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ॐ)宇宙的聲音 *.) 2010/10/7 22:32 (Since 2010/10/5 03:26)
即心是佛 ❤️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即是佛,不假外求,靈山不遠,在汝心中。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佛陀教導人們如何在行住坐臥中,觀察自己每一個起心動念的源頭,心要內攝不要放逸,讓自己明白清楚,這樣的精進練習就會開啟『心』的覺醒。二六時中心與佛相印,任何偏離佛本心之念,即會被智慧光所照見,逃不出如來本心法眼。
六祖惠能大師說過:『心若未明,學法無益』,所以要開佛的知見,也就是《壇經》裏的『頓悟』。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心即佛,佛即心;心即法,法即心。心即是佛,一切諸度門中,佛心第一。
《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即心是佛,不僅是佛菩薩或智者的事,這是人人分內的事。不明白這道理,佛法不成為自己的東西。如果徹底了解這意義,則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我們的所有物。佛法大事是存於即心是佛,徹底信仰心是佛時,以無生死無煩惱向佛,那麼身心自然得到生死解脫。
我們可以成佛嗎?當佛陀修行,到達最高的悟境時,他發現每一個人都擁有本具的光明佛性。
學佛之道 - 慈悲心,喜捨行
文:編輯部 / 出處:佛研院園地 /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我們可以成佛嗎?當佛陀修行,到達最高的悟境時,他發現每一個人都擁有本具的光明佛性。
文/佛劍分說
我們可以成佛嗎?當佛陀修行,到達最高的悟境時,他發現每一個人都擁有本具的光明佛性,驚歎地說:「奇哉!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華嚴經》中佛陀肯定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可以明白宇宙萬物之真相,與諸佛同一解脫,本無差別,只因為無明,所以對事理產生妄想、顛倒、執著,由執著而生煩惱,因煩惱而遮障了原有的佛性,致佛性無法充分顯露。若離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皆得現前。從世尊的成正覺,可知佛教是「人成即佛成」之教化,而且三世諸佛皆於人間成佛,由此得知,我們都可以成佛!
佛陀一生的教育目的,全在於斷除我們的無明和對錯誤觀念的執著,使佛性顯現,證得同佛一般之妙智。如《如來藏經》說:「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這確實給我們無比的希望與信心,原來二千五百多年前誕生於印度迦毘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可以經過修道而廓然大悟,成就正覺,為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我們也可以信佛所言、學佛所行、成佛所證。
學佛,要學習佛菩薩的慈悲為懷。我們在人群中生活,如果每天都能像佛菩薩一樣具有慈悲的心量,佛經有句話:「慈悲就是觀音」,今天你若表現出慈悲的形態,今天你就是觀世音菩薩。
還有一句話說:「喜捨名為勢至」。眾生需要什麼,我們能付出多少的力量,就盡量付出;我們能付出,而眾生能接受,這就是學習大勢至菩薩的精神。「大勢至」是勇猛的意思,擁有一分大勢至,有勇猛的毅力,才會有喜捨的善行。
能發大願、割捨物質的人,就如大勢至菩薩:能產生「勢至」的力量,亦即是大勢願力。所以說:「喜捨名為勢至,慈悲就是觀音」,有一分慈悲心、能幫助別人,就是觀世音菩薩;有一分勇氣,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人生、為人群而付出力量、發揮願力,就是大勢至菩薩。
所以,每天我們都能成菩薩、時時刻刻都能成佛。有句話說:「寧靜即釋迦」,我們的心若能常清淨,沒有貪、瞋、癡,遇到什麼境界都不受影響--不論外在的利誘,或是險惡的威脅,內心都不受其影響,這就叫做寧靜。
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藉著修行而獲得這份寧靜寂定的心境。五濁惡世動亂不定,佛陀教化世人,就抱持以寂靜仁愛的心來度一切眾生,不受五濁惡世所污染。我們若能修養寂靜安忍,不論在多惡劣、複雜的環境中,都能保持清淨的心境;那麼當下,我們就是釋迦牟尼佛了。
如果我們有一分平常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就是無量平等、三根普被,只要虔誠念佛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即得阿彌陀佛接引至極樂世界,所以淨土宗提倡念佛。智慧高超的人,一心不亂,虔誠念阿彌陀佛,那麼,心淨則土淨;即使是一個根機愚劣的人念阿彌陀佛,心境也能平靜,得到依靠。所以「阿彌陀」代表平常心、平等心和無量的光明。
平時我們若能多培養慈悲心、喜捨心、寧靜心、平常心,則在日常生活中,哪一個時候不是佛?哪一個時刻不是菩薩呢?因此,我們要多多向佛菩薩看齊,抱持慈悲、喜捨之心,多多感恩,用深刻仔細的心思來觀察一切,日長月久,不斷累積智慧,就有成就佛菩薩的一天。
上午 11:46 2010/10/7
