報名(每一場次以30人為限),導覽時間如下:
中文特展定導:平日 上午 10:30,下午 2:30
假日 上午 10:30,下午 2:30 / 3:30

公告票價:
票價
各項優惠辦法不可同時使用,其他優惠辦法以現場公告為準)
票種 票價 適用範圍
全票 250元 一般個人參觀者
優待票 220元 現場購票並出示學生證
敬老票 150元 65歲以上長者
免費入場 1. 身高110公分以下之兒童
2. 身心障礙者持證或手冊及一位陪同者
注意事項
1.票券售出,概不退換
2.入場前請勿撕毀本票券,以免無法入場
3.票券請妥善保管,遺失不予補發
4.請遵守參觀秩序
5.請勿攜帶食物、飲料、雨傘入場
6.場內禁止拍照攝影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16 23:53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22482&id=5&id2=1



台法菁英歌聲交會「康熙與路易十四」歌劇故宮登場



時間:2011/10/12 18:11
撰稿‧編輯:江昭倫   新聞引據: 採訪





飾演康熙皇帝的導演吳興國(左)與飾演路易十四的法國男高音Jean-Francois Novelli(右),12日在台北故宮出席彩排記者會後,2人舉杯暢飲咖啡。配合國立故宮博物院「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一齣集結台法傑出藝術家共同創作的同名歌劇15日、16日也將於故宮戶外廣場盛大登場;中國京劇鑼鼓聲搭配法國歌劇管絃樂,雙王時空交會,呈現東西方又一次文化交流火花。記者江昭倫報導





  耗資3千萬台幣、動員上百人合力製作的歌劇「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幕前幕後團隊堪稱台法藝術菁英大集結。台灣方面包括導演吳興國、京劇名伶趙復芬、編劇張大春、作曲許舒亞、舞台設計林克華、服裝造型葉錦添和賴宣吾、指揮江靖波帶領的「樂興之時」管絃樂團;法國方面則網羅了Jean-Francios Novelli等巴洛克歌劇界明星共同參與演出。

   故宮院長周功鑫指出,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兩位17世紀東西方偉大君王曾經在歷史上有過精采文化交會,故宮不只要透過展覽讓外界了解這段精彩歷史,更期待透過台法合作的歌劇,讓更多人看到21世紀東西文化所激盪出的新創意。周功鑫說:『(原音)從歷史面、從知識面,這個展覽和這個歌劇都有、都可以得到;我覺得更大的意義是那個創意,我希望年輕人看到這個東西之後,他看到這個由於這樣的展覽…怎麼樣表現融入現代的音樂、現在的戲曲,創造出一個新的劇目。』

   在歌劇中飾演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的兩大主角分別是吳興國與來自法國的Novelli。吳興國說很期待這次的演出,不過,最大挑戰是必須克服戶外演出時可能面臨下雨的天候因素;Novelli則認為他與吳興國的合作本身就是一次東西方交會,讓他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對比,是一場很美麗的文化交流。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16 23:54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20377&id=5&id2=1



當康熙遇上路易十四 一場精采東西文化交會




時間:2011/9/29 19:17
撰稿‧編輯:江昭倫   新聞引據: 採訪





深受東方影響的「青花垂帷香具」 (江昭倫攝)


國立故宮博物院建國百年壓軸大展,端出了「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展出故宮館藏與借展自中國與法國等共18家博物館、共189組件珍品,提供民眾了解17、18世紀時期,康熙與路易十四這兩位東西方君主如何在法國耶穌會士穿梭與推介下,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精彩藝術文化交會!




  ◎ 當康熙碰上路易十四

   17世紀後半至18世紀初期,歐亞兩端的中國與法國各自引領了東方與西方文化與藝術發展風潮,這個時期的中國君主是康熙大帝,法國君主則是太陽王路易十四。

   這兩位皇帝有著極為相似的成長背景。康熙皇帝生於1654年,8歲即位;路易十四生於1638年,6歲登基,他們各自都在母后和太皇太后的輔導與教養下,接受完整的君王教育,並且擁有豐富的藝術文化涵養,文治武功顯赫。

   康熙與路易十四雖然一生從未謀面,卻知道彼此的存在,並透過耶穌會士往來穿梭,開啟了東西文化交流最精采的一頁。故宮即將於10月3日正式推出的「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正是希望將這一段交流歷程與成果呈現在觀眾面前。故宮院長周功鑫說:『(原音)我們著重的是在於路易十四和康熙,他們是怎麼樣認識?然後怎麼樣透過法國傳教士傳遞訊息,讓他們兩個之間建立互相認識?還有因為他們的交流…透過傳教士,還有東印度公司「海神號」運送文物,讓中法文物、藝術或文化有很大的改變。』

   ◎ 耶穌會士:君王的橋樑

   明清時期,許多西方傳教士到中國傳教,同時也把西方的科學、藝術與文明帶到了中國,當中又以法國耶穌會士表現最為突出,兩位法國耶穌會士白晉與張誠後來甚至進到了宮中成為康熙的老師,指導他西方數學、天文、醫學與科學。這次故宮「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特展」中展出的一件「欽定骼體全錄」,就是耶穌會士當時將法人所著的「人體解剖學」翻譯成為滿文的版本,計畫用來指導康熙的教材。

   法國吉美博物館研究員曹慧中說:『(原音)有個耶穌會士當時跟康熙口述很多西方解剖學,康熙非常有興趣,請他把當時最先建的醫學知識,用滿文翻譯,叫「欽定骼體全錄」,這次也是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大概上次借是在2、30年前,這麼久以後再把這套非常珍貴,一套有八卷(借展)。』

