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06/23~2011/06/29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3:3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1/2u5b7.html


台德交流畫展 台東山海水墨將赴德展出




更新日期:2011/06/29 10:55

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林永發)即將於 7月3日至 8月21日,在德國(羅斯托克藝術館)舉辦「海山對話-水墨畫展」,不僅藉由藝術促進台灣與德國的交流,也展開一場中西藝術間的相互對話。


這是德國(漢堡羅斯托克)市政府首次和台灣外交部與文建會合作,展出台灣藝術家的作品。


林永發表示,這次將展出四十四幅畫作,其中有好幾幅是台灣東海岸的自然美景,他還特別帶了 八公尺長的橫匹東海攬勝圖等大幅作品,希望能把台東的美帶到德國去。(圖片:吳鳳雪翻攝)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3:5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78/2u508.html



人權療傷大師 用藝術撫慰家屬



更新日期:2011/06/29 04:11
〔自由時報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台籍老兵戰死他鄉的歷史故事,一段段埋藏在同樣遭遇的親友心中;歐洲各國有能力赤裸裸地去面對納粹恐怖的傷痛,而台灣政府長期卻選擇隱瞞來淡化傷痛。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與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邀請國際人權療傷大師葉蕾蕾參與台籍老兵議題,取材自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以藝術或故事題材讓台灣社會及老兵家屬療傷止痛。


該研究所教授吳瑪琍與葉蕾蕾是多年好友,擁有同樣的故事,雙方父親都曾參與二次大戰,因此,當吳瑪琍邀請葉蕾蕾來參與台籍老兵的議題時,格外受到各界重視,葉蕾蕾是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她贏得許多榮耀,最引人矚目的是福特基金會「改變世界領袖獎」。


葉蕾蕾在台灣成長,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到美國賓州大學攻讀藝術創造,在取得碩士學位後,於西切斯特大學和費城藝術大學執教三十年。一九八六年葉蕾蕾開始新的工作,用藝術轉換社區,在北費城一個黑人貧民區,花了十八年時間建立怡樂村,將一個骯髒、多毒品和被人遺忘的地方,變成一個全國知名、美麗、有希望的社區。


近年來,她最重要的兩項工作包括北京蒲公英中學「從環境到心靈的轉換工程」以及「盧安達痊癒工程」, 她帶領著志願者和當地居民,用藝術來改造社區與療癒心靈,一直以來,葉蕾蕾堅信,她的作品是要「讓殘碎的重新接合,使受傷的得到治癒,令隱藏的被看見」,如此一來,便可以超越種族、階級、地理和民族的區隔。


這也將是她未來規劃台籍老兵議題的構想,選擇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完成台灣這段歷史療傷創作。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0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78/2u4yy.html



故宮回應



更新日期:2011/06/29 04:11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故宮主秘孫潤本表示,根據採購法規定,兩個關鍵點,一是處理標案的人不可以是該組織的理監事,避免球員兼裁判;其次該組織首長如果兼任消合社理監事,消合社也沒有資格參與投標。目前這兩點故宮消合社都沒有發生,標案也持續進行。內部消合社出來接自己機關案之前例,政府都有明確規範,故宮也會依規範進行。


消合社總經理何春寰表示,消合社是社團法人,除受故宮制約之外,也受內政部約制,換句話說,如果是其他的公司或單位得標,就是OT的概念,「那這些廠商不必要必須把盈餘分出來做公益。」何春寰認為,「立法院也沒有權利決定消合社可不可以得標」,只能就消合社的立場表示,如果將來可能是消合社,消合社的公益金可以繼續做教育推廣。研究員林天人則表示,公益金並非不受監督,而是必須要合乎公益金支用要點,院內也會有評選小組去裁定用途可不可行。


至於委外經營後盈餘分配?林天人表示,目前尚未定論,要看未來得標廠商跟故宮所協調簽下之後的決議而定,廠商自賺部分也是目前沒有定論。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1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5/2u5as.html



入圍國際大展 林佾樂很榮耀





更新日期:2011/06/29 10:39

台籍設計師林佾樂(右)入圍國際包裝設計大獎覺得很榮耀,他手持入圍作品與美容教主牛爾(左)合影。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傳真 100年6月29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24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78/2u4wt.html



阿凡達戰士氣球裝 國際賽穿金



更新日期:2011/06/29 04:11
〔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蝠氣球藝術創作坊成員高文祥及鄭元昌,月中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辦的氣球藝術賽,以電影阿凡達為藍本設計出的太空戰士氣球裝,將柔軟的氣球打造成鋼鐵般的盔甲,酷炫造型震懾全場,一舉奪下金牌。


氣球三太子 三月在義大利奪銀


蝠氣球藝術創作團隊今年三月間,才以「氣球三太子」作品在義大利氣球藝術大賽中奪得銀牌,將台灣傳統文化與氣球藝術巧妙融合;三個月後,團隊成員高文祥及鄭元昌轉戰馬來西亞氣球藝術賽,首度挑戰服裝項目競賽,就拿下金牌。


高文祥說,比賽以機器人及外星世界為主題,限時製作七小時、著裝一小時內完成。有別於其他隊伍都走色彩鮮豔的歡樂風,運用黑、銀與灰、銀的雙層氣球套色技法呈現金屬色澤,營造如鋼鐵般的質感。但也因此讓氣球變硬、較容易破,製作上需更小心。


兩人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蒐集外星人等科幻電影素材,採用電影阿凡達的設計概念,賽前以假人模特兒反覆練習,掌握人體弧度的曲線。


頭飾繁複 克服銜困難


鄭元昌說,頭飾部分運用未充氣的汽球呈現平面金屬樣貌;以鱗片方式結合圓球狀、長條狀的氣球,製作出鋼鐵觸角,兩者銜接上最為困難,一度做起來看似釋迦牟尼佛。直到比賽前一天晚上都在改良。


氣球應用在服飾上的創意不僅於此,蝠氣球藝術創作團隊也替新嫁娘製作獨一無二的氣球婚紗。無論長禮服、頭紗、短裙或飾品都可用氣球完成。


獨特婚紗 永恆回憶


新婚不久的國小老師黃佳怡就花兩萬元訂製一套粉紅色氣球晚禮服拍婚紗。她說:「一開始有點擔心氣球破掉走光,事後朋友們都對這套禮服印象深刻,成為一輩子難忘的特殊體驗。」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26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128/2u4if.html



菌寶貝博物館 開幕



更新日期:2011/06/29 00:37 【記者董秀雲/宜蘭報導】
全台第一家以微生物為主題「菌」寶貝博物館,占地二千七百坪,將廢棄廠房改建而成,於昨(二十八)日正式開幕並舉行成果發表會,展示三千多年的牛樟木,清朝雕刻的花草珍奇異獸,很精美,令人大開眼界。現場安排小朋友進行「北草蟲」的菌種培養DIY課程,還可以攜回家泡茶喝或煮湯,小朋友說,很像毛毛蟲,實在不敢吃,童言童語,非常可愛。


響應經濟部創新研究發展計畫及宜蘭縣政府「體驗生活化」、「產業觀光化」,進而帶動觀光經濟產業,由蘭陽技術學院遊研中心、拜寧生物科技公司生化團隊與枕山休閒農業區,結合產、官、學共同打造的「數位觀光」博物館,揭開存在大自然界中「菌」的奧妙。


菌寶貝博物館,位於宜蘭市梅洲一路,博物館裡有兩個「世界第一」。據拜寧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王振祥表示:鎮館之寶三千五百年清朝時期雕刻精美的牛樟木,不是一般的樟木而是牛樟原木,市價達三千多萬,雕刻成花草珍奇異獸,值得保存並收藏,非常珍貴稀有。


還有世界第一快的牛樟芝子實體培養技術,一般坊間椴木培養需一年以上,若是太空包栽植也需四個月以上時間,這套固體培養技術,對環境最大好處是,避免大量砍伐珍貴野生牛樟木,不會破壞森林的保護生態與水土保持。


現場體驗首創黃金蟲草接菌DIY課程,擔任解說的簡芳薇老師表示:「北蟲草」菌種養成需四十五天成液態,日照溫度控制在廿二至廿五度,雖然偏冷,比冬蟲夏草更好,富含十八種礦物質,泡茶喝或以紅棗,煮雞湯,比較溫和。


菌寶貝博物館由拜寧生物科技公司,利用「菌」研發了各種產品,整合了與「菌」相關的內容,主要輔導項目分別是整體空間規畫、DIY創意設計、產品包裝設計、電子商務及網路行銷。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2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128/2u4iq.html