佛學心法篇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讀後解」& 語釋 2010-10-07 22:26
http://www.goon-herng.tw/book-d.htm#1-2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讀後解」
觀自在摩訶薩悲憫慈示 往昔劫為成就菩提解脫
深受持般若行波羅密多 乃悟見這五蘊空性所生
明此理興覺照迷執離卻 無煩惱無塵勞苦厄度脫
舍利子這真理不執兩端 性是體心是用空有不二
是以故不著有色不離空 是以故不著空空不離色
心之用能返體空即是色 性之體能起用色即是空
色如是餘亦然受想行識 真如性實乃是諸法空相
無生滅無垢淨不增不減 是真空無名相不含一法
無色蘊亦無那受想行識 無六根無六塵無十八界
無有那四聖諦十二因緣 無智得無慧得無法可得
職是故至清虛覺悟生發 不迷境不昧理智慧展現
不迷境則無妄心中無罣 不昧理則無執心中無礙
既無執得失無便無恐怖 既無妄貪瞋無便無夢想
若如是不著境便無顛倒 若如是無生滅究竟涅槃
三世佛依般若波羅密多 勤行持而証入正等正覺
般若波羅密法總攝一切 常靜寂真自在無上神通
常慧照真解脫無等光明 能除卻一切苦實非虛言
今稱念今讚頌無上佛道 共正等共正覺同登法船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語釋
http://zensoul.org/index/ReadNews.asp?NewsID=4952
有一位菩薩,名字叫做觀自在。當他從內心深處運用起解脫智慧的時候,漸漸
地發現,原來組成我們身心的五蘊等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實的。從而證知整日困擾我 們的生、老、病、死等一切苦惱,乃至種種不幸都因其幻化不實而了無蹤影。
於是他感慨地告訴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說:“舍利弗啊,原來一切
物質存在與虛空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兩樣,虛空與物質本來就毫無差別。換句話說, 物質即是虛空,虛空既是物質。甚至於我們的受、想、行、識等內心活動也是一樣,與虛空完全平等,毫無差別,本來就是一體的。
舍利弗,我們不妨把這個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與虛空平等共有的本 質叫做諸法空相,這個名字已經明確告訴我們,一切法,也就是一切存在,它的本 來面目是無自性的空相。通過深入的解脫智慧的觀照,我們可以發現,這個諸法空相不曾產生,也不會消亡;它不可能被染汙,也談不上清淨;任何情況下它也不會增長,更不會減少。於是我們可以毫不懷疑地說,從本質上來講,這個虛空當中從來就不曾有過我們把它叫做色的那些物質;也從來就不曾有過我們把它叫做受、想、行、識的一切心理活動。
進一步來講,我們身體的五根和我們的思維心從來就不曾有過;我們眼睛所觀看到 的形狀、色彩和光線不曾有過;我們耳朵所聽聞到的聲音不曾有過;我們鼻子所嗅到的氣味不曾有過;我們舌頭所品嘗到的味道不曾有過;我們皮膚所感觸到的冷、暖、澀、滑不曾有過;乃至於我們意識當中所憶念、思考以及計劃的一切都不曾有 過。於是,所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意識從來就不曾產生,它們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我們怎麼能夠把幻覺當做真實的存在呢?由此可知,整個世間法,包括一切物質和一切心靈,都只不過是一種猶如夢中的虛假存在而已。
在這個虛假的生死輪回當中,縱然我們努力地觀照十二因緣,可我們無論如何
也找不到一個叫做“無明”的傢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那個無始以來生死輪回的根本迷惑;更何況由無明而生起的“行”,也就是過去世我們因無明故身心遷流造做所形成的業;由行業的驅使而被迫前往投胎的“識”心;以及投胎之時,識心與父精母血相結合所形成的生命種子“名色”;名色在母胎當中逐漸生長發育成熟之後,形成的胎兒所具備的六根“六入”;胎兒出生之後,六根對外界的直接感受“觸”;有了接觸就必然會導致身心的感知——“受”;有了深刻的感受之後,就會產生“愛”的憎愛分別之心;有了貪愛就必然會採取種種方法去“取”得所愛的事物;這個取的過程則又造下了今生的業,即“有”;既然造下了今生的業,則必然導致來生的重新投胎“生”;乃至後世的生必將導致後世“老死”的結局。所有的這十二因緣都不過是一個假設而已,它們根本就不曾在在。當然,我們也根本不必要去通過什麼修行把它們斷盡。
同理,在這個虛幻的世界和生死輪回當中,我們也不必去瞭解什麼“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因為一切出世間的佛法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從生死輪回當中解脫而虛設的。既然已知生死輪回的虛幻,這些假設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這個時候,我們不必再去運用什麼“般若波羅密”的解脫智慧,因為我們已經解脫,我們本來解脫!在解脫的人看來,所謂智慧,只是一個美妙的虛名;面對這
個虛幻的世界,沒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竭力追求乃至擁有,因為所謂得失都只是一種假相而已。
正因為我們已經沒有得失之心,所以我們才得以超越現世物相而達成自己的覺