   不只如此,當時耶穌會士也同時利用書信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介紹給法國社會,在法國引發極大迴響,使得當時知識份子對中國心生嚮往。這些書信民眾都能在這次故宮特展中見到。

   ◎ 中西文化交會明証

   還有一件17世紀末由著名貝爾納‧裴洛所製作 「玻璃海豚式甜品瓷器」,是當時西方玻璃製作水準的代表。康熙對於西方玻璃製品相當欣賞,後來也在宮內成立專責單位,並請到法國專家協助,希望能將技術引進中國,這些仿效學習的作品也將在這次特展中一併呈現。

   故宮登錄保存處處長嵇若昕說:『(原音)大家知道,在當時的玻璃工藝,西方比中國強,康熙花了很多心血在現在的中南海裡面設立玻璃廠 請當時的法國耶穌會士以及一些民間法國工匠來幫忙中國玻璃工藝的創發,我們在陳列室展出最少7張康熙玻璃器物,我開玩笑說雖然只是個位數,已經是全世界康熙最多玻璃的展出。』

   另外,法國的琺瑯瓷器也讓康熙大為傾心,命令工匠仿效,進一步發展出中國獨特琺瑯彩陶瓷器,將清代畫琺瑯瓷器燒製水準提升到另一個新的境界,精美程度絲毫不輸西方。

   除了康熙積極引進西方玻璃與畫琺瑯工藝技術,嵇若昕指出,法國方面對於中國青花瓷同樣很驚艷,努力模仿,也開創出法國風格鮮明的青花瓷器,特展中一件17世紀、出自法國瓷器重鎮里摩居的代表作品「畫琺瑯耶穌與六位門徒畫像盃」,就是當時中法交流成果的一項重要明証。

   嵇若昕說:『(原音)他們受到喜歡中國青花瓷器開始模仿,初期做錫釉陶,接著從錫釉陶開始配方,配出了所謂軟瓷 ,攝氏1100度的軟瓷;初期畫當然畫這個鈷藍,慢慢開始有了交會的燦爛火花,就是他們剛開始是模仿,後來就創造出研究出自己具有當時歐洲法國特殊風格的紋飾的青花瓷器,軟瓷,所以這一件可以說是雙方交會的燦爛火花。』

   17世紀的歐洲各國向遠東拓展,目標就是中國,但最後卻只有法國能打入中國政治核心,憑藉的就是文化。10月3起民眾不妨到台北故宮看一看這次「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感受一下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當年促成的這一段精彩的藝術交流成果!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16 23:55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00300358.html



康熙與路易十四 故宮初相見




2011-10-03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三百年前彼此心儀神往、卻沒能相會的康熙大帝與法王路易十四,昨日終於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握手相會了!昨日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盛大開幕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藉著包括故宮在內,以及法國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和北京故宮、瀋陽博物院等十八家重量級博物館,展出一百八十九組件珍藏文物,訴說一段中法文化交流的世紀美談。

 昨日雖然風雨交加,「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開幕晚會依舊湧入上百名國內外貴賓,總統馬英九也賀電祝福,現場除了有來自法國和中國博物館代表,台灣企業界如曹興誠、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等人均蒞臨現場,一起見證中法兩位君王首次相會的盛況。而台灣京劇大師吳興國和在巴洛克音樂界頗富盛名的法籍演員Jean Francois Novelli也粉墨登場,分別擔綱康熙與路易十四,身穿龍袍與巴洛克風格宮廷華服,現場各清唱一曲後,兩人握手互表友好。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由故宮主辦,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協辦,即日起在故宮圖書文獻大樓開展。故宮院長周功鑫表示,這個特展籌辦三年,是故宮慶祝建國一百年的壓軸大展,「兩位君主不曾謀面,卻有許多相似處,透過傳教士對彼此有深層的認識。這個展覽藉由文物展出,介紹一個時代、兩位君主和五位傳教士在交流過程中,激盪出的火花。」

 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從媒體人的角度,觀察本特展的意義,「三百多年前康熙和路易十四同時並置的時代,他們彼此神交,今日終於在故宮實現歷史性的聚會」,更難得的是展覽匯集了台、中、法博物館以及香港收藏家李景勳等十八個單位珍藏。

 展場第一展區就是介紹「康熙大帝與法王路易十四」其人、家庭、事功、收藏與藝術成就等。借自凡爾賽宮暨特里亞農宮博物館藏的《路易十四肖像》油畫,描繪五十歲的路易十四,身著甲冑,手拿指揮棒的英勇形象。與之相對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康熙戎裝像》,描繪少年康熙戎裝坐像,頭戴金盔、甲冑,腰懸佩刀、身背弓箭,表情肅穆,此為康熙傳世肖像中最年輕的一幅。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16 23:56
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545728



(港澳臺)台北故宮舉辦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對話”特展



2011 十月 3 02:30:57 PDT 来源:新華社
300多年前,康熙大帝和有“太陽王”之稱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借助法國傳教士的穿針引線“神交”,對對方所屬文化心生孺慕,密切交流與學習。300多年後,台北故宮舉辦“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再現這一段東西文化交會的歷史佳話。

在2日於台北故宮舉行的開展會上,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介紹說,這場歷經三年籌劃的展覽,完整呈現十七、十八世紀間康熙皇帝(1662-1722)與法王路易十四(1661-1715)兩位同時代君王的文化風格與交流面貌,具體展現東西方在科學、藝術與文化方面的接觸、交流以及相互影響的歷程。

據介紹,展覽於10月3日至2012年1月3日於台北故宮圖書文獻大樓開展,以“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法國耶穌會士:君王間的橋梁”“中法文化與藝術的交會”“交會的燦爛火花”為四大主軸,不僅介紹兩位君王其人、家庭、事功、收藏與藝術成就等內容,還借由相關出版圖書、手稿書信、版刻等具體展現耶穌會傳教士在康熙與路易十四時期所扮演的傳播媒介和溝通橋梁。