河姆渡文化特展




更新日期:2011/06/29 00:37 圖文:單淑琪
海峽兩岸博物館首度文物交流合作的「黃金稻現︱河姆渡文化特展」昨(二十八日)日正式在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隆重豋場。由十三行博館、法人鴻禧藝文基金會及河姆渡遺址博館共同合作,展期至八月三十一日止。


新北市文化局長林登讚(圖中)、中國余姚市文化廣電新聞局副局長楊瑤娜(左四)、河姆渡博館長陳萬里(左三)、副館長姚小強(右二)、十三行博館長吳秀慈(右一)、及鴻禧基金會館長廖貴英(左一)等共同見證兩岸文化第一個簽寫備忘錄、歷史性交流的重要里程碑。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2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131/2u4h9.html



翰墨傳奇 余承堯書畫展





更新日期:2011/06/29 00:17 本報訊

【本報訊】身為中國水墨畫20世紀末的一則傳奇,余承堯的一生充滿故事:早年投筆從戎,走過戰爭的殘酷,中年經歷商場的爾虞我詐,56歲始提筆作畫,最後留給世人畢生的創作結晶,憑著記憶力將他在軍旅生涯中走遍的長江、閩南地區,以獨樹一幟的皴擦筆法與對自然的敏銳觀察,造就不凡的山水靈動力。


余承堯雖然繪畫起步晚,但幼時即積極習字,17歲自學楷書,20歲學草書,書法一氣呵成、優美流暢,展現其深厚的筆墨功力,作品洋溢著抽象的音樂性。這次家畫廊推出的「翰墨傳奇─余承堯書畫展」將完整呈現余承堯豐富多樣的藝術創作,邀請您進入他充滿畫意與詩情的精神世界。


時間:6/30-10/30


地點:家畫廊(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30號)


洽詢電話:02-2595-2449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3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131/2u4hd.html



漫遊世界 插畫旅行起步走





更新日期:2011/06/29 00:17 本報訊

【本報訊】藉由繪畫也可以來一趟世界旅遊!新北市中和美麗永安生活館即日起展出「插畫旅行起步走」特展,邀請王春子、古曉茵、張瓊文與愛倫公主等4位愛遊走各地的插畫家,以「旅遊」為主題,將行旅中的感動化成一幅幅插畫寫真。民眾只要在部落格、或Facebook上發表分享參觀展覽文章,並至活動官網留言回覆,就有機會得到薄荷精油製成的「小旅油」


王春子以簡單樸實的畫風,運用15件圖像原稿創作呈現《一個人遠足》歐洲的心得;古曉茵以電腦繪製手法重現10件旅途時的人物與場景氛圍;張瓊文以柔暖畫風搭配擬人的動物主角,手繪10件童話般夢幻的圖像;愛倫公主則掌握簡單的黑白色調,搭配文字小品,展出5件插畫分享生活中體會到的美好與熱情。


展場一角展示向民眾募集跟旅行相關的40雙鞋子,藉由鞋子分享旅行中的點點滴滴。包括中強光電基金會執行長徐芳筠環島的涼鞋、剪紙藝術家Tim在東北角登山被野豬追趕的登山鞋,以及墾丁潛水教練提供潛水鞋分享他的海底世界。另外,展場主題牆上特別放大世界地圖,民眾可以用圖釘註記曾經去過與未來想去的地方,透過互動發現大家在旅行上的共通點;展場還設置明信片填寫區,讓民眾在明信片寫下心得。相關訊息可至http://yonganbeautyforever.blogspot.com/美麗永安生活館網站查詢。


時間:即日起至7/17


地點:美麗永安生活館(捷運永安市場站2樓)


洽詢電話:02-2960-3456轉4605新北市文化局林育華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32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131/2u4hb.html



宜蘭檢察文物百年特展



更新日期:2011/06/29 00:17 本報訊
【本報訊】「文所未聞,風華再現─宜蘭檢察文物百年特展」係由宜蘭地檢署和宜蘭縣史館合作舉辦,審選出近百件重要檔案和文物,區分「宜蘭地檢署沿革」、「從檔案看日治下的地方法院檢察組織」、「從檔案看時代變遷」、「社會矚目重大案件」、「剖析公文書」、「歷任檢察首長」等6大類主題,內容除紙本檔案外,亦展示地檢署內經年蒐藏的文物和舊照,以充實展覽的多樣性。


揭開檔案古今事,重現檢察百年印記,打開塵封的檔案,讓文卷重新說故事。於這些檔案對社會大眾而言較難觸及,希望透過此次展覽,達到檔案加值與應用推廣目的外,透過不同年代的檢察故事,共同見證宜蘭地檢署的歷史,同時也反映時代的變遷,呈現社會共同的記憶。


時間:6/30-9/29


地點:宜蘭縣史館一樓專題展示區(宜蘭市縣政北路3號)


洽詢電話:03-925-5488轉5016江智凱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36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131/2u4gm.html



原民神話繪本 親師生齊傳承



更新日期:2011/06/29 00:17 呂淑姮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布農族的神話傳說中,有個故事是在講述人的起源。相傳在久遠之前,大地上一片祥和,人類尚未出現,但是動物已經在高山與河流中生存。在某一天,天上掉下來一朵金黃色的葫蘆花,從花中飛出一隻昆蟲,蟲又漸漸變成了一個男孩,他是土地上的第一個人類。


畫出故事 神話更具體


曾在台東縣初來國小任教、現任台東瑞源國小校長李治國說,之前在初來國小時,因初來國小學生9成都是布農族,所以將布農族傳說結合藝術領域,邀請耆老到學校講故事,並讓小朋友畫出故事內容。


耆老到學校參與課程,一邊說故事,孩子一邊將故事內容轉化成圖畫。耆老說,布農族的第一個男性出現後,動物們看到他,都對他喊:「Bu-nun!」這也是布農族的「人」之意。


布農族的第一個男性每天與動物們一起生活,雖然有著許多不同的動植物在大地上生長,日子久了感覺仍然有些孤單。於是,他登上玉山,向天神祈禱能夠有其他人類一起出現在土地上。天神應允之後,從電閃雷劈的火光中出現了一個陶鍋,人類就此取得火與造物能力。天神要男人每天上山砍柴、用陶鍋煮食,陶鍋裂開時,會有其他人類出現。後來布農族女性自裂開的陶鍋中出現,這個故事也成為布農族起源的傳說之一。


建立平台 邀耆老講古


當耆老講故事已經逐漸被手機、線上遊戲、電視取代,族語的聲音也消失在中文、台語、英文中,學生們不會思考族群問題,需要有老師或部落長輩引導。


李治國說,原住民的學生對自己的族群文化,較無理解的場所和機會,學校可以主動創造這樣的平台,邀請部落耆老一起參與孩子的教育,傳承文化,讓孩子對族群語自我認同有更深入的探討。


李治國說,部落耆老到學校來說故事、教授獵人課程、傳統歌謠、族語,都非常積極,盼望孩子們能夠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分。


獵人文化 男女皆可學


「獵人文化雖有男女之別的禁忌,但在學校場合,並非祭典,耆老認為可以通融。」李治國說,以前在初來國小時,也曾和部落族人討論過獵人禁忌,女性負責農務採集、織布,不是上山狩獵,但學校中有女學生,上課時當然不能排除在外。


幸好獵人們認為,這是學校、不是正式祭典與狩獵,可以有女學生在場。


台東瑞源國小學生即將出版《捕捉太陽的女人》阿美族傳說繪本,負責將繪本中文翻譯成阿美族語的都蘭部落退休教師林正春十分肯定瑞源國小師生的努力,他說,學生們將阿美族傳說故事講述得很有趣,他也按照孩子們的語氣,用十分淺顯的海岸阿美族語譯出,如果學生有心想學習族語,可以對照著翻譯的文字練習。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3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131/2u4hk.html



原童提筆塗鴉 神話躍然紙上






更新日期:2011/06/29 00:17 呂淑姮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在阿美族的神話裡,原本天上有10個太陽。起初太陽很乖,很有秩序地輪流照亮天空,讓人與動物能夠生活在大地上。但後來太陽們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沒有規律,有時一個太陽也沒有、不然就是同時出現很多太陽在天上,害得農作物無法長大。


台東縣瑞源國小老師們邀請阿美族耆老到學校講神話故事給孩子聽,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停追問,那後來呢?耆老說,族中的勇士帶著武器上山想要消滅太陽,卻沒有成功。


