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 2008/07/15
leox123456(leox) 2008/7/15 15:07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l/15/today-art7.htm

#a52a2a">枋寮藝術村名聞國外 胡牡丹前來取經


胡牡丹(左)在盧安來(中)陪同下到枋寮藝術村參訪,由戴珍妮導覽參觀。
(記者葉永騫攝)


記者葉永騫/枋寮報導

屏東縣枋寮藝術村形成的藝術家聚落名聞國外,吸引了馬來西亞藝術家胡牡丹前來參訪,胡牡丹認為該藝術村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環境,讓國外藝術家也想前來進駐交流。

枋寮藝術村不僅給予藝術家創作空間,更在藝術村內提供他們住所,讓藝術家們能更安心地從事創作。這個消息在國外傳開後,讓國外藝術家覺得很訝異,也使得胡牡丹到台灣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後,特別商請曾任世界兒童畫展總評審委員的藝術家盧安來陪同,前往枋寮藝術村參訪,並由當地的藝術家戴珍妮擔任導覽,一一拜會各藝術家。

當看到藝術村內居住著木雕、馬賽克、繪畫等各領域的藝術家時,讓胡牡丹感到相當興奮。經常在國外參與各項藝術活動的她表示,能夠集合各種藝術家住在一起創作,是相當難得的機會,對於枋寮藝術村能夠讓藝術家進駐並且相互學習、激發創作,覺得是一種創新的作法,她也準備安排其他藝術家到台灣來參觀,並希望枋寮藝術村能提供國外藝術家做短期進駐,讓國內外藝術家進行交流。

盧安來也指出,胡牡丹是亞洲相當活躍的藝術家,經常往來於中國、台灣、新加坡等地,對於藝術創作有獨到的見解。如果枋寮藝術村能擴大規模提供國外藝術家短期進駐,不但能吸引更多藝術家前來,對於台灣的藝文發展將有更大的空間和影響力。



#藝術
#活動

#藝術 by leox123456
#活動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5 15:13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l/15/today-art8.htm

#a52a2a">王昭旺 何玟瑾 攜手雕塑故鄉情


何玟瑾作品《溫馨家庭》,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感。
(記者楊美紅攝)


記者楊美紅/永康報導

台南縣永康市在地藝術家夫妻檔王昭旺與何玟瑾,在永康社教中心推出「故鄉情雕塑展」,共展出三十多件雕塑作品,其中包括八件大型作品,為社教中心帶來濃濃藝術風。

從民國84年起,連續三年獲台南縣地方美展肯定的王昭旺,三十歲就在雕塑界嶄露頭角,其妻何玟瑾原為皮雕老師,後來也共同投入雕塑創作。王昭旺表示,兩人的創作題材取自日常生活點滴,呈現「親情、抒情、溫馨」的風格。此次展品也充滿農村風與幸福感,不僅可見到多種鄉村動物,還包含母親懷胎、養育子女的母愛作品。

王昭旺慣以青銅、鋼塑材質展現作品,他認為創作之路崎嶇不平,但只要有一顆真誠的心,便能滴水穿石。何玟瑾並以身為母親的角度,雕塑出具有童心與家人關懷的作品《溫馨家庭》,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感,也成為永康社教中心最受親子歡迎的人氣雕塑品,展期至7月27日止。


#藝術
#展覽

#藝術 by leox123456
#展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5 15:15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l/15/today-art6.htm

#a52a2a">臨帖四十年 黃新弼書法個展


黃新弼自行摸索書法,已四十年。
(記者鄭旭凱攝)


記者鄭旭凱/斗六報導

雲林科技大學藝術中心即日起舉辦「穿連──黃新弼書法展」。

黃新弼目前為雲林縣政府消防局人事主任,幼時住在雲林古坑鄉,經常看見當年在「古坑初中」任教的陳振邦,張掛在學校的書法作品,黃新弼於是心生嚮往,但他只能以臨帖的方式自行摸索。四十年前他時常徘徊在台北市牯嶺街舊書攤,採購舊書帖。

由於早年缺乏指點,讓黃新弼花費更多時間摸索,他曾在雲林虎尾社區大學教書法五年,自編一套淺顯易懂的書法學習入門,受到學員的歡迎,黃新弼期許自己以書法的線條「穿連」結合其內涵、以及從傳統到現代的深度。展期至8月21日止。


#藝術
#展覽

#藝術 by leox123456
#展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5 15:1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63/138hg.html

#a52a2a">台東美術館 當代陶藝創作聯展





生活用品當中可發現「陶」製容器,可塑性高且帶有質樸感的陶土,更是藝術家常用的創作媒材之一,台東美術館特舉辦「現形記—當代陶藝創作聯展」邀請到三位當代陶藝家張和民、吳其錚、呂之蓉來台東展出。

「現形記—當代陶藝創作聯展」是台東美術館持續推行全民美術館立館理念下的展覽活動,張和民《說故事的人》系列作品將他幼年時母親傳訴的鄉野傳奇故事透過藝術創作具體形象化;吳其錚《黑潮潛水伕》帶有個人獨特神秘的文學性詩意,呂之蓉《衛浴怪力》作品看似是人人熟悉的衛浴用品,但她所隱喻表達的其實是現代人際之間的矛盾關係,陶藝聯展歡迎民眾每週三到週日早上10點到下午5點前往欣賞。





#藝術
#展覽

#藝術 by leox123456
#展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5 15:1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63/138mu.html

#a52a2a">北縣「發現社區公共藝術之美」開始徵件



生活中的藝術之美無所不在,為了鼓勵民眾認識生活中的公共藝術,台北縣舉辦「發現社區公共藝術之美」影像故事徵件活動,題材以臺北縣境內,如板橋車站、廣場、公園、捷運或校園中的公共藝術作品為主題,鼓勵民眾以繪畫或攝影的方式留下作品的影像,並寫下對作品的心得感想,在8月20號前以郵寄方式報名投稿,就有機會獲得5000元圖書禮券,詳細活動辦法可參閱台北縣文化局網站。