比利時耶穌會教士南懷仁是康熙大帝的第一位西洋教師。此後,又有多位具備科學素質的耶穌會士奉路易十四之命前往中國傳教,史稱“國王數學家”。他們拉起了凡爾賽宮與故宮的一條軸線,搭起了東西方兩位君主的溝通橋梁。

展覽中,人們可以看到康熙用過的“對數表”“圓規”“角尺”“比例規”等模倣歐洲所製作的科學儀器,以及法國揣摩中國青花瓷器所生產的錫陶釉器物。

解說人員表示,康熙大帝對琺瑯器、玻璃等西方器物愛不釋手,對幾何、測繪地理、解剖學等西方科學有著旺盛的探究精神;中國古老的青花瓷則讓法國人大為驚豔。從這些展品中,可以領會到中法兩國借由模倣而理解彼此科學技術與藝術造詣的成就。

本次展出的189組精彩展件中包括台北故宮84件、法國十三家博物館借展72件、香港私人收藏一件以及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上海博物館的32件。

“展覽能讓民眾更了解東西方這一段鮮為人知的對話歷史。”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殷稼說,這對於傳承發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文物界交流有深刻作用。(完)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23 18:45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22011102300103,00.html


故宮晶華端出康熙御膳



2011-10-23 工商時報 吳正弘






 ▲這道福肉,一律0.3公分厚,看似簡單,卻是「康熙御膳」裡的必點美食。圖文/吳正弘

 清朝康熙大帝在位61年,他的宮廷御饌如何養生,一直是料理界有興趣的題材。這次配合故宮舉辦「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大展,故宮晶華主廚團隊也引經據典、深入考究,自即日起至明年1月3日,推出「康熙御膳」料理,重現10餘款清朝宮廷時期傳下來的名菜。同時,故宮晶華也與台北晶華酒店聯手推出「遊故宮.品御膳」住房專案,明年1月3日前入住晶華豪華客房,可享該特展門票2張、故宮晶華「康熙御膳」素炒膳絲一品1份及柏麗廳早餐2客及Jean Paul Hevin巧克力1份,內容豐富,優惠價6,400元。住房僅限持有身分證或外僑居留證者,每日限量5間。

 故宮晶華總監楊惠曼表示,據史料記載,康熙皇帝日常飲食選擇極為講究,他只喝加熱煮沸後的蒸餾水或山泉水,飲食多以蔬食為主,注重養生的他,晚年在西方傳教士建議下,更開始嘗試飲用西洋葡萄酒,保持身體健康。秉持康熙皇帝「節飲食、慎起居,實卻病之良方」的養生飲食風格,故宮晶華經8個月研究,從史料精選出10多道具代表性的經典佳餚,呈現豐富的康熙御膳料理,並呼應故宮這次特展,深具傳承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

 「康熙御膳」料理精選多款帝王養生與清朝宮廷美饌,包括康熙祭祀所宴請朝臣的經典菜餚「福肉」,0.3公分的厚度、成就這道鮮嫩肥美的白煮肉;「黃金肉」為清朝開國始祖努爾哈赤所獨創的拿手名菜,被清朝子孫代代相傳;還有康熙皇帝南巡發現的「宮門獻魚」、康熙欽點養生名菜「八寶豆腐」及營養清甜的「宮廷素燕菜」、滋補益氣的「酸辣羊肚」、滋潤養顏的「茉莉銀耳」及補肺開胃的「紅燒羊肚菌」等,都是不容錯過的清帝王養生名菜。各款單點每道價格自180元至2,600元不等。活動期間持康熙與路易十四特展當日票根,於故宮晶華1、2樓小吃區用餐,還可享9折優待(飲料除外)。均需另加1成服務費。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23 18:49
http://www.nownews.com/2011/09/29/91-2745358.htm



絕世珍品大公開 揭露康熙和路易十四的共同秘密?





李玲
2011年9月29日 08:45



為慶祝建國百年,故宮博物院將於10月3日舉行「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記者朱家彥/攝影)


記者李玲玲/台北報導

17世紀的大清帝國,憑藉著強盛國力及豐富文化內容吸引歐洲各國嚮往,如今中華文化再度成為世界焦點。在建國一百年之際,來自故宮、法國十三館所及大陸北京故宮等三方珍貴文物,康熙大帝與法王路易十四的重要文化交流成果,將再度呈現在台灣民眾的眼前。

由於康熙皇帝鍾愛西洋畫琺瑯與玻璃工藝,在28日的開箱記者會中,特別展示來自法國里摩居博物館的「畫琺瑯耶穌與六位門徒畫像盃」,以及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的「玻璃海豚式甜品容器」,不僅呈現歐洲當時精湛的工藝成就,也說明在耶穌會士的引介與海上貿易往來之中,西洋技藝對於中國工藝所引發的刺激與影響。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的另一件展品「青花垂帷紋香具」,則可看出當時法國對於東方瓷器的熱愛,陶工不僅大量倣製中國瓷器,更從中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瓷器,發展出獨特的法式風格。

壓軸開箱的凡爾賽宮〈路易十四肖像〉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康熙帝便裝寫字像〉則具體呈現同一時期兩大君主的英姿,兩王相望,開展十七世紀兩大盛世。

▼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康熙帝便裝寫字像」!(記者朱家彥/攝)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展出「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法國耶穌會士:君王間的橋樑」、「中法文化與藝術的交會」、「交會的燦爛火花」四大主題,完整呈現十七、十八世紀間康熙皇帝(1662-1722)與法王路易十四(1661-1715)兩位君王間文化獨特風格與交流面貌。