族裡的拉雅公主召集女性族人,合力編織了最柔韌堅固的網子,抓到了7個太陽。她們和其他3個太陽約定,一者化為繁星、一者成為月亮,另外一個繼續當太陽,天地才恢復了生機。阿美族耆老說,這也是阿美族母系社會的傳說與由來典故之一。


用繪畫記錄傳說


瑞源國小全校學生120人,其中6成學生是阿美族人,4成是閩客族群。校長李治國希望讓孩子學習自己的族群文化,讓部落長輩也能參與教育,在邀請耆老講故事之後,也請學生用繪畫方式畫出阿美族的神話傳說。


即將在7月2日於台東誠品書店舉辦《捕捉太陽的女人》繪本新書發表會的26位瑞源國小學生,繪本創作來源就是阿美族長輩口傳的故事。李治國說,學生在4年級時開始著手繪畫,現在升上5年級了,大家都成了剛出爐的繪本小作者,感覺不可思議。


細心考據的創作


「沒想到我們可以完成阿美族繪本。」這是師生共同的想法。李治國說,教孩子用藝術的方式表達,首先從認識各種媒材開始。國小學生以水彩創作,分組討論各組的構想,由同學和老師們給意見,再對每一幅圖做修正。


李治國說,既然畫的是神話故事,故事發生年代久遠,所以也會和學生討論「考據」問題。例如早期的阿美族人,過的生活型態可能是什麼樣子?使用的工具為何?服裝如何穿著?學校要給孩子的是一個初步概念,不會糾結在神話場景百分百重現。所以繪本中的拉雅公主與其他人物服裝,還是參考當代的阿美族人服飾。


在圖上尋得成就


李治國是帶領學生完成繪本的老師之一,他觀察孩子的創作過程,從剛開始到快要完成的各階段,學生心態有明顯的轉變。後來孩子們還會主動要求留校畫畫,和自己組別的同學一起努力。


李治國說,繪畫課程從去年9月一直到今年3月才完成所有作品,學生們在塗塗改改中獲得成就感。他也說,有的學生學業成績並不是太好,但在繪本創作過程中,不僅快樂、更有投入和被鼓勵的感覺。學生也對老師們說,原本對自己沒有信心,沒想到可以在畫畫中找到自己的天份。李治國說:「學校是提供平台與方法,讓孩子展現自我的地方。」


熱愛分享的作家


現在26位同學都成了出版品的小作者,販賣繪本所得,孩子想怎麼運用?「捐出去!」李治國笑說,當老師這麼問,孩子第一個反應是要捐給別人。至於捐給誰、怎麼用?學生不是很介意。李治國說,平時學生們也會獲得捐款與贊助,現在他們有種「我會賺錢、可以回饋給別人」的驕傲感覺,所以想要分享給別人。


瑞源國小與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除了即將舉辦的新書發表會,由學生們自己解說圖片與書本,未來《捕捉太陽的女人》將會在台北國家書店松江門市、五南文化、台東故事協會販售。李治國說,繪本版權屬於學校,有興趣的朋友也可向台東縣瑞源國小詢問購買。


■瑞源國小學童聽完阿美族耆老講的神話後,用畫筆將這些故事繪製出來,如今26位同學更成為繪本作家 。(圖/瑞源國小提供)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4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8/1/2u370.html



美一女富豪過世 捐出一莫內池塘睡蓮名畫



更新日期:2011/06/28 13:55
美國一位深居簡出的女富豪不久前去世,身後她把自己所珍藏印象派大師莫內的一幅作品,捐給華盛頓特區的一家科克倫畫廊,讓這幅價值2,500萬美元的莫內畫作,在跟公眾隔離了86年後又重新曝光 。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幅畫是莫內的《池塘·睡蓮》系列作品之一,是這位法國印象派大師在自己花園中的創作,而這一系列總共有250幅油畫作品,這些作品在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陳列。


這位捐出珍藏畫作的礦業女繼承人克拉克,是在上個月以104歲高齡過世。她的父親曾經是內華達州最大的地主,十分熱衷於收藏藝術品。她的父親後來將他的所有收藏,捐獻給華盛頓特區的一家藝術畫廊,所以畫廊以他父親的名字命名以示紀念。


留下4億美元遺產的克拉克女士在她的遺囑中,還要求在她死後建立一個促進藝術的基金,她在加州的海濱豪宅,也將成為一個陳列她藝術收藏品的博物館。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42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11/2u1fp.html


東京3D大展 變身漫畫人物



更新日期:2011/06/28 07:01
日本東京上週有一場為期3天的3D虛擬科技大展,民眾可以體驗擁抱自己的感覺,甚至可以化身成漫畫英雄人物發功。


在日本東京登場的3D虛擬科技大展中,這件看似不起眼的黑色背心人氣最旺,因為只要穿上它,就能體驗擁抱自己的感覺,這件特製的高科技背心,裡頭藏有許多感應器,穿上背心後,再給眼前的人型模特兒一個大擁抱,背心就會依照你的體溫心跳等條件重新充氣塑型,感覺愈來愈合身,就像有人正用雙手緊緊摟著你,而發明這件背心的,竟然是一位23歲的大學生。


有了3D虛擬科技,人類想怎麼天馬行空都可以,有了眼前這款互動式遊戲機,想化身成漫畫七龍珠裡頭的主角、施展龜派氣功,也沒問題。


這場虛擬科技大展,共有450位參展者,發明家激盪腦力與創意,要讓未來的科技世界,更加多采多姿。(民視新聞譚淑君綜合報導)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4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8/11/2u23j.html



塑化劑全台驚 漫畫幽默解說




更新日期:2011/06/28 07:01

塑毒事件發生已經好一陣子,但政府一直沒把所有資訊塑化劑毒害資訊,有系統的整合介紹給大眾,現在就有漫畫家跟台大醫學系的畢業生,搶先一步,用比較輕鬆、幽默的KUSO漫畫,讓大家了解塑化劑的危害,許多人看過之後,都覺得十分淺顯易懂。


媽媽才剛翻開封面,小朋友立刻擠上前看,興致高昂,他們手中這本漫畫,其實是全台第一本談塑化劑風暴的漫畫。


利用輕鬆、KUSO的情節,讓大家看的津津有味這本漫畫幕後推手,你一定想不到,竟然是卡神楊蕙如,而且動機,還來自曾經營食品加工公司的父親。


受不了政府慢動作,轉戰經營出版社的楊蕙如,直接動員公司6位漫畫家,並找來台大醫學院畢業,當過實習醫師的朋友當主編,花了十天功夫,完成156頁的內容。翻開漫畫,從起雲劑功能,塑化劑危害,到如何防毒和排毒措施,內容完整又有系統,有民眾稱讚,比衛生署網站資訊清楚又有趣多了。


完成父親心願之餘,又能幫民眾一個大忙,楊蕙如說,不管賣的怎樣?這些日子的辛苦,也算是值得了。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44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8/78/2u2jq.html


悠遊護照集3個章 抽iPad2



更新日期:2011/06/28 04:11
暑假到,教育部所屬社教館所推好康,持悠遊護照集滿3個紀念章,還可以抽iPad2!


教育廣播電台舉辦兒童廣播夏令營,歡迎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免費報名參加,午餐自費;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在7月及8月每週六下午1點到5點免費參觀。


台灣藝術教育館舉辦世界兒童畫展,免費自由參加。中正紀念堂在8月28日祖父母節當天,只要與阿公阿嬤(65歲以上)一起參觀埃及展覽,免費招待;兩廳院舉辦夏日爵士戶外派對及影迷聚場免費。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免費的「卑南山下音樂會—傾聽原聲古調與大提琴的相遇」。


(記者林曉雲)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4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8/5/2u2xn.html



翠玉白菜商品夯 陸客必買



更新日期:2011/06/28 10:14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8日電)陸客來台">陸客來台自由行上路,陸客最喜愛的觀光景點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已做好因應措施,建議自由行陸客在離峰時刻參觀;陸客必看的翠玉白菜,周邊商品火紅,包下熱銷品前4名。


故宮一直都是大陸觀光客和外國觀光客必定造訪的文化景點,根據故宮統計,去年大陸團體觀光客就有116萬4450人次造訪,今年1月至6月23日,則有67萬8845人次,開放陸客自由行後,人數勢必再提升。


故宮表示,為因應陸客自由行,院內分4個時段加強人流控管,分別是8時30分至10時、10時至11時30分、下午1時至2時30分、2時30分至4時,每個時段限2800人入場,建議非團體遊客多利用11時30分至下午1時30分、下午4時30分至6時30分的離峰時段進場參觀。