悟;同時,我們也才具備了幫助眾生覺悟的能力,以及不求回報的大慈大悲之心。這樣的人,我們把他叫做菩提薩多,譯為“自覺覺他的人”或“大心眾生”,簡稱為“菩薩”。
也正是因為我們對於“般若波羅密多”這種解脫智慧已經運用純熟的緣故,我
們才深刻地認識到一切法的空相本質,從而對它們了無牽掛之心。這個無牽掛指的是我們既不貪戀一切,也不厭惡一切。徹底沒有了牽掛的緣故,我們不再因為失去任何東西而恐怖,甚至包括我們的身體、思想和生命。對這些現象過於認真與執著之情可以統稱為顛倒夢想,而沒有了牽掛與恐怖之後,我們也就徹底遠離了這種顛倒夢想,於是我們便成就了究竟自在與解脫的大般涅槃,漢譯為“大滅度”,滅一切煩惱,度一切苦厄。這時我們已經超越了身體、思想和生命,我們不是一無所有的虛空,但我們與虛空一樣灑脫自在。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佛,都是由於修習並通達般若波羅密多這個解脫智慧
法門的緣故,才得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漢譯為“無上正等正覺。修證已經圓滿名為“無上”;泯滅了人、我、物的差別情執名為“正等”;明瞭一切而沒有能明之心與所明之境的對待名為“正覺”。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般若波羅密多”這個法門實在是一個非常神妙的咒語,
是一個具備廣大智慧光明的咒語,更是一個最神聖乃至於無與倫比的咒語。這個
“咒” 的意思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這個“般若波羅密多”法門的確能夠幫助我們泯滅一切苦惱與苦難,雖然它的本質也是“諸法空相”,了不可得,可是它幫助我們解脫的這個作用卻是真實不虛的。因此我要告訴大家如何來持誦這個般若波羅密多咒,大家應該如下誦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個咒語不需要翻譯,否則即失去了它的秘密功用。另外,真正實踐“般若波
羅密多”法門,不僅僅是持誦這最後一句咒語,正確的方法是,在沒有外緣雜務牽掛和干擾的前提下,靜心誦持整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以適當思維和觀想經文中的義理,也就是“隨文入觀”,但必須准備隨時放棄這種思維和觀想。當誦持和觀想的功夫純熟之後,終有一刻,我們心中的種種情執將冰銷瓦解,我們也將從此踏上遠離顛倒夢想的涅槃之路。
下午 10:29 2010/10/7
預防下一個「超級細菌」 抗生素使用觀念及藥物回收
http://www.gov.tw/newscenter/pages/detail.aspx?page=4a5e9851-e2fa-42c6-afac-5dd3e69eb111.aspx&ServiceCode=B&TranslateMenuName=23601_37291_
淨 靈
佛力加持 眾人念力
清淨能量 自性覺查
六字明王真言 流生命 天空の奏 下ヨシ子 六水院 心の聲明
http://shimo-yoshiko.seesaa.net/article/7016477.html
"観音経" 流生命 天空の奏 下ヨシ子 六水院 心の聲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kzQ88Uivt0
しょこたん浄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kCLg25tTis
AKB48 緊急浄霊!!2 有田有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gFcfMHQpTs
第廿六回 淨 靈 ( 淨靈是每一位修持的人,必須通過的過程)
http://www.holyheart.com.tw/holybooks/mainroad/b03return/brecont31.htm
南屏道濟古佛 降
1997年3月7日丁丑年一月二十九日
偈曰:南屏大道護生靈 道濟人生和為憑
古佛提引轉化塵 著作淨靈傳實性
其二:理障形成事障因 自縛己身魔難臨
考程相逢礙障近 惑障迷濛業障侵
知障化除了劫盡 起心動念超性明
淨靈轉化垢識清 三曹普渡救原靈
古昔之修子在於傳承上蒼的旨意,同時又以自己的本靈,同上蒼的真靈合而為一。而一切的作為皆在
自己本身來完成,在修持的過程中,能得上蒼的肯定,即能通過種種的考驗,方可達至自我獨化的階段,亦可
自我提昇自己的本靈,來與天地合而為一。才是自己能提昇自己,而非是靠外力來成就之,實乃自己渡自己,
非是靠仙佛之渡化。古云:「自性自渡,佛不能渡」,之理乃在於此。
人在世上的修持,能自己提昇自我的本來,亦在於自己能自我的轉化,方能不墜於輪迴,否則自己不
能轉化僅靠外在的仙佛渡化,是不能長遠的成就自己。人本自然而然的本靈,在上蒼視眾生皆平等中,亦由平
等的眾生,能為上蒼引渡眾生,是為天命。亦在天命之中,眾生的願力高低與作為,而影響成就。有些能真正
的廣渡眾生,成就眾生。有之掛羊頭賣狗肉,僅在充數而已,如此之作為能廣渡眾生是謂不可能。然而有些自
己可以渡自己,更可成就周圍的人群回歸於大道中。如此一人成就,眾人皆成就,必在於自己能提昇自己,成
就自己也成就眾生。
淨靈是每一位修持的人,必須通過的過程,亦在於自己能否清淨本靈,而將自己原來的心性〈本靈〉
來改變。在於改變中成就自己,達到如如不動的如來藏的真如。眾生是否能在淨化自已的本靈中,去提昇自我
的超越,而能超越自性。即是如來藏本身的初始,因在自我的如來藏-即真如佛性之中,每位眾生皆具佛性平
等,更不是天命的大小而所致,更不靠仙佛的引渡,乃是自我本靈能淨化否?