▼法王路易十四英姿再現!(記者朱家彥/攝





讓民眾深入瞭解該時期歐洲來華傳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進而具體展現十七世紀東西方在科學、藝術與文化方面的接觸、交流以及相互影響的歷程。



原文網址: 絕世珍品大公開 揭露康熙和路易十四的共同秘密?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ixzz1bbIotC42">http://www.nownews.com/2011/09/29/91-2745358.htm#ixzz1bbIotC42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23 18:50
http://www2.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91220



教廷耶穌會總會長發言人兼傳播與公共關係處處長貝魯齊神父訪華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11001 09:41:27)教廷耶穌會總會長發言人兼傳播與公共關係處處長貝魯齊(Fr. Giuseppe Bellucci)神父應外交部邀請,於本(100)年10月1日至5日訪華。

訪華期間,貝魯齊神父將出席國立故宮博物院「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開幕晚會,並接受外交部歐洲司司長李光章午宴款待,同時拜會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參訪聖家堂、台北101大樓及新店耕莘醫院。訪賓並將南下高雄,拜會臺灣地區主教團榮譽主席單樞機主教國璽,並參觀真福山。

貝魯齊神父曾多次訪華,最近一次訪華係2005年,訪賓盼藉由此次訪問,深入瞭解我國文化與天主教會最新發展及兩岸關係現況,並加強耶穌會與我國教會的交流。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30 17:43


http://www2.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93081



中西文化交會的光芒~南大舉辦故宮「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






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邱麗娟主任主講《康熙皇帝的事功與西洋政策》,其中一幅康熙皇帝年輕時的戎裝像引起大家熱烈討論


中西文化交會的光芒~南大舉辦故宮「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11030 10:56:54)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致力推廣各項文化活動,配合今年十月國立故宮博物館「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規劃南區教師研習營活動,十月二十九日在該校文薈樓JB106演講廳舉行。此活動吸引了各級教師、大學生與藝文愛好者達百餘名與會。透過演講者以寬廣的歷史視野、精彩細緻的圖片,介紹中法文化的精髓及彼此碰撞的燦爛火花,吸引在場學員用心聆聽,台上台下交流熱烈,場面甚為活絡。

本次研習營主要在透過故宮特展的主題與展件,介紹十七、十八世紀中西方兩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康熙皇帝、法王路易十四,並藉由法國耶穌會傳教士搭起兩地溝通的橋樑,促使彼此文化有了接觸、碰撞與交流的機會。當日研習營特別邀請臺南大學黃秀霜校長、人文與社會學院張清榮院長擔任開幕貴賓,他們一致肯定此活動深具推廣精緻文化的教育意義。

為使研習營的內容更加豐富,臺南大學特邀學有專精的學者進行四場精彩的專題演講,講者包括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邱麗娟主任、故宮書畫處林莉娜副研究員、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高燦榮副教授、文藻外語學院通識教育中心鄧文龍副教授、鳳山社區大學李淑芳講師。演講主題有康熙皇帝的事功及其對西方科學藝術的學習、康熙時代受西洋藝術影響的宮廷畫家、法王路易十四事蹟與凡爾賽宮文化、十七世紀以後法國藝術受東方文化影響的情形。

演講過程中,有不少幅圖像吸引大家的興趣,引發臺上臺下的熱烈討論。例如康熙皇帝年輕時的戎裝像,展現其馬上英姿的氣概;康熙皇帝積極地向法國傳教士學習西方的科學,當時他們的對話是使用滿語,而且他命傳教士將西方的解剖學書籍翻譯成滿文,並命其繪製〈坤輿覽圖〉呈現當時的世界觀;至於路易十四曾經致康熙皇帝的書信,可惜因各種緣故這封信件並未傳達到後者的手中;另從路易十西的造型可知載假髮、噴香水為當時貴族的風尚;中國人製作的西洋人像瓷器,其造型為小眼睛、細眉毛,仍極富東方情調;而西洋人繪製的中國人造型又多為人高馬大、濃眉大眼造型,饒富洋人風韻等。這些有趣的議題透過講者的解說,讓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大主辦單位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表示,希冀透過研習營方式,將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的相關知識推廣至南臺灣,提供與會人士對於十七、十八世紀中國與法國的歷史及其藝術文化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與認知,進一步擴展地方的文藝視野,並充實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

圖說: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邱麗娟主任主講《康熙皇帝的事功與西洋政策》,其中一幅康熙皇帝年輕時的戎裝像引起大家熱烈討論

訊息來源:國立台南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93081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30 17:43
http://n.yam.com/ttn/garden/201110/20111027853304.html



故宮特展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






大台灣旅遊網╱石靜怡 2011-10-27 11:56

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展演期間從2011年10月初至明年1月3日於圖書文獻大樓,展品來自法國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北京故宮、瀋陽博物院及故宮本身共十八所單位的珍藏品,展出數量計189組件,呈現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中、法兩國從相互學習到彼此影響,發展出交會的燦爛火花。


本展歷經三年籌劃,完整呈現十七、十八世紀間清朝康熙皇帝與法王路易十四兩位中西君王的文化獨特風格與交流面貌,189組精彩展件中,除了展出故宮84組件珍貴康熙文物以外,另向法國十三家博物館借展72組件、大陸三間博物館借展32組件,以及香港私人收藏家李景勳先生借展1件文物。