故宮也推出半價優惠,從7月1日起每天下午4時30分至6 時30分,正館入場參觀者可享半價門票優惠,同時段在故宮禮品部消費可獲贈品,晚餐時間至故宮晶華可憑正館門票獲9折優惠。


另外,故宮將在8月1日推出線上預約定時導覽,提供更便利的觀眾服務。


陸客到故宮最想要看的前3 名文物,分別為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故宮統計,去年一整年,陸客最愛的熱銷商品前5 名,分別為「手機吊飾翠玉白菜」、「筷架翠玉白菜」、「故宮翠玉白菜耳扒」、「立體式磁貼翠玉白菜」、「迷你文具夾文物」,前4 名全由翠玉白菜的周邊商品囊括。


故宮表示,翠玉白菜雖然廣受陸客喜愛,但院內仍有許多汝窯瓷器、玉器、書畫等文物,建議陸客可多加欣賞;而今年6 月故宮和浙江博物館合璧展出「富春山居圖」,在大陸造成熱門話題,也成為陸客自由行必看的展覽之一。


面對陸客逐年增加的趨勢,故宮表示,已經做好控管人潮的準備。1000628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46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8/19/2u2y6.html



佘契爾名包 2萬5千鎊落槌





更新日期:2011/06/28 10:20 徐嘉偉

(法新社倫敦27日電) 在佘契爾夫人(MargaretThatcher)擔任英國首相時期,讓部會首長膽戰心驚的著名手提包,今天在一場慈善拍賣,以2萬5000英鎊賣出。


在佘契爾1979年到1990年擔任首相期間,她經常帶著這只Asprey黑色手提包出席重要場合,例如與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和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舉行高峰會。


「鐵娘子」佘契爾把這只手提包捐給前保守黨國會議員,同時也是作家的阿契爾(Jeffrey Archer),交由佳士得公司(Christie's)在倫敦舉行慈善拍賣。


手提包拍賣收益將捐給軍事慈善團體,「戰鬥壓力」(Combat Stress)和英軍基金會(The BritishForces Foundation)及「黛博拉」(Debra)。黛博拉是一個幫助罹患「表皮分解性水皰症」患者的機構。「表皮分解性水皰症」一種皮膚起泡的遺傳性疾病。


1985到1990年間曾在佘契爾內閣任職的貝克(Kenneth Baker)說:「這只手提包是她的秘密武器。她通常會從中拿出一些文件,上頭寫著決定性論據。」佘契爾常將手提包放在內閣會議桌上,手提包因而成為她的權威象徵。(譯者:中央社徐嘉偉)1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56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8/63/2u319.html



中正紀念堂銅像大廳修復 有7天暫停開放



更新日期:2011/06/28 11:27 徐詠絮
國立中正紀念堂4樓銅像大廳今年2月起進行修復工程,配合施工平臺拆除及撤離作業,預定7月2號到8號、共7天暫停開放銅像大廳及三軍儀隊交接儀式,其餘樓層(含蔣公文物展視室)不受影響,從7月9號起銅像大廳將再度開放參觀,同時恢復三軍儀隊展演,為確保遊客安全,請參觀民眾配合規劃動線,以策安全。


(2011-06-28 11:12:43 徐詠絮)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4:5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8/5/2u35q.html



彭春林編織染繡 屏東展出



更新日期:2011/06/28 12:13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28日電)魯凱族首位男性織布師彭春林繼蝴蝶、百步蛇和太陽圖騰創作後,再被魯凱族傳統的繞線技法感動,展延到文創商品上;「穿梭春林『布』落」展即日起屏東文化處展出到7月24日。


今年48歲、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魯凱族的彭春林,浸淫魯凱族織布染繡已18年,當年,放下獸醫師的工作,打破魯凱族男人不能碰女紅的禁忌,央求奶奶傳授他編織技術,彭春林成為魯凱族第1名織布師。


彭春林將傳統的魯凱族編織、染布、刺繡等,以藝術創作融入在日常用品的衣服、抱枕、包包、家飾和筆記本等用品上,「編織染繡」成為自己的事業,也成為部落的產業。


彭春林在部落裡(青葉村)設立工作室,開班教授部落媽媽工藝技術,彭春林說,現已有98%的部落媽媽都和他學過編織的技術,希望青葉村日後能成為一個「編、織、染、繡」的知名部落,讓魯凱族文化,透過經濟的方式得以存續。


彭春林所有創作發想都來自部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1個主題創作,這幾年來先後推出了蝴蝶、百步蛇、太陽等原住民圖騰系列文創商品,近來,被魯凱族的繞線技法感動,以藝術性延伸到文創商品上,「抱枕纏繞著5彩繞線」的創作再度讓人驚豔。


「繞線手法真的讓我感動,祖先們在繞線時,也在發洩她們的情緒,所以沒有1條相同的繞線,隨著這樣的情緒發洩,我的創作因而產生。」彭春林說,「我看見繞線技法藝術性的無限寬廣。」


傳統魯凱族的繞線是以3至4種顏色的苧麻纏繞成細繩,用做裝飾,包括未婚女性髮束的固定、男性打獵用刀子刀柄的裝飾以及衣服的裝飾等;彭春林說,他也曾看過排灣族勇士的頭飾有繞線,所用顏色比魯凱族多。


彭春林表示,明年打算以「手紋」為主題,進行各種物品的開發。


彭春林將他18年來的編織染繡,以「穿梭春林『布』落」製作成紀錄片,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魯凱族「布」落的刺繡文化,即日至7月24日,在屏東文化處展出多年來的文創商品創作。1000628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0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3/5/2tudt.html



小英拜會知名建築師(2)





更新日期:2011/06/23 20:49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前左 2)23日前往宜蘭縣員山鄉,拜會知名建築師黃聲遠(前左)。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攝 100年6月23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1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3/5/2ttv8.html



艾未未獲釋 韓光州雙年展歡迎



更新日期:2011/06/23 16:03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23日專電)南韓光州雙年展基金會今天表示,歡迎中國大陸公安釋放「2011光州設計雙年展」共同藝術總監艾未未。


光州雙年展基金會副理事長李龍雨今天接受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的電話採訪時表示,「我們很高興中國大陸政府釋放艾未未藝術總監,這是光州雙年展基金會和國際社會繼續不斷地要求釋放的結果。」


李龍雨說,光州雙年展基金會對於艾未未藝術總監被拘禁一事,曾表達過對雙年展準備工作的顧慮。這次釋放艾未未,重新樹立了光州民主、人權、和平城市的形象。


據報導,行為藝術家兼反體制活動人士艾未未,4月初在北京因漏稅嫌疑遭到拘禁,在時隔近3個月後昨天獲得釋放。1000623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14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3/128/2tse2.html



方鎮洋、林憲茂油畫雙個展 7/2起西屯展出



更新日期:2011/06/23 00:57 【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結合寫實抽象與本土畫作風格的方鎮洋、林憲茂油畫雙個展,將自七月二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止,在台中市西屯區府會園道一七九號四樓財團法人英才文教基金會全球藝術中心展出共五十幅作品,主辦單位為配合民俗節慶,特別將展出主題定名為「七爺、八爺油畫雙個展」,增加號召力。


英才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立人表示,方鎮洋的油畫畫風充滿本土寫實風格,林憲茂則以抽象前衛見長,這次展覽可說中西合璧,兼具傳統與現代,可看性十足。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1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3/4/2tsgm.html



梵谷知名自畫像 畫的其實是弟弟



更新日期:2011/06/23 02:51 鍾玉玨、閻紀宇/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鍾玉玨、閻紀宇/綜合報導】


長久以來,藝術史學界對於後期印象派大師梵谷一直有個疑問,梵谷與弟弟西奧(Theo)感情極深,大半輩子生活靠西奧接濟,那麼梵谷為什麼從來沒有為西奧創作油畫肖像,只留下幾幅素描?