自性的淨化即自己本來份內之事,必須提昇自我的如來藏,修持者因為自己能提引自性而成就自己。
如此在本靈中,即不受外在的牽絆,能真正的回歸於大道中。眾生是否能在此世去彰顯自己的本靈,即是淨化
自性而達至如如不動的如來藏-即真如佛性。而引發自己提昇自我的本靈,在淨化的過程上,能真正的須要淨
化自我本靈。是將第八識-阿賴耶識中的垢識全部清除,於第八識中去排除不良的垢識。才能入於第九識-菴
摩羅識中,即是自己本來所具足的,而非靠外來的引渡。眾生是否願靠自己還是靠仙佛來引渡,即可由此明白
「自性自渡,佛不能渡」的本意即在於此。非是仙佛不慈不渡,乃是自己份內的本質原已具足,外面加入的物
質能合適否?即明也!
淨靈的過程,若不能清除第八意識內的垢識,欲彰顯自性本靈是謂不可能,因在垢識中,一切外在的
因緣和合,即會拖累及影響自己修持的過程。亦將原來的淨化經驗大打折扣,因此有很多的眾生,原本可輕易
過關的人,因是在淨化經驗中。無法提昇自己的原來,淨化經驗亦是自我本質的提昇。必觀自己能否提昇,即
可由此明白人生的修持過程中,每一階段皆是十分的重要,每一過程皆是經驗的累積,淨化本靈才能同天地合
而為一回歸才有希望。否則欲回歸,本靈不淨化,即在垢識中,污穢沾滿第八意識中,也無法提昇。即因由此
深重的垢穢意識,何來能淨化清除否?淨化本靈乃此世,應行最重要的功課。能淨化本靈即可同天地合而為一
。回歸即有望,冀望天下的真修實行的修子們!皆能回歸也!
上午 02:33 2010/10/5
第廿六回 淨 靈 ( 淨靈是每一位修持的人,必須通過的過程)
http://www.holyheart.com.tw/holybooks/mainroad/b03return/brecont31.htm
靈體附著的三種程度 (....發現到該層樓有74個靈體....)
http://blog.sina.com.tw/sajeev/article.php?pbgid=13077&entryid=610248
生命的藝術─淨靈
http://www.shumei.tw/jorei.htm
上午 03:19 2010/10/5
瘦身後的
991992993
1010
KILAMIDO
🎨 More Artworks
🎨 更多 WM(.*(ॐ)宇宙的聲音 *.) 的作品
WM(.*(ॐ)宇宙的聲音 *.) 2010/10/5 03:35
好朋友就是 😬 ..
猫をおこすインコ (睡著時和你玩 鳥 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DSt99TW3VM
にゃ~と言うインコ (難過時和你說 鳥 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iKwshl8R9w
インコを観察する猫 (無聊時和你玩 鳥 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s5x8s8aSYI
猫をおうインコ (長大時和你玩 鳥 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A1iiVIZjpA
猫にのるインコ (精神不振時突你 尾椎 整毛時一起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HFVmT96zQY1
猫をかわいく呼んでみたインコ (洗腳時 感同身受 鳥發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B88hr3IDgU&feature=channel
水に落ちるインコ (吃飯時 幫你來碗 下腳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HkFCiDf-aM
猫に夢中なインコ (沒事時 幫你整理儀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ZmxL1TwiiY
仲良く食べ散らかし(吃零食 陪你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U6ev_F-ksc
仲良し2 (行動時 搭便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lR3VDIjrJ0
上午 01:23 2010/10/5
WM(.*(ॐ)宇宙的聲音 *.) 2010/10/5 09:52
Odin Sphere - Odin Sphere's Theme -Shanachie V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4z7w1xU4vQ
上午 09:49 2010/10/5
金凱瑞模仿 CSI: Miami 中文 (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RabxTLZE94
下午 10:55 2010/10/4
WM(.*(ॐ)宇宙的聲音 *.) 2010/10/5 10:41
巧克力的背後 : 他們把重病童工,扔到外面的農地裡等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M7p9uAz90I
上午 10:38 2010/10/5
WM(.*(ॐ)宇宙的聲音 *.) 2010/10/6 15:32
亞麻仁油 (功能超群 )
http://www.cheeryland.com/m_element/element_detail.asp?ckid=9&cid=177
健康升級 藻油DHA優於魚油的N個理由
http://big5.citygf.com/FD/014001/201006/t20100602_425108.html
山葵?芥末?傻傻分不清楚??