三百多年前,雄霸東、西方大陸的康熙大帝,和有「太陽王」美稱的法王路易十四,兩人雖然生前未曾謀面,但在三百多年後,當年東西文化交流的成果,終於在國立故宮博物院交會。本展以「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法國耶穌會士:君王間的橋樑」、「中法文化與藝術的交會」、「交會的燦爛火花」四大主軸精彩策劃,讓民眾深入瞭解一個時代、兩位帝王、五位國王數學家之間的精彩故事;該展具體展現十七、八世紀東西方在科學、藝術與文化方面的接觸、交流以及相互影響的歷程。(圖/故宮博物院提供)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0/30 17:44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00400507.html



效法康熙敬老 旺旺中時邀108長者觀展




2011-10-04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2日開幕,由於康熙曾經舉辦敬老的「千叟宴」,主辦單位也特別邀請安養中心的爺爺奶奶前往參觀,讓康熙敬老的精神傳承下去。圖為長者們參觀展出的畫琺瑯王室夫婦肖像錢囊。(陳信翰攝)


 十七世紀中期,法王路易十四派遣五位耶穌會教士,花了三年的時間遠渡重洋,抵達東亞的大清王朝,搭建起凡爾賽宮與紫禁城之間的溝通橋樑,讓東西文化得以交流、激盪,繼而創造出新的火花。

 昨日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盛大登場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首日吸引不少觀眾前往,無畏風雨交加的不良天候,領略三百年前中法兩國的文化精髓。

 康熙與路易十四為同一時代,各自雄據東西方大陸的偉大君主,在位期間文治武功,功績卓越。為了展現兩人的生平與交互影響,由故宮主辦、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協辦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共展出一百八十九組件歷史文物,借展單位除了故宮,另有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等十三家博物館,以及中國的北京故宮、瀋陽博物院等三家博物館,外加香港一名私人收藏,借展規模之大,堪稱近年台灣特展之最。

 與康熙、路易十四兩位主角生平相關的文物,最吸引民眾的目光。康熙八歲即位,一手拉拔他長大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對他影響至深。這次特展展出一幅北京故宮院藏《孝莊太皇太后便服像》,孝莊一身素樸裝扮、手捻佛珠,端坐在雕龍畫鳳的座椅上,慈祥中帶著威嚴。

 從對祖母的孝敬心擴及到所有耆老,康熙曾舉辦「千叟宴」,為邀請老者參與御宴的敬老活動,這樣的風俗雅事沿襲至乾隆年間。仿效康熙的「千叟宴」美事,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昨日邀請一○八位安養中心的老人家,前往參觀這個特展,長輩們聆聽導覽老師解說康熙的生平故事,聽得津津有味,像是康熙曾得天花、病癒後留下一臉麻子。

 此外,還有回台參加國慶活動的海外華僑,也趕在開展首日前往故宮參觀,對於十七世紀末,法國模仿中國青花瓷燒製出的錫釉陶等工藝品最感興趣。法國工匠模仿青花瓷描繪中國人物和山水畫,只是他們筆下的「東方人」身形高大、五官深邃,依舊是西洋味十足。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1/6 23:08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10600300.html



傳教士牽線 路易14掀中國熱





2011-11-06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十七世紀後半期至十八世紀初期,雄霸歐陸的「太陽王」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間不僅武功赫赫,愛美的他在藝術、時尚與生活工藝等方面,也有其個人獨特品味,影響深遠。在路易十四的引領下,法國宮廷掀起「中國風尚」,他不僅在凡爾賽宮仿效「南京瓷塔」打造「蒂阿濃瓷屋」,自己也常在宮廷舞會當中,以裝扮成中國人為樂。

 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聯合主辦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介紹這兩位當時雄據歐亞大陸的君主,藉由五位傳教士的穿針引線認識彼此以及所屬之文化內涵,進而學習與交流。昨日故宮院長周功鑫以「法國路易十四時期中國風尚的興起與發展」為題,進行一場專題演講,講述路易十四如何帶動歐陸中國風尚的發展。

 周功鑫表示,十七世紀歐洲國家無不積極向遠東拓展貿易,中國是主要的目標,但除了葡萄牙在澳門有貿易據點,荷蘭、英國都無法直接與中國貿易,「只有法國能以文化直接進入中國政治核心,亦即清朝王室,而這就是路易十四一手主導。」他更派出五名學識淵博的傳教士前往中國,為兩位君主間的橋樑。

 早在路易十四之前,十六世紀的歐洲富豪就對中國文物產生高度興趣,高價購買中國絲綢、瓷器與漆器。周功鑫指出,一六○二年荷蘭成立東印度公司,大量從東亞運送絲織品、家具、地毯等銷至歐洲各地,法國宮廷也充斥中國文物,路易十四的教父、樞機主教馬薩林更是中國文物的瘋狂收藏者,也帶動宮廷內中國風尚的形成。

 一六六一年,路易十四耗資千萬著手改建凡爾賽宮,中國文物也被作為宮內裝潢,尤其是中國家具和法國工匠仿製的中國式家具,此外還以青花、金銀器等作為室內裝飾。而在凡爾賽西邊蒂阿濃興建的小型城堡花園內,還仿造中國南京瓷塔建造出中國瓷屋「蒂阿濃瓷屋」,成為歐洲各國王宮貴族爭相模仿的對象,中國式風格的亭台樓閣蔚為風氣。

 周功鑫說,「一七○○年中國風尚發展到極致,也成就不少在法國的仿製中心,如內維爾、賽佛的中國瓷器仿製,以及巴黎聖安東尼區仿製的中國漆器、屏風和家具,這種仿製風尚讓『中國式』藝術在歐洲普遍流行。」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1/20 16:57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3370/112011111900498.html



副總統夫婦看康熙路易特展 興味盎然



2011-11-19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副總統蕭萬長夫婦18日參觀「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14」特展。(張鎧乙攝)


 十七、十八世紀,統治中國、法國的君主康熙與路易十四,藉由五位耶穌會傳教士的穿針引線,認識彼此文化並相互交流學習。國立故宮博物院現正舉辦「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百餘件精彩展品吸引副總統蕭萬長夫婦前往參觀。昨日在故宮院長周功鑫、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執行副總羊曉東等人的陪同下,聆聽故宮登錄保存處處長嵇若昕的精采解說,顯得興味盎然,讓原訂半小時的參觀行程變成一小時!