這個謎底最近終於被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揭開。館方廿一日表示,他們典藏多年的一幅知名的梵谷《自畫像》,畫中頭戴淺色帽子、身穿深藍外套的男子,其實就是西奧。


資深研究員范提柏格(Louis van Tilborgh)比對與這幅肖像同為一八八七年創作的梵谷自畫像,西奧傳世的照片,以及相關文獻,終於讓真相大白。


范提柏格指出,西奧的確和大他五歲的哥哥長得很像,但兩人模樣仍然有一些差異。例如,西奧的耳朵輪廓比較圓,梵谷比較長,而且有稜有角。兩人都蓄山羊鬍,西奧偏黃褐色,梵谷是赭紅色。西奧刮鬍子會把兩頰刮乾淨,但梵谷留有落腮鬍。


梵谷為弟弟西奧繪製這幅肖像時,兩人都住在法國首都巴黎。藝術史家對梵谷這段時期的事蹟所知有限,過去的研究主要依據也是他和西奧的通信。


梵谷一生坎坷,以銷售藝術品為業的西奧,不僅是他的經濟支柱,更是他的知己。一八九○年七月,梵谷舉槍自盡,留下的遺言「悲傷會永遠留存」,這句話後來似乎也印證在弟弟身上。過了半年,西奧以卅三歲的英年病逝,後來就葬在哥哥墓旁。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1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3/78/2tsz1.html


木雕師的女兒 陶藝美少女






更新日期:2011/06/23 04:21

〔自由時報記者何宗翰/頭份報導〕亞太創意學院創意生活設計系期末教學成果展「創意吉霸(一百)」,昨天以拍賣市集展現師生的作品。一年級的黃佩儀展露陶藝天賦,「金銀燒」系列作品呈現金屬光芒,一只茶壺拍得兩千五百元;二年級的陳世倫拉出四十公分以上的手拉坏花瓶,也賣得兩千五百元。


系主任黃燕萍說,藝術需要市場,作品要有被看見的機會,因此以小型拍賣會舉辦成果展,展出陶板、玻璃、包裝設計、複合媒材及表現技法習作等。


黃佩儀的父親是三義木雕師傅,她從小耳濡目染,建立了「立體」的概念,並放棄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的機會,跟著學校老師劉安寧學習生活陶;她說,家中有電窯和拉坏機,每天都在拉坏機前坐上數小時,雖然高中畢業後才學習陶藝,但很有自信。


黃佩儀說,她的「金銀燒」茶具組剛從造橋「柴夫窯」出窯,混合苗栗土和紫紅土,加上高溫柴燒的技術,讓作品表面出現金屬光澤;她笑說,學費和生活費都是賣作品賺來的,朋友稱讚她製作的茶壺出水順、泡出來的茶很好喝。


陳世倫三年前就讀大明高中時,跟隨老師王永義學陶,他的作品「一品夫」有四十多公分高,他喜歡創作高的作品,想表現尊貴感,曾用手拉坏做出九十公分高的陶瓶,未來想當陶藝家。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7/3 21:42 (Since 2011/6/29 15:1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11/2u198.html



中壢美術館 加入陳景容作品





更新日期:2011/06/27 16:01

藝術成就卓越,享譽國際的陳景容教授,創作作品種類繁多,尤其以灰冷色調帶出作品中的寂靜美感,極具個人特色,這次在中壢美術館的整建工程中加入巨幅馬賽克作品,讓踏入美術館的民眾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整修過的中壢美術館,讓人一踏入便感覺煥燃一新,經由陳景容教授所創作的馬賽克作品,替美術館增添了許多生氣。別小看這些作品,製作過程可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


除了從日常生活中找創作題材外,陳教授的小孫女,也是他的靈感來源。提到陳教授的作品,則不能忘了在花蓮門諾醫院的這幅耶穌誕生。


這幅作品,不但代表門諾醫院創立的宗旨,也是陳教授最大的一幅馬賽克作品,每片小小的馬賽克,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只要好好品嘗創作者的用心,往往能夠替人帶來很大的啟發。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2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5/2u1fa.html



廖瑞金克逆境 展白牙秀畫作





更新日期:2011/06/27 16:59

秀出一口白牙,足畫家廖瑞金(右)感謝台大長年照顧他的牙齒,及女友一路相挺。小時因腦膜炎讓他嘴、手無法自我控制,但憑著毅力,以雙腳畫出感動的世界。(請配合本社社稿CAP0157號,敬請採用。)中央社記者陳麗婷攝 100年6月27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2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8/2u11l.html



漫畫女學生制服 中研院史料超萌!





更新日期:2011/06/27 12:48 華舜嘉

誰說歷史一定是枯燥乏味?中研院為了讓歷史更活潑,特地找來漫畫家,將台灣女學生不同時期所穿著不同的制服的樣子,全部畫成漫畫,從清末的漢服大襟衫,到日治時期的「袴」(音同「褲」)、白衣藍背心裙、水手服,到戰後時期的卡其窄裙等,每一張畫起來都超級卡哇伊,史料似乎也變得「萌」起來。


影片口白:「大家在口令之下,全體出動,4人一組,一組一個擔架。」

民國60年,中學女生軍訓課,穿著卡其服,頭戴船型帽,5、6年級生或許曾經經歷過,現在這些女學生制服,卻出現在漫畫書上。中研院創新研究中心賴國峰:「這件是大襟衫,當時台灣漢族婦女穿的服裝。」

傳統刺繡精緻漢服也能超級「萌」,為了讓枯燥的史料變得更活潑,中研院將台灣各時期女學生制服,全畫成漫畫,日治時期的制服融合日本特色,上半身是漢族大襟衫,下半身穿的是日本和服「袴」,方便女性活動。

日治中期公學校小學生,身穿白襯衫以及藍背心裙,漫畫相似度幾乎百分百,連黑皮鞋也注意到。

日治末期,日本水手服引進台灣,冬季款深色長袖,到了戰後時期,軍訓服開始注意女性線條,卡其窄裙出現了,漫畫中也展現女性纖細身段。中研院創新研究中心賴國峰:「搭配當時老照片,加上一些簡單介紹,可以讓大家更認識那個時期。」

一件件制服,一頁一頁漫畫,變得卡哇伊,歷史不再索然無味,似乎也描繪出不同時代的回憶,歷史不再索然無味。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2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8/2u10f.html



超萌! 女學生圖錄老史料「畫」新潮



更新日期:2011/06/27 12:48 華舜嘉
誰說歷史一定是枯燥乏味?中研院為了讓歷史更活潑,特地找來漫畫家,將台灣女學生不同時期所穿著不同的制服的樣子,全部畫成漫畫,從清末的漢服大襟衫,到日治時期的「袴」(音同「褲」)、白衣藍背心裙、水手服,到戰後時期的卡其窄裙等,每一張畫起來都超級卡哇伊,史料似乎也變得「萌」起來。


民國60年,中學女生軍訓課,穿著卡其服,頭戴船型帽,5、6年級生或許曾經經歷過,現在這些女學生制服,卻出現在漫畫書上。

傳統刺繡精緻漢服也能超級「萌」,為了讓枯燥的史料變得更活潑,中研院將台灣各時期女學生制服,全畫成漫畫,日治時期的制服融合日本特色,上半身是漢族大襟衫,下半身穿的是日本和服「袴」,方便女性活動。

日治中期公學校小學生,身穿白襯衫以及藍背心裙,漫畫相似度幾乎百分百,連黑皮鞋也注意到。

日治末期,日本水手服引進台灣,冬季款深色長袖,到了戰後時期,軍訓服開始注意女性線條,卡其窄裙出現了,漫畫中也展現女性纖細身段。

一件件制服,一頁一頁漫畫,變得卡哇伊,歷史不再索然無味,似乎也描繪出不同時代的回憶,歷史不再索然無味。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2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11/2u191.html



齊白石等名家鉅作 一覽無遺




更新日期:2011/06/27 15:01

水墨畫大師齊白石真跡「山水12條屏」,第一次,12幅一起亮相,這部市價估計近百億的名家大作,一曝光,立刻引發迴響。這場名為中國近代彩墨名家的展覽,集結近百位大師作品,張大千、李可染全部囊括其中,200件真跡,要讓大家一次看個夠。


櫥窗裡,12幅山水彩墨畫,描繪的是中國桂林靜謐湖光山色,其中這幅,兩座高山夾著月,透過墨色呈現,滿簡單又不失真,不愧出自大師齊白石之手。


「山水12條屏」為齊白石真跡,第一次同時亮相,每一幅上,齊白石都清楚標註順序,如此珍貴墨寶,市價估計近百億。


畫廊裡,還有近百位水墨名家大作,張大千、徐悲鴻全都羅列其中,超過200件絕版真跡,這場號稱5千年顛峰的名家盛宴,預計從6月25日到8月14日,展出40天,把中國近代水墨一流名家的大作,完整呈現。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2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78/2u0j3.html



龍崎竹炭故事館 吸睛也吸金






更新日期:2011/06/27 04:11

〔自由時報記者劉婉君/龍崎報導〕台南市龍崎采竹節暨竹炭故事館昨天揭幕,閒置多年的舊龍崎鄉公所搖身一變,成為述說在地竹產業演變的故事館,希望能將龍崎的竹炭產品從此地出發,行銷至各地,再現早期龍崎竹產業熱銷的盛況。