http://www.ns99.com.tw/difference.html
阿里山特產山葵醬(含運) 90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007081352706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007081352638
山葵功效的最新研究成果 (上面是日文中文翻譯在下面)
http://wasabicn.com/shownews.asp?id=54
預防下一個「超級細菌」 抗生素使用觀念及藥物回收
http://www.gov.tw/newscenter/pages/detail.aspx?page=4a5e9851-e2fa-42c6-afac-
5dd3e69eb111.aspx&ServiceCode=B&TranslateMenuName=23601_37291_
安那健康網
http://www.annlar.com/
安那健康網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pages/an-na-jian-kang-wang/328517971283?v=wall
下午 02:56 2010/10/6
WM(.*(ॐ)宇宙的聲音 *.) 2010/10/7 21:58 (Since 2010/10/6 22:55)
「喜捨名為勢至,慈悲就是觀音」阿彌陀」就是無量平等
我們可以成佛嗎?當佛陀修行,到達最高的悟境時,他發現每一個人都擁有本具的光明佛性。
學佛之道 - 慈悲心,喜捨行
文:編輯部 / 出處:佛研院園地 /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我們可以成佛嗎?當佛陀修行,到達最高的悟境時,他發現每一個人都擁有本具的光明佛性。
文/佛劍分說
我們可以成佛嗎?當佛陀修行,到達最高的悟境時,他發現每一個人都擁有本具的光明佛性,驚歎地說:「奇哉!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華嚴經》中佛陀肯定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可以明白宇宙萬物之真相,與諸佛同一解脫,本無差別,只因為無明,所以對事理產生妄想、顛倒、執著,由執著而生煩惱,因煩惱而遮障了原有的佛性,致佛性無法充分顯露。若離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皆得現前。從世尊的成正覺,可知佛教是「人成即佛成」之教化,而且三世諸佛皆於人間成佛,由此得知,我們都可以成佛!
佛陀一生的教育目的,全在於斷除我們的無明和對錯誤觀念的執著,使佛性顯現,證得同佛一般之妙智。如《如來藏經》說:「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這確實給我們無比的希望與信心,原來二千五百多年前誕生於印度迦毘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可以經過修道而廓然大悟,成就正覺,為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我們也可以信佛所言、學佛所行、成佛所證。
學佛,要學習佛菩薩的慈悲為懷。我們在人群中生活,如果每天都能像佛菩薩一樣具有慈悲的心量,佛經有句話:「慈悲就是觀音」,今天你若表現出慈悲的形態,今天你就是觀世音菩薩。
還有一句話說:「喜捨名為勢至」。眾生需要什麼,我們能付出多少的力量,就盡量付出;我們能付出,而眾生能接受,這就是學習大勢至菩薩的精神。「大勢至」是勇猛的意思,擁有一分大勢至,有勇猛的毅力,才會有喜捨的善行。
能發大願、割捨物質的人,就如大勢至菩薩:能產生「勢至」的力量,亦即是大勢願力。所以說:「喜捨名為勢至,慈悲就是觀音」,有一分慈悲心、能幫助別人,就是觀世音菩薩;有一分勇氣,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人生、為人群而付出力量、發揮願力,就是大勢至菩薩。
所以,每天我們都能成菩薩、時時刻刻都能成佛。有句話說:「寧靜即釋迦」,我們的心若能常清淨,沒有貪、瞋、癡,遇到什麼境界都不受影響--不論外在的利誘,或是險惡的威脅,內心都不受其影響,這就叫做寧靜。
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藉著修行而獲得這份寧靜寂定的心境。五濁惡世動亂不定,佛陀教化世人,就抱持以寂靜仁愛的心來度一切眾生,不受五濁惡世所污染。我們若能修養寂靜安忍,不論在多惡劣、複雜的環境中,都能保持清淨的心境;那麼當下,我們就是釋迦牟尼佛了。
如果我們有一分平常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就是無量平等、三根普被,只要虔誠念佛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即得阿彌陀佛接引至極樂世界,所以淨土宗提倡念佛。智慧高超的人,一心不亂,虔誠念阿彌陀佛,那麼,心淨則土淨;即使是一個根機愚劣的人念阿彌陀佛,心境也能平靜,得到依靠。所以「阿彌陀」代表平常心、平等心和無量的光明。