 由故宮主辦,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協辦,現於故宮圖書文獻大樓舉辦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共展示一百八十九組件珍貴文物,借自故宮、法國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和北京故宮、瀋陽博物院等十八家重量級博物館,策展工程浩大。

 副總統蕭萬長夫婦非常專注聽取解說,對於中西文化交流部分特別感興趣,如康熙好學西方科學,命「造辦處」模仿歐洲製作的科學儀器,像是銅鍍金十位元盤式手搖計算機等,而路易十四時期法國工匠則模仿中國青花瓷器製作中國風器物,展現三百年前文化交流面貌。

 蕭萬長表示,這個展覽呈現中西文化、兩大強盛時期的交會,「三百多年後的今日,能領會當時東西方最強大國家的王室文化、帝王收藏以及他們兩位的人格特質」,殊為難得,並鼓勵民眾有機會可前往參觀。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1/27 17:23
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1-11/21/c_122312004.htm


路易十四给康熙大帝的一封信(图)




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1-11/21/122312004_11n.jpg


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的信



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1-11/21/122312004_21n.jpg

康熙

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1-11/21/122312004_31n.jpg

路易十四

  “获知在陛下身边与国度中有众多饱学之士倾力投入欧洲科学,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我们的子民——6位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的“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中,这封泛黄的复印件,引来不少观众驻足、赞叹。

  渴望交流:路易十四派人来中国

  那是1686年,欧洲的中国热方兴未艾,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洪若望等多位科学家以海路方式赴中国的同时,也派遣一个科学传教团,希望借道俄国赴中国。不想,当时的俄罗斯规定,若未持有法律文件,任何人不得绕行西伯利亚前往中国。为此,路易十四分别致信给俄国彼得大帝和清朝康熙皇帝。上面这封信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当年写给康熙皇帝的信。可惜的是,俄罗斯拒绝借道,这封康熙始终未能看到的信,现收藏于法国外交部。

  然而,路易十四对中法交流的渴望并未因此而停息,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的科学家历经两年的艰难行程,抵达北京。这几位科学家还身兼传教士身份,他们成为当年康熙与路易十四远隔万里的对话桥梁。其中的白晋、张诚进入清宫,成为康熙的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甚至人体科学的老师。

  一份现藏于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钦定骼体全录》,是巴多明神父改写的医学著作。在第一册里,附有巴多明神父写给法国皇家科学院的信,说明这本书是应康熙皇帝的要求而撰写。康熙认为,学习解剖学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译成他的母语满文。在康熙身边生活了5年的白晋1697年回到法国,在回来的路上,他写了一本《康熙帝传》。这本泛黄的小书也是特展展品之一,书中对康熙推崇备至。

  惺惺相惜:中法当年最强盛

  路易十四与康熙很可能是惺惺相惜。他们有太多相似的背景:都是幼年丧父、幼年登基,登基时康熙8岁,路易十四5岁;都曾感受到辅佐大臣的压力,少年康熙最后计擒鳌拜,夺回大权。路易十四则直到马萨林寿终正寝才真正执掌大位,但也因此再未设宰相。两人也同样精力充沛,路易十四每天工作6到10小时,康熙在位61年,除生病和重大节庆外,几乎无一日不听政,即使北京地震时都没有中断。当然,他们也好武、专制,但相对于帝王来说,两人都称得上明君,文功武治,使大清帝国与法兰西国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君主对于科学与艺术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对本国文化发展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康熙爱好书法、哲学,对生活万物充满好奇;路易十四有极好的音乐天赋,喜爱表演艺术,引入欧洲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使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中国与法国,完全不同的两种文明,也因为两位帝王的个人特质,增加了相遇的机会。

  在台北展出的一件件展品,无声地诉说着中法文化的交会与碰撞——法国仿制的白瓷中国男女像,展现了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憧憬与想象;法国圣克娄工坊制作的锡釉陶垂帷花卉药瓶,圆口、溜肩、长圆腹,以钴蓝彩的纹饰,正是中国人看惯的缠枝牡丹花叶……更不用说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中建造的特里亚农瓷屋,是西方人眼中神秘中国的象征。

  徜徉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回想着康熙与路易十四的风采,更令人赞叹与沉醉的是,跨越千山万水,两大文明相遇,激荡起绵延至今的涟漪。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2/4 17:33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11120400015,00.html



圓周率錯背0.14 楊丞琳千元魚翅當百元



2011-12-04 中國時報 吳禮強/台北報導


 
▲楊丞琳誇路易十四的畫立體又浪漫。(李開明攝)




 ▲楊丞琳對展場外「BORN TO BE A QUEEN」的扇子很有興趣。(李開明攝)


 金鐘影后楊丞琳到故宮看「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特展,她會演戲、唱歌,學生時代英文、書法很不錯,最大的罩門是數學,看到康熙的數學課本《御製數理精蘊》就疾呼:「我很怕數學,超爛!」有多爛?她把圓周率π=3.14背成0.14。

 收入交給媽媽

 她答不出正確的「π」,連基礎算數都有問題。請工作人員吃魚翅,打電話跟媽媽報備時說「一碗才100元」,楊媽回她:「怎麼會有這麼便宜的魚翅?」,她才知道一碗1000元,所以一桌12人「共12000元」,還好她收入都交給媽媽,月領兩萬元零用錢。