龍崎竹炭故事館位於虎形山公園入口處附近。市長賴清德、市議會議長賴美惠等人昨剪綵熱鬧揭幕,為龍崎增添觀光新景點。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最近有許多人在探討縣市合併是否有比較好?事實證明,事在人為,只要積極、主動、用心,就會更好。以地處偏遠的龍崎為例,發掘出地方的竹子產業特色,並運用科技研發多種竹炭商品,不僅促進地方產業發展,更帶動地方觀光,就是最佳的成功例子。


經發局長葉惠青表示,竹炭產業假日可為龍崎區帶來上千名訪客,熱銷商品常缺貨,已成為龍崎的新黑金,今年將著重龍崎竹炭的網路行銷、通路推廣、產品多元化與品牌打造等,未來要強化產品的市場區隔,活化市場,讓竹炭產業成為台南的特色產業,使龍崎竹炭和竹產業在台灣發光發亮。


配合竹炭故事館開幕,「龍崎區美食推廣暨采竹節童趣童玩系列活動」也於昨、今兩天舉行,內容有竹好炭創意DIY體驗、歡唱卡拉OK、竹醋液秘辛體驗、農家廢棄物有機處理成果展、樂齡趣味競賽、農產品展售等。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2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78/2u0he.html



金山老街的台灣風景



更新日期:2011/06/27 04:11
曾獲「南瀛美展」、「廖繼春油畫獎」及「聯邦印象大獎」等首獎的藝術家劉國正,自幼受畫家父親薰陶,假日天剛亮,便一邊睡眼惺忪跟著父親揹著畫具,沿著九份山麓運動、作畫。延續至今,其風景畫作,多與其出生地及其活動的場域基隆、北台灣相關,運用其特有的印象派筆觸,勾勒出北台灣沿海地區特有的溼度氛圍。


台藝大畫廊以「台灣寫生」為題,展出劉洋哲、劉國正雙個展,展期至8月22日。 (記者凌美雪)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3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78/2u0hh.html


紙塑充滿綠意的用餐風景


更新日期:2011/06/27 04:11
浪漫的人會把「用餐」變成曼妙風景,於是,生活多了很多美好的滋味。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第2度舉辦生活美學主題展,主題回歸到生活的根本──「食」的層面,邀請小林順子(日本)、何佳興(台灣)、Zabu團隊(台灣)等藝術家參展,再度運用天然而溫潤的「紙」,顛覆一般人對工作坊、學校、家、室外等用餐環境的想像。


其中,曾打造世界最長(20公尺、一體成型、16人協力完成)手工紙「竹林」的藝術家小林順子,首度嘗試在台北場將「紙」工藝與數位藝術連結,透過聲音和視覺裝置,創造了〈森林的綠意〉,讓都市人在市區小角落也能感受如大自然的懷抱。


在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展出至 10月15日。


(文/記者凌美雪 圖/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提供)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3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11/2u0wl.html



3D剪紙 小五生謝寧3分鐘完成






更新日期:2011/06/27 12:01

一把剪刀、一張紙,不用3分鐘,史前恐龍、十二生肖馬上呈現眼前,剪紙作者是現年才國小五年級的謝寧,他在小一時展現藝術天分,剪紙作品不但立體,而且不用打草稿,神速創作,令人嘆為觀止。


紅色色紙對摺,完全不打草稿,才小學五年級的謝寧專注又快速的剪出他心中想的圖樣,一開始旁人看不出來他在作什麼,但才短短3分鐘,栩栩如生的蠍子紙雕完成了。


謝寧的爸爸說,謝寧從小就喜歡動物模型,小一時意外發現他有剪紙的天份,謝寧不擅言詞和社交,藝術上卻展露無比天分,不管什麼動物都難不倒他,還能把生肖和名字結合即時創作。


一件件作品,小到螞蟻,大到大象、恐龍,立體呈現,謝寧忙著創作更多作品,因為他要在雲林虎尾舉辦展覽和義賣活動,要將所得捐給雲林家扶中心,他也歡迎大家來看剪紙藝術,順便幫助困苦家庭。(民視新聞鄭孝欽雲林報導)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3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4/2u04p.html



木乃伊傳奇─埃及古文明特展



更新日期:2011/06/27 02:54 本報訊
中國時報【本報訊】


古埃及的神殿有兩種主要的用途,一是祭祀諸神,另一是祭祀法老,每一個神殿都有自己祭司團負責管理及祭祀,另外神殿還有自己的土地、奴隸及產業。 宗教信仰支配著古埃及人的生活,埃及各地神殿不像今天的寺院那般封閉,從廣義來說它不是一個「靈修」的地點,而是與當時社會各階層保持密切聯繫的社會組織,甚至我們也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地方自治的政治實體來看待。由於神殿供祀的神明都是埃及諸位主神,加上法老繼承地位及國家施行重大決策都必須請示神諭,所以歷任法老都不會吝嗇賜予神殿各種財產,並且給予神殿與祭司各種特權與優惠,這一來用以酬神,另外也顯示自己作為神明之子的慷慨。 新王國時期,各地神殿累積的財富已達到一個高峰期,位於首都底比斯的卡納克(Karnak)神殿擁有的財富非常驚人,這已不像是個宗教建築應該擁有的財產了,倒是像個小王國一般的富裕。根據資料,以下是新王國十九王朝時期,卡納克神殿擁有的財產清單:25,899,840公畝農地/433個果園/421,362頭牛/65個村莊/46個木工作坊/83艘貨船/85,000個奴隸。 最早的神殿建築起源於古王國時期,但它一開始是金字塔的附屬建築,一直到中王國時期,它才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神殿是十一王朝法老蒙圖荷泰普二世(Neb-hepet-ra Montu-hotep, 西元前2066至前2014年)位於巴哈里(Deir el-Bahari)的神殿,可惜的是這座神殿現今已經完全損毀僅存地基而已。 這次的「木乃伊傳奇:埃及古文明特展」當中,就有一件來自於這座最古老的神殿的彩繪石灰岩淺浮雕,雖然僅是一小片而已,不過以古埃及文物來說這是難能可貴的資料,因為這是最古老的神殿遺存,四千年前埃及帝國容彩的最後光輝。


時間:即日起至9月23日 地點:中正紀念堂一樓2、3展廳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15:3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78/2u0jv.html


大理石拼貼 鑲嵌馬賽克壁畫落成





更新日期:2011/06/27 04:11

〔自由時報記者羅正明/中壢報導〕桃園縣中壢藝術館內三幅大型的鑲嵌馬賽克壁畫昨天落成,三幅壁畫用掉數十萬片大理石拼貼而成。縣長吳志揚說,每一片都是手工切出來的,這類壁畫早年只在歐洲大教堂才看得到,能把這麼精細的手工藝術品呈現在中壢藝術館,真的很不容易。


師大教授率學生創作


三幅馬賽克創作都是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名譽教授陳景容的作品,他和學生花掉一個多月的時間,一片一片地拼貼、黏著,才完成創作。


文化局說,陳景容是國內最早引進正統畫作修復觀念的專家,擅長嵌畫、油畫、素描等創作,作品散見國內外各地,國家音樂廳的壁畫「樂滿人間」、省立美術館的油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都是他的作品。


吳志揚說,他參觀過陳景容的創作過程,他的工作室就像是一座工廠一樣,每一片大理石都要用手工切割完成,這是體力、耐力、眼力、顏色敏感度的一大考驗,一不小心甚至還會割傷手,能完成創作,真的很了不起。


吳志揚下一步計畫翻新藝術館的外牆,周邊環境也會一併整頓,希望能營造濃濃的藝術氣氛。


三幅馬賽克作品,高度都是二三三公分,長度分別是八五九、八五○、三五九公分,有興趣的民眾都能前往藝術館參觀,作品就鑲嵌在藝術館的入口處。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0:5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78/2txip.html


廣場特展齊開幕 北門很藝文





更新日期:2011/06/25 04:11

〔自由時報記者楊金城/北門報導〕在北門南鯤鯓的台南縣生態旅遊發展協會,籌設洪清課「客兄的秘密花園」和洪通紀念藝文廣場在今天開幕,向兩位藝術家致敬,也期盼在地的藝術文化能成為吸引旅客的觀光元素。


協會執行秘書邱靖文說,洪通和洪清課都是北門在地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設立洪通紀念藝文廣場和洪清課的特展,是希望讓大家都了解鹽鄉漁村也有豐富的藝術人文風貌。