平時我們若能多培養慈悲心、喜捨心、寧靜心、平常心,則在日常生活中,哪一個時候不是佛?哪一個時刻不是菩薩呢?因此,我們要多多向佛菩薩看齊,抱持慈悲、喜捨之心,多多感恩,用深刻仔細的心思來觀察一切,日長月久,不斷累積智慧,就有成就佛菩薩的一天。
即心是佛 ❤️ 😊
即心是佛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即是佛,不假外求,靈山不遠,在汝心中。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佛陀教導人們如何在行住坐臥中,觀察自己每一個起心動念的源頭,心要內攝不要放逸,讓自己明白清楚,這樣的精進練習就會開啟『心』的覺醒。二六時中心與佛相印,任何偏離佛本心之念,即會被智慧光所照見,逃不出如來本心法眼。
六祖惠能大師說過:『心若未明,學法無益』,所以要開佛的知見,也就是《壇經》裏的『頓悟』。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心即佛,佛即心;心即法,法即心。心即是佛,一切諸度門中,佛心第一。
《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即心是佛,不僅是佛菩薩或智者的事,這是人人分內的事。不明白這道理,佛法不成為自己的東西。如果徹底了解這意義,則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我們的所有物。佛法大事是存於即心是佛,徹底信仰心是佛時,以無生死無煩惱向佛,那麼身心自然得到生死解脫。
還虛訣要_深海的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e64680100k62z.html
§3.3 丹道的極終︰「還虛合道」
§3.31「元神真性」與「識心」
§3.32 「修真」與「還虛合道」
http://kuanglanfu.myweb.hinet.net/dandou_15.htm
太 乙 金 華 宗 旨 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呂祖著 ❤️ ❤️ ❤️ ❤️ ❤️
http://www.danxin.net/jingdian/d5.asp
WM(.*(ॐ)宇宙的聲音 *.) 2010/10/7 12:13
即心是佛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即是佛,不假外求,靈山不遠,在汝心中。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佛陀教導人們如何在行住坐臥中,觀察自己每一個起心動念的源頭,心要內攝不要放逸,讓自己明白清楚,這樣的精進練習就會開啟『心』的覺醒。二六時中心與佛相印,任何偏離佛本心之念,即會被智慧光所照見,逃不出如來本心法眼。
六祖惠能大師說過:『心若未明,學法無益』,所以要開佛的知見,也就是《壇經》裏的『頓悟』。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心即佛,佛即心;心即法,法即心。心即是佛,一切諸度門中,佛心第一。
《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即心是佛,不僅是佛菩薩或智者的事,這是人人分內的事。不明白這道理,佛法不成為自己的東西。如果徹底了解這意義,則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我們的所有物。佛法大事是存於即心是佛,徹底信仰心是佛時,以無生死無煩惱向佛,那麼身心自然得到生死解脫。
上午 11:46 2010/10/7
學佛之道 - 慈悲心,喜捨行
文:編輯部 / 出處:佛研院園地 /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我們可以成佛嗎?當佛陀修行,到達最高的悟境時,他發現每一個人都擁有本具的光明佛性。
文/佛劍分說
我們可以成佛嗎?當佛陀修行,到達最高的悟境時,他發現每一個人都擁有本具的光明佛性,驚歎地說:「奇哉!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華嚴經》中佛陀肯定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可以明白宇宙萬物之真相,與諸佛同一解脫,本無差別,只因為無明,所以對事理產生妄想、顛倒、執著,由執著而生煩惱,因煩惱而遮障了原有的佛性,致佛性無法充分顯露。若離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皆得現前。從世尊的成正覺,可知佛教是「人成即佛成」之教化,而且三世諸佛皆於人間成佛,由此得知,我們都可以成佛!