 畫像立體似真

 她對數字不行,但身高例外,嚴格規定男友基本要從175公分起跳。得知路易十四只有162公分,靠高跟鞋和蓬鬆假髮增高至188公分,她笑說:「原來Lady Gaga不是第一個穿那麼高鞋子的人。」

 她對路易十四的畫像印象最深刻:「很立體,好像摸的到他身上的盔甲和蕾絲。」從他身上看到很多浪漫因子:「他浪漫的鬈髮,難怪法國是一個這麼浪漫的國家。」她只拍過《聊齋》一部古裝戲,戲中演千金小姐,是否因長相太現代?她說:「一開始公司也擔心,但一戴上髮飾、穿上古裝,就是個古人啊!」該展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一樓展出。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2/18 18:22
http://goo.gl/3zcVr

◎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姜捷

 徐志摩的〈偶然〉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情詩,「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更成為感情昇華的經典名句;然而,我走訪了此時正在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所展出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腦中浮現的盡是如此的感喟,是啊,隔了半個地球,歐洲與亞洲兩位從未謀面卻彼此孺慕的帝王,竟然可以這樣你來我往的擦出藝術的火花,是互相學習也好,是良性競爭也罷,隔著遙遠時空,隔著語言不通、國情不同、文化迥異的重重障礙,我們看到他們在藝術上克服種種阻攔的相遇,撞擊出交會的燦爛火花,為我們後人預約了享見東西文化融會的幸福。而今,在三百年之後,我們這些炎黃子孫才在美好周詳的策展中,看到脈絡相通的中法文化交流,這項跨年展出到元月三日的特展,竟是讓人目不暇給的看到難得而豐饒的法國藝術展品,包括全世界知名的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以及從臺灣故宮、北京故宮、瀋陽博物院等珍藏,仔細看這一百八十九組件的藏品,不禁訝異於中國的康熙和法國的路易十四竟有如此大的求知慾與包容力,讓兩國在科技、藝術、文獻、教育,甚至宗教信仰上,做了如此艱巨的相互學習,且彼此深深影響,讓後人不踏出國門,也能如此幸福的看到截然不同的藝術,能在數十年間就融會貫通並和諧呈現,東西方美感的彼此滲透、彼此浸染,產生「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無限可能,真是妙極了!

  康熙皇帝和太陽王路易十四如何能跨越時空相見?原因是藉由五位天主教的耶穌會會士,他們原本是數學家、傳教士,卻在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橋樑之後,把彼此截然不同的文化,做了不可思議的交會,在逛起來並不太累的特展中,循著「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法國耶穌會士:君王間的橋樑」、「中法文化與藝術的交會」、「交會的燦爛火花」等四條主軸動線,十分有脈絡地追尋,便可上一堂珍貴的藝術史,細賞在同一個時代裡,相距半個地球之遠的兩位帝王,能讓東西方在科學與藝術上的相互影響,帶來令人欣喜的交會,在悠悠歲月中發展出不可思議的陶融,在這項別開生面的會心策展裡,以用心鋪排對照,極有趣味也令人驚艷驚嘆的看到東西文化交流之後的豐碩成果。

  其中有許多值得細細品味、慢慢推敲的小細節,特別是中國的青花瓷影響了法國的裝飾風;法國的玻璃技術也影響了中國的藝術形態,高難度的玻璃胎畫琺瑯技法、掐絲、描金、鑲嵌等手工與科技交融的相互影響,都是值得會心一笑的學習,花瓶、硯台、鼻煙壺、錢囊、西洋人物盤及碗盤瓶甕上的花卉設計等,件件樣樣看出「誰在學誰?」顯得十分興味盎然;青花瓷畫上的洋人穿著西洋服飾,鬈曲的波浪髮型,卻有著細眉與鳳眼,而法國來的器物上的中國人畫像,同樣穿著唐裝,留著長辮子,卻是濃眉大眼的外國容顏,更是令人莞爾!

  東西文化在相互浸潤與激盪交織出耀眼光芒,也看到古人生活中充滿藝術養分,拿著一盅畫滿牡丹的茶碗,品茗聞香、賞花看畫,是多麼雅致而奢華的品味啊!常觀古物,心領神會,不但長智慧,也能拓展眼界,了解文化脈絡,也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與美學素養,在建國百年的尾聲,不妨去故宮感受「精緻文化融入尋常生活」的幸福,飽饗精彩一百,豐美一百!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2/18 18:24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1/12/16/5551s3481086.htm




台北故宫特展:康熙与路易十四的相“遇”





特展海報。記者 吳亞明攝




路易十四致康熙皇帝的信。記者 吳亞明攝


  “獲知在陛下身邊與國度中有眾多飽學之士傾力投入歐洲科學,我們在多年前決定派送我們的子民,6位數學家,以為陛下帶來我們巴黎城內著名的皇家科學院中最新奇的科學和天文觀察新知……”

  台北故宮正在舉辦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中,這封泛黃的複印件引來不少觀眾的駐足、讚嘆。

  那是1686年,歐洲的中國熱方興未艾,法國路易十四派遣多位科學家以海路方式赴中國的同時,也派遣一個科學傳教團借道俄國,計劃通過陸路赴中國。因為以當時的技術,海上航行十分凶險,從歐洲赴中國,常常6艘船安全抵達不到1艘。不過,當時的俄羅斯規定,若未持有法令文件,任何人不得繞行西伯利亞前往中國。為此,路易十四分別致信俄國彼得大帝和清朝康熙皇帝。這份泛黃的複印件就是寫給康熙的信。可惜,俄羅斯拒絕借道,這封信始終未能送達康熙大帝的手中,現收藏于法國外交部。