洪通被喻為「台灣的畢卡索」,為了紀念他,協會設立的洪通紀念藝文廣場,在入口意象和紀念牆重現了洪通的抽象畫風,並有洪通半身雕像,讓遊客緬懷一代素人畫家的風采。


而北門蚵寮在地雕刻藝術家洪清課,四十九年次的他至今創作源源不絕。其中他以兩性性徵的木雕創作,若隱若現描述男女情慾世界,加上台語俚語加註,讓人有時臉紅心跳,也常讓人會心一笑。因他的名字有「課」,因此特展取諧音叫「客兄的秘密花園」。


洪清課創作此兩性另類藝術,源自十九歲那年的突發奇想,當時還被母親罵到臭頭,回想起來不禁莞爾。


邱靖文說,「客兄的秘密花園」還有套圈圈的體驗遊戲等,但限制十八歲以下觀眾不准入內觀展。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0:5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78/2txgt.html



龔顯森編結面具 造型獨特







更新日期:2011/06/25 04:11

〔自由時報記者張聰秋/鹿港報導〕在鹿港鎮經營照相館的龔顯森,無師自通,把繩結的中國結和西洋結的藝術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用製造布鞋剩下來的材料棉繩、麻繩等物,甚至是掃壞的掃帚,或是廢紙、廢盒子,「什麼東西都能撿來做」,做出來的環保面具,立體的臉譜,把動物擬人化、神話人物實寫化,讓人驚豔。


龔顯森的媽媽很會刺繡,巧手做出來的針線活,技藝高超,龔顯森可能遺傳媽媽的藝術細胞,在沒有拜師學藝下,當兵退伍後開始嘗試做編織,那時他用的材質是童玩打陀螺的繩子,因繩子易髒,在沒有其他替代品下,他只好中斷編織。


一直到十多年前,有人給了他布鞋工廠淘汰的剩料,有布也有繩子,他靈機一動,把這些剩料編織成立體臉譜的環保面具,而且越做越有心得,日前還獲鹿港鎮公所邀請將開展。


龔顯森的面具作品,有中國風的龍王、台灣風的獅頭、非洲風的喜牛,還有俏皮西洋風的豬小妹等,個個造型獨特,有莊嚴肅穆的表情、也有詼諧的、更有驚悚恐佈的,傳神詮釋出面具給人的神秘感覺。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0:5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142/2txsp.html



河北團逛故宮 期盼雙方文物交流






更新日期:2011/06/25 10:40


首批陸客自由行,即將在28號來到台灣。河北省委副書記率隊,率先抵達台灣寶島交流,遠近馳名的台灣故宮博物院,是指名首選第一站! 浩浩蕩蕩數十人,滿心期待逛故宮。河北省委副書記,首次踏上台灣土地,故宮院長周功鑫親自接待,相當禮遇。送上河北定瓷,表達善意,未來在台灣故宮,看見河北博物館的文物,機會很大。

戴上導覽耳機,來到故宮大寶庫,怎麼說都要仔細瞧瞧,裡頭究竟藏著哪些精采文物!除了文化你來我往,經濟上的互通有無,也是重點之一。 河北省委副書記付志方:「我們的資源比較豐富,但是台灣企業,有台灣企業的優勢,台灣企業的機制比較活。」 這趟來到台灣,可不能走馬看花,副書記還得變身旅遊大使。餐敘時,也不忘介紹河北當地的風光特色。

河北省委副書記付志方:「河北還是一個文化旅遊大省,因為我們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許多景區景點,都是很有價值的。」 隨著小三通及開放陸客自由行,看來不管是經濟效益,還是歷史文物兩岸交流,已經更加密切。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0:56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142/2ty6k.html



日動漫始祖手塚治虫 作品如數家珍






更新日期:2011/06/25 16:51

日本第一部電視卡通原子小金剛,作者手塚治虫不但被稱為漫畫之神,他的作品還被寫進日本小學教材。他的互動紀念館,將原裝空運來台,讓國人體驗他筆下的魅力。今天的手塚治虫專題報導,記者獨家前往他生前在東京,讓漫畫迷朝聖、懷舊的地方。

原子小金剛、森林大帝,還有怪醫黑傑克。這幾部陪伴五六年級生,度過歡樂童年的卡通影集,都是日本動漫畫家手塚治虫的作品。他一輩子花了四分之三的精力,都在創作。

手塚治虫已經過世二十多年了,他的第一間工作室早已經變成了燒肉店,不過卻發現,在鐵門上他親筆畫的漫畫角色,到現在還被完整的保留。

經過熱心歐吉桑幫忙找路之後,在小巷弄裡果然看到了一棟掛著「虫」字的房子,就是他住了幾十年的家,現在也是兒子手塚真的電影工作室,還有漫畫家,一定知道的常盤莊,就是因為手塚曾經住過而聲名大噪,雖然現在只剩下了紀念碑,還是有很多人來朝聖。

東森新聞記者劉沛含:「在高田馬場地鐵站,一出來正前方的兩面牆上,就可以看到手塚的漫畫作品,所有的故事人物角色,都被畫在這面牆上了,像是最有名的原子小金剛、怪醫秦博士,還有寶馬王子。被畫在這面牆上,而且色彩非常非常的鮮豔繽紛。」

走訪了幾個他在東京踏過的足跡,感受到這一位被日本人稱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影響力是那麼深遠,而他作品的出現,也成為漫畫界的神話。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0:5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142/2ty6k.html



日動漫始祖手塚治虫 作品如數家珍






更新日期:2011/06/25 16:51

日本第一部電視卡通原子小金剛,作者手塚治虫不但被稱為漫畫之神,他的作品還被寫進日本小學教材。他的互動紀念館,將原裝空運來台,讓國人體驗他筆下的魅力。今天的手塚治虫專題報導,記者獨家前往他生前在東京,讓漫畫迷朝聖、懷舊的地方。

原子小金剛、森林大帝,還有怪醫黑傑克。這幾部陪伴五六年級生,度過歡樂童年的卡通影集,都是日本動漫畫家手塚治虫的作品。他一輩子花了四分之三的精力,都在創作。

手塚治虫已經過世二十多年了,他的第一間工作室早已經變成了燒肉店,不過卻發現,在鐵門上他親筆畫的漫畫角色,到現在還被完整的保留。

經過熱心歐吉桑幫忙找路之後,在小巷弄裡果然看到了一棟掛著「虫」字的房子,就是他住了幾十年的家,現在也是兒子手塚真的電影工作室,還有漫畫家,一定知道的常盤莊,就是因為手塚曾經住過而聲名大噪,雖然現在只剩下了紀念碑,還是有很多人來朝聖。

東森新聞記者劉沛含:「在高田馬場地鐵站,一出來正前方的兩面牆上,就可以看到手塚的漫畫作品,所有的故事人物角色,都被畫在這面牆上了,像是最有名的原子小金剛、怪醫秦博士,還有寶馬王子。被畫在這面牆上,而且色彩非常非常的鮮豔繽紛。」

走訪了幾個他在東京踏過的足跡,感受到這一位被日本人稱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影響力是那麼深遠,而他作品的出現,也成為漫畫界的神話。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1:0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5/2ty75.html


聽損兒秀畫作





更新日期:2011/06/25 17:09

5歲的重度聽損兒黃金琛(右)25日在台北參加「話出希望,繪出夢想」聽損兒畫展,和媽媽一起展示自己的畫作,黃金琛最愛吃蛋糕,立志長大要當蛋糕達人。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00年6月25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1:0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5/2tyak.html



吳炫三與池上鳳珠 世界之最展






更新日期:2011/06/25 18:19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5日電)藝術家吳炫三與池上鳳珠今天聯手以「原.溯─世界之最」為主題舉辦特展,副總統蕭萬長出席開幕式指出,世界之最就是世界最好,是最值得大家前來欣賞的藝術作品。


為慶賀建國百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邀請國際知名藝術家吳炫三與台東新銳藝術家池上鳳珠,以「原.溯─世界之最」為主題,在台中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藝術創作聯展。


這項特展下午舉辦開幕儀式,蕭萬長、文建會主委盛治仁、立委盧秀燕、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及徐中雄等人都出席,蕭萬長在致詞後,由吳炫三及池上鳳珠導覽參觀展出作品。


蕭萬長表示,3年前開始與文建會研究如何應用全台5處閒置舊酒廠,他與文建會站在同一陣線,將舊酒廠活化成文化創意園區,而位於台中市的文化園區,他第1次前來,看到園區很有活力,讓市民及藝文愛好者都喜歡來,讓他感到很欣慰。