佛陀一生的教育目的,全在於斷除我們的無明和對錯誤觀念的執著,使佛性顯現,證得同佛一般之妙智。如《如來藏經》說:「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這確實給我們無比的希望與信心,原來二千五百多年前誕生於印度迦毘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可以經過修道而廓然大悟,成就正覺,為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我們也可以信佛所言、學佛所行、成佛所證。
學佛,要學習佛菩薩的慈悲為懷。我們在人群中生活,如果每天都能像佛菩薩一樣具有慈悲的心量,佛經有句話:「慈悲就是觀音」,今天你若表現出慈悲的形態,今天你就是觀世音菩薩。
還有一句話說:「喜捨名為勢至」。眾生需要什麼,我們能付出多少的力量,就盡量付出;我們能付出,而眾生能接受,這就是學習大勢至菩薩的精神。「大勢至」是勇猛的意思,擁有一分大勢至,有勇猛的毅力,才會有喜捨的善行。
能發大願、割捨物質的人,就如大勢至菩薩:能產生「勢至」的力量,亦即是大勢願力。所以說:「喜捨名為勢至,慈悲就是觀音」,有一分慈悲心、能幫助別人,就是觀世音菩薩;有一分勇氣,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人生、為人群而付出力量、發揮願力,就是大勢至菩薩。
所以,每天我們都能成菩薩、時時刻刻都能成佛。有句話說:「寧靜即釋迦」,我們的心若能常清淨,沒有貪、瞋、癡,遇到什麼境界都不受影響--不論外在的利誘,或是險惡的威脅,內心都不受其影響,這就叫做寧靜。
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藉著修行而獲得這份寧靜寂定的心境。五濁惡世動亂不定,佛陀教化世人,就抱持以寂靜仁愛的心來度一切眾生,不受五濁惡世所污染。我們若能修養寂靜安忍,不論在多惡劣、複雜的環境中,都能保持清淨的心境;那麼當下,我們就是釋迦牟尼佛了。
如果我們有一分平常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就是無量平等、三根普被,只要虔誠念佛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即得阿彌陀佛接引至極樂世界,所以淨土宗提倡念佛。智慧高超的人,一心不亂,虔誠念阿彌陀佛,那麼,心淨則土淨;即使是一個根機愚劣的人念阿彌陀佛,心境也能平靜,得到依靠。所以「阿彌陀」代表平常心、平等心和無量的光明。
平時我們若能多培養慈悲心、喜捨心、寧靜心、平常心,則在日常生活中,哪一個時候不是佛?哪一個時刻不是菩薩呢?因此,我們要多多向佛菩薩看齊,抱持慈悲、喜捨之心,多多感恩,用深刻仔細的心思來觀察一切,日長月久,不斷累積智慧,就有成就佛菩薩的一天。
WM(.*(ॐ)宇宙的聲音 *.) 2010/10/7 22:44
佛學心法篇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讀後解」& 語釋
http://www.goon-herng.tw/book-d.htm#1-2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讀後解」
觀自在摩訶薩悲憫慈示 往昔劫為成就菩提解脫
深受持般若行波羅密多 乃悟見這五蘊空性所生
明此理興覺照迷執離卻 無煩惱無塵勞苦厄度脫
舍利子這真理不執兩端 性是體心是用空有不二
是以故不著有色不離空 是以故不著空空不離色
心之用能返體空即是色 性之體能起用色即是空
色如是餘亦然受想行識 真如性實乃是諸法空相
無生滅無垢淨不增不減 是真空無名相不含一法
無色蘊亦無那受想行識 無六根無六塵無十八界
無有那四聖諦十二因緣 無智得無慧得無法可得
職是故至清虛覺悟生發 不迷境不昧理智慧展現
不迷境則無妄心中無罣 不昧理則無執心中無礙
既無執得失無便無恐怖 既無妄貪瞋無便無夢想
若如是不著境便無顛倒 若如是無生滅究竟涅槃
三世佛依般若波羅密多 勤行持而証入正等正覺
般若波羅密法總攝一切 常靜寂真自在無上神通
常慧照真解脫無等光明 能除卻一切苦實非虛言
今稱念今讚頌無上佛道 共正等共正覺同登法船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語釋
http://zensoul.org/index/ReadNews.asp?NewsID=4952
有一位菩薩,名字叫做觀自在。當他從內心深處運用起解脫智慧的時候,漸漸
地發現,原來組成我們身心的五蘊等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實的。從而證知整日困擾我們的生、老、病、死等一切苦惱,乃至種種不幸都因其幻化不實而了無蹤影。
於是他感慨地告訴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說:“舍利弗啊,原來一切
物質存在與虛空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兩樣,虛空與物質本來就毫無差別。換句話說,物質即是虛空,虛空既是物質。甚至於我們的受、想、行、識等內心活動也是一樣,與虛空完全平等,毫無差別,本來就是一體的。
舍利弗,我們不妨把這個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與虛空平等共有的本質叫做諸法空相,這個名字已經明確告訴我們,一切法,也就是一切存在,它的本來面目是無自性的空相。通過深入的解脫智慧的觀照,我們可以發現,這個諸法空相不曾產生,也不會消亡;它不可能被染汙,也談不上清淨;任何情況下它也不會增長,更不會減少。於是我們可以毫不懷疑地說,從本質上來講,這個虛空當中從來就不曾有過我們把它叫做色的那些物質;也從來就不曾有過我們把它叫做受、想、行、識的一切心理活動。