  然而,中法交流的渴望並沒有因此而停息,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的科學家歷經3年艱難行程,抵達了北京。這幾位科學家也是耶穌會士,成為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遠隔萬里的對話橋梁。其中的白晉、張誠進入清宮,成為康熙的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甚至人體科學的老師。

  此次特展中有一份現藏于巴黎自然史博物館的《欽定骼體全錄》,見證了康熙是位求知若渴的君王。8本手稿黃絲裝冊,一律是工整的滿文,文內還配有黑白人體素描圖。據介紹,這是科學家巴多明神父改寫的醫學著作。在第一冊裏,附有巴多明神父寫給皇家科學院的信,說明這本書應康熙大帝要求撰寫,康熙認為學習解剖學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譯成他的母語滿文。

  在康熙身邊生活了5年的白晉1697年回到法國。在回去的路上,他撰寫了一本《康熙帝傳》。這本泛黃的小書也是特展展品之一,書中對康熙推崇備至:好學、知人善任、隨機應變、關懷人民生活、生活儉樸等,“具備天下所有人的優點,在全世界的君主中,康熙帝應列為第一等的英主”。

  太陽王路易十四與康熙帝很可能惺惺相惜。他們有太多相似的背景,都是幼年喪父,很小就登基,康熙8歲,路易十四5歲,都曾生活在輔佐大臣的陰影下。少年康熙最後計擒鰲拜,奪回了大權,路易十四則直到馬薩林壽終正寢,才真正執掌了大位,也因此,他再未設宰相。兩人同樣精力充沛,路易十四每天工作6到10小時,康熙在位61年除了生病、重大節慶幾乎無一日不聽政,即使北京地震時都沒有中斷。當然,他們好武、專制,但相對於帝王來說,兩人都稱得上明君,使大清帝國與法蘭西國都躋身於當時最強盛國家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君主對於科學與藝術都懷有濃厚的興趣,對文化發展與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康熙愛好書法、哲學,對生活萬物充滿好奇;路易十四有極好的音樂天賦,喜愛表演藝術,大力引入歐洲著名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使歐洲文化中心自義大利移往法國。中國與法國,完全不同的兩種文明,也因為兩位帝王的個人特質,增加了相遇的機會。

  一件件展品無聲地訴說著中法文化的交會與碰撞:法國仿製的白瓷中國男女像,展現了十八世紀歐洲對中國的憧憬與想像;法國聖克婁工坊製作的錫釉陶垂帷花卉藥瓶,圓口、溜肩、長圓腹,以鈷藍彩的紋飾,正是中國人看慣的纏枝牡丹花葉……更不用說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中建造的特裏亞農瓷屋,成為西方人眼中神秘中國的象徵。

  借著兩岸故宮豐富的收藏,可以看到更多印在清宮文物上的西方元素:藏于北京故宮的康熙禦制角尺,通體銀質,刻度清晰,白晉曾說:“皇上(康熙)在研究數學的過程中,已感到最大的樂趣,因此,他每天都和我們度過兩三個小時……”透明玻璃水丞宛如西方墨水瓶,康熙35年(1696年),造辦處玻璃廠正式成立,開啟了清宮玻璃器的製造。還有在瓷胎、銅胎、宜興胎等不同材質上的畫琺瑯器,雖是中國傳統的花卉圖案,不少流露出西方寫實畫的風采……

  徜徉在台北故宮中,回想著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的風采,更令人讚嘆與沉醉的是,跨越千山萬水,兩大文明相遇,激蕩起綿延至今的漣漪。(孫立極 王連偉)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12/25 21:23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21500498.html



連戰看康熙展 半蹲細端詳



2011-12-15 01:29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連戰與夫人連方瑀欣賞「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圖中人左起連惠心、周功鑫、連戰、連方瑀、嵇若昕。(王遠茂攝)

 雖然北台灣間歇性風雨不斷,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連方瑀伉儷一行人昨日仍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在院長周功鑫陪同下,悠閒地參觀「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故宮登錄保存處處長嵇若昕的解說,讓連戰夫婦看得興味盎然,互動和討論氣氛熱烈。不少參觀民眾看到連戰夫婦在場感到驚奇,不時投以好奇目光。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由故宮主辦,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協辦,藉由一八九組件來自故宮、法國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和北京故宮等十八家博物館的珍藏文物,訴說十七、十八世紀康熙和路易十四兩位中法君王的故事。經由五位耶穌會傳教士的引介,讓這兩位際遇相仿、在位期間都文武顯赫的帝王,互知彼此、信件往來,更促成中法文化交流。

 連戰夫婦帶著女兒連惠心、連詠心以及懷孕的二媳婦路永佳,一同前往,過程當中連戰夫婦不時十指緊扣。而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教育博士學位的連惠心,流露她對藝術的喜愛,認真觀賞每件展品,也與同行者討論。

 連戰對中國文物的興趣濃厚,看到康熙的書法秀美又不失帝王氣勢,大力稱讚「真是漂亮」。看到精緻袖珍的瓷器如康熙珍藏的十二件、分別都只有五公分高的《五彩十二月花卉盅》,為了要看清楚盅面描繪的精緻花卉,還半蹲仔細端詳,品味再三。而康熙自己發明和設計花紋、套在成長的葫蘆表面,讓細緻的花紋得以烙印在葫蘆表面的《壺盧番蓮紋瓶》賞玩系列,都令人感受到康熙充滿童心的一面。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現於故宮圖書文獻大樓展出至明年一月三日。
(8,093 views)
[更多討論]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 @故宮,2011/10/03 ~ 2012/01/03" 傳統頁面(電腦版)

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傳統桌面版 [ 登入/註冊 ]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