蕭萬長指出,世界之最就是世界最好,最值得大家欣賞的藝術作品,作品與大自然有關,才叫「原.溯」。吳炫三是國際知名藝術家,在世界各地的展出都獲得藝文人士的迴響,作品素材採用大家不用的當地素材,例如八八水災的漂流木。


蕭萬長也肯定池上鳳珠多年來遊歷世界各地,以自身經歷來創作,他請大家利用暑假期間多多來欣賞,過去台灣以經濟創造奇蹟,後來又創政治奇蹟,未來希望再創文化奇蹟。


盛治仁指出,吳炫三目前在世界各地同時有4場展出,台中有幸能成為其中1場,感到很光榮,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未來半年還有很多大型企業將進駐,可讓園區更豐富,還有結合美食與音樂的餐廳,可望成為台中文化創意產品的指標。1000625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攝 100年6月25日)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1:02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4/2tx5d.html



聶永真設計王 古又文有洞見 王建揚宅精神




更新日期:2011/06/25 02:43 吳垠慧/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五月天若出專輯,阿信希望邀請聶永真為他們設計唱片封面。卅四歲的聶永真在台灣平面設計界當紅,橫掃唱片界的「半壁江山」,他從替周杰倫設計專輯的大學生,一路挺進國內外各大設計獎。名設計師的工作室藏了什麼創意法寶?走一趟「一克拉的夢想」當代美學展,答案便可揭曉。


聶永真從事設計十年,超過三百張專輯封面,包括張惠妹、周杰倫、林宥嘉等人,和五百多本書籍封面,「聶永真風格」在金曲獎和德國紅點設計競賽屢次獲獎。這次展出十年來的得意之作,另有打樣、草稿等,呈現設計背後繁瑣的程序。此外,他還把自己工作室一角搬進展場,電腦、散亂的書堆以及維他命B,「不是每個設計師都是雅痞一般很乾淨極簡的工作,我個人是很混亂的。」


另一位「用堅持,把最微小的夢想變成鑽石」的新銳服裝設計師古又文,兩年前在紐約Gen Art國際服裝大賽獲得「前衛時裝獎」一炮而紅,他以羊毛原料編織成衣物,開創出材質的可能性,以此獲得評審青睞。今年推出新作「洞」系列,靈感來自蔡明亮的電影《洞》,他在衣服上開了更多的「洞」,讓穿的人自由選擇從哪個洞穿進穿出,「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穿法」,顛覆人們對於服裝的想像。


去年在台灣Geisai奪得首獎的藝術家王建揚,他的影像作品傳遞「宅」精神。王建揚表示,脫光衣服後覺得自由自在,因而讓模特兒褪去衣物,在被氣球、玩具包圍的房間、浴室裡奔放歡笑,雖然裸體卻不情色,反而讓人感到一股陽光朝氣。


「STAY REAL DREAMS:一克拉的夢想」即日起至九月十八日,在華山文創園區中四館展出。為了鼓勵更多熱血創作者實踐夢想,主辦單位提供新台幣廿萬元獎金,推出「『夢想起飛』徵件活動」,不限主題、媒材、類別,只要以「夢想」為創作概念,作品就有機會和五位藝術家一同展出,即日起至七月一日前交件。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1:0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4/2tx5g.html



豐富故宮 藝術紀念品走實用化



更新日期:2011/06/25 02:43 李麗滿
工商時報【李麗滿】


中國與外國觀光客來台必訪景點故宮,在陸客自由行開放在即下,再度擴大紀念品的品牌線,包括JIA品家家品首度推故宮紀念版,而tittot琉園、法藍瓷則推新故宮版,成就故宮更具觀光客消費大增的關鍵元素。


繼國內藝術產業品牌法藍瓷、琉璃工房、珠寶品牌富御等推出館藏級藝術紀念品之後,JIA品家家品亦與故宮合作推出「日常美學系列」,其中7月登場的「蓮花點心碗盤」、「方勝食盒.椒鹽罐」與「弦紋茶組」等,分別出自器研所及鍾雅涵兩組台灣新銳設計師之筆。有別於傳統禮品裝飾性過高而缺乏實用功能與設計巧思,該系列結合居家用品實用功能,透過當代設計手法融合中國古典文化,讓傳統工藝之美一躍而成為當代生活中的合諧配色。


JIA強調,設計師靈感來自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清朝「雕漆八吉祥方勝套盒」與南宋「青瓷弦紋樽」等,讓觀者與購買者感受古代美學外,也能平日運用,預計可增長品家家品的市場營收約10%。


而tittot琉園歡慶17歲,則以「藝起.東西」為題,推出二大新作系列,包括「心同器」系列,設計源頭即來自古老的中國青銅藝術,以不仿古的現代設計手法,把5千年的歷史沉重一轉而為晶瑩時尚的生活擺設,其中「知天下」與「攻頂」,更獲故宮品牌授權合作,不僅圖騰紋飾要究其考證,亦展現活力十足的創意能量,在造型設計上更形自由,紋飾線條也更大膽創新。


2005年,法藍瓷首次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以館藏經典畫作為藍本,開發多款雙品牌限量系列,完美演繹古今中外歷史與現代工藝的交融粹煉,被視為台灣文創雙品牌結盟之成功典範。2011年,法藍瓷獲得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浙江省博物館雙方授權,製作以「富春山居圖」中「無用師卷」與「剩山圖」為主題的兩款瓷瓶,透過精緻的藝術浮雕工藝,將富春江景與浩瀚無涯的山水栩栩再現,精湛詮釋畫作雋永風華,並以雙連瓶象徵兩岸合作邁向共榮之景,具有劃時代的歷史與文化意義。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1:0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78/2txco.html



莫內睡蓮曾創天價




更新日期:2011/06/25 04:11
休姬特將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內「睡蓮」系列其中一幅油畫,捐給華盛頓科克倫藝術畫廊。圖為本月13日在佳士得倫敦拍賣會中亮相的另一幅莫內「睡蓮」畫作,該畫原本預計以約2400萬英鎊售出,但最後未能達到拍賣底價。


莫內共畫了約250幅「睡蓮」油畫,其中一幅在2008年以約4100萬英鎊(約台幣18.9億元)售出,超出底價一倍,創下莫內畫作售價紀錄。 (歐新社)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1:0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4/1/2tw8k.html



七一起花博爭豔館 可以看「會動清明上河圖」




更新日期:2011/06/24 15:55
去年在上海世博會和中國館失之交臂的人,已經可以稍補遺憾。七月一號起,「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將在台北花博爭豔館展出。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描繪清明時節北宋京城熱鬧景象,原始版本是由張擇端花了10年繪製完成,畫中裡的人物、牲畜,甚至是交通工具都栩栩如生,令人讚嘆。


這幅「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正是以張擇端版本為藍圖,藉由電腦科技將原作放大30倍,並且讓畫裡的人物場景「活」了起來, 除了日間活動之外,作品另一個特色就是為原畫「添加」了夜景,豐富民眾的想像力。因為原圖上是沒有夜景的!例如晚上會有巡邏,會有夜市,還有一些酒店茶室等等。


礙於爭艷館場館設限,這次在台灣展出的「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尺寸長度約110公尺,比在世博中國館展出時少了18公尺,但無損其完美效果。
piauling(滄瀳飄零) 2011/6/29 21:0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4/63/2tx1j.html



華山「一克拉的夢想展」6/25登場




更新日期:2011/06/24 23:35 張益勤
由五月天阿信等多名藝術家聯手舉辦的「STAY REAL DREAMS一克拉的夢想」當代美學展將從6月25日到9月18日,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展出。超過200件的展品,橫跨音樂、攝影、插畫、多媒體與虛擬實境等。阿信解釋,展覽名稱緊扣鑽石,是因為所有的夢想,都是無盡鮮血與眼淚提煉出來的,所以夢想是鑽石,更是一顆顆的血鑽石。展覽全票250元、優待票220元,現場購票2張,還贈送限量夢想公仔乙隻。此外,為鼓勵更多創作者實踐夢想,活動也推出《夢想起飛─徵件活動》,徵求以「夢想」為創作概念的作品,即日起報名至7月1日,將選出三到五名優勝者,均分20萬元總獎金。(2011-06-24 23:28:47 張益勤)
(9,444 views)
[更多討論]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2011/06/23~2011/06/29" 傳統頁面(電腦版)

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傳統桌面版 [ 登入/註冊 ]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