進一步來講,我們身體的五根和我們的思維心從來就不曾有過;我們眼睛所觀看到的形狀、色彩和光線不曾有過;我們耳朵所聽聞到的聲音不曾有過;我們鼻子所嗅到的氣味不曾有過;我們舌頭所品嘗到的味道不曾有過;我們皮膚所感觸到的冷、暖、澀、滑不曾有過;乃至於我們意識當中所憶念、思考以及計劃的一切都不曾有過。於是,所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意識從來就不曾產生,它們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我們怎麼能夠把幻覺當做真實的存在呢?由此可知,整個世間法,包括一切物質和一切心靈,都只不過是一種猶如夢中的虛假存在而已。
在這個虛假的生死輪回當中,縱然我們努力地觀照十二因緣,可我們無論如何
也找不到一個叫做“無明”的傢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那個無始以來生死輪回的根本迷惑;更何況由無明而生起的“行”,也就是過去世我們因無明故身心遷流造做所形成的業;由行業的驅使而被迫前往投胎的“識”心;以及投胎之時,識心與父精母血相結合所形成的生命種子“名色”;名色在母胎當中逐漸生長發育成熟之後,形成的胎兒所具備的六根“六入”;胎兒出生之後,六根對外界的直接感受“觸”;有了接觸就必然會導致身心的感知——“受”;有了深刻的感受之後,就會產生“愛”的憎愛分別之心;有了貪愛就必然會採取種種方法去“取”得所愛的事物;這個取的過程則又造下了今生的業,即“有”;既然造下了今生的業,則必然導致來生的重新投胎“生”;乃至後世的生必將導致後世“老死”的結局。所有的這十二因緣都不過是一個假設而已,它們根本就不曾在在。當然,我們也根本不必要去通過什麼修行把它們斷盡。
同理,在這個虛幻的世界和生死輪回當中,我們也不必去瞭解什麼“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因為一切出世間的佛法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從生死輪回當中解脫而虛設的。既然已知生死輪回的虛幻,這些假設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這個時候,我們不必再去運用什麼“般若波羅密”的解脫智慧,因為我們已經
解脫,我們本來解脫!在解脫的人看來,所謂智慧,只是一個美妙的虛名;面對這個虛幻的世界,沒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竭力追求乃至擁有,因為所謂得失都只是一種假相而已。
正因為我們已經沒有得失之心,所以我們才得以超越現世物相而達成自己的覺
悟;同時,我們也才具備了幫助眾生覺悟的能力,以及不求回報的大慈大悲之心。這樣的人,我們把他叫做菩提薩多,譯為“自覺覺他的人”或“大心眾生”,簡稱為“菩薩”。
也正是因為我們對於“般若波羅密多”這種解脫智慧已經運用純熟的緣故,我
們才深刻地認識到一切法的空相本質,從而對它們了無牽掛之心。這個無牽掛指的是我們既不貪戀一切,也不厭惡一切。徹底沒有了牽掛的緣故,我們不再因為失去任何東西而恐怖,甚至包括我們的身體、思想和生命。對這些現象過於認真與執著之情可以統稱為顛倒夢想,而沒有了牽掛與恐怖之後,我們也就徹底遠離了這種顛倒夢想,於是我們便成就了究竟自在與解脫的大般涅槃,漢譯為“大滅度”,滅一切煩惱,度一切苦厄。這時我們已經超越了身體、思想和生命,我們不是一無所有的虛空,但我們與虛空一樣灑脫自在。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佛,都是由於修習並通達般若波羅密多這個解脫智慧
法門的緣故,才得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漢譯為“無上正等正覺。修證已經圓滿名為“無上”;泯滅了人、我、物的差別情執名為“正等”;明瞭一切而沒有能明之心與所明之境的對待名為“正覺”。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般若波羅密多”這個法門實在是一個非常神妙的咒語,
是一個具備廣大智慧光明的咒語,更是一個最神聖乃至於無與倫比的咒語。這個
“咒” 的意思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這個“般若波羅密多”法門的確能夠幫助我們泯滅一切苦惱與苦難,雖然它的本質也是“諸法空相”,了不可得,可是它幫助我們解脫的這個作用卻是真實不虛的。因此我要告訴大家如何來持誦這個般若波羅密多咒,大家應該如下誦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個咒語不需要翻譯,否則即失去了它的秘密功用。另外,真正實踐“般若波
羅密多”法門,不僅僅是持誦這最後一句咒語,正確的方法是,在沒有外緣雜務牽掛和干擾的前提下,靜心誦持整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以適當思維和觀想經文中的義理,也就是“隨文入觀”,但必須准備隨時放棄這種思維和觀想。當誦持和觀想的功夫純熟之後,終有一刻,我們心中的種種情執將冰銷瓦解,我們也將從此踏上遠離顛倒夢想的涅槃之路。
下午 10:25 2010/10/7
(2,179 views)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