#藝術
#比賽

#藝術 by leox123456
#比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5 15:2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5/13975.html

#a52a2a">觀看~2008朱紋皆個展


朱紋皆作品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80715 13:52:37台南)

臺南大學美術學系朱紋皆副教授於7月5日至7月20日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第一藝廊舉行「2008朱紋皆個展」,歡迎各界藝術同好蒞臨欣賞,共享一場精彩的藝術饗宴。

朱紋皆1961年生於台灣嘉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美術研究所畢業,目前為南大美術學系專任副教授,曾舉辦過多次個展,是一位默默耕耘的藝術家。朱紋皆表示,幾年的教學生涯,每天面對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突然驚覺世代的更替與不同。學生的氣質不一樣了,依舊燦爛的笑容中淺淺的藏著心事與壓力,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有著明顯的問號,甚至相對於藝術的態度也是。這樣的存在態度在頻繁的接觸後,慢慢成為他的關注焦點,學生的壯碩、肥胖、纖細、慵懶,每天生活發生一點關係,皆存在他的現實裡。環境是一個重大壓力,讓學生的前途不定,因此,生活態度偶會出現一種對抗現實的無奈與乖張,也很難敞開心扉,讓外人進入,人與人之間形成了多重隔閡,常常不如外表所見的內隱,有時令他心疼不已。因此,他以學生為主題,將近年來與學生互動的心得化為藝術創作, 22件的油畫作品栩栩如生,讓人感受深刻,也透露出藝術家感情上之移轉與不同的思維層次。

朱紋皆認為藝術是一種共感的移情,作品所蘊含的主體性,總是因人而異,觀者無法對作品產生相同的情緒與感受,則作品只對作者有意義,而真誠的面對自我,則是創作最重要的態度,也才可能產生動人的力量。

他試著去描繪和自己不即不離的學生,並將他們置放進一個非具象的空間,任由主客間產生一種介入侵擾的不和諧氛圍,當痕跡脫離具體的概念而自成空間時,也就有了強烈的象徵意味。朱紋皆說,人物的解讀,因人因時代而異,他不敢輕言創造,自己畫學生,也不敢指出自己在形式上有任何不同的創新,只是專心的在油彩畫布上,如實的記錄心中所感,就如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所言:「真實是什麼,我不知道,我試著去接近它」。




#繪畫
#展覽

#繪畫 by leox123456
#展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5 15:22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5/13973.html

#a52a2a">雲科大舉辦暑期藝術特展


穿連-黃新弼畫法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80715 13:51:25雲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97年7月15日至8月21日在該校藝術中心舉辦暑期藝術特展,含「穿連-黃新弼書法展」及「葉竑毅.葉志誠昆仲書畫裝裱展」,並於7月19日(星期六)10時舉行開幕茶會,歡迎民眾前往觀。

【穿連書法展】作者黃新弼先生,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碩士,現任雲林縣消防局人事主任,其年少時即對書畫產生濃厚興趣,初中時受到陳振邦老師的影響,對書法更加嚮往,稍長後有機會接觸名家的法帖,利用公餘不斷臨摹,從歷代書論中,體會運筆,結體方法及章法,並常至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各書法展覽會場觀摩學習,樂在其中。書法藝術在作者努力求知下,有所體悟,以書法自娛,以書法怡人,以書法自許,期能傳承後學。本次展覽來自書法線條的啟發,書法的內涵,包含時空的長度、從傳統到現代的廣度、文化的厚度。在此三度空間互相聯繫,又似各自獨立下,期以書法的線條「穿連」結合起來,建構成一個無形的立體書法印象。

【書畫裝裱展】由葉竑毅、葉志誠昆仲聯合展出,葉竑毅先生現服務於國立故宮博物院保存維護處,葉志誠先生現為采文堂工作室裱褙修復師,昆仲先後就讀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兩人曾參與修復三級古蹟齋明寺前六代留傳之古舊字畫,修復裝裱朱銘美術館、李金川、劉其偉、朱銘等作品,修復林語堂紀念館內古舊字畫,修復故宮博物院館內古舊字畫等。本次展覽區分「立軸、橫式書畫、小幅書畫、傳統線裝書、綾邊種類、西式書籍」等單元。「立軸」含一色裱、二色裱、三色裱、全紙鑲裱、半紙鑲裱、全綾裱、全絹裱、加詩堂裱、宣合鑲裱、挖鑲、加錦牙等樣式。「橫式書畫」含手卷大鑲、小鑲裝裱等。「小幅書畫」含開板式冊葉、挖投法冊頁、蝴蝶式五鑲冊頁、推篷冊頁等。「傳統線裝書」含四孔、六孔縫線、函套、錦盒等。「綾邊種類」含折邊、貼邊、撞邊等。「西式書籍」含德國、義大利、英國式等各種變化型手縫書。此展覽除欣賞裝裱書畫藝術之美外,亦可瞭解裝裱工藝豐富的藝術性與多樣性。




#藝術
#展覽

#藝術 by leox123456
#展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5 23:5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57/138iz.html

#a52a2a">駁二藝術特區 世運蝶舞展



【中國時報 陳璧琳高雄報導】

  2009年世運在高雄,優勝選手披掛的綵帶,將以台灣美麗的蝴蝶為圖騰,文化局在世運倒數一周年之際,即日起邀請蝴蝶美學攝影家羅申芳,在駁二藝術特區推出世運蝶舞.元素轉化展覽,民眾不只欣賞唯美的蝴蝶生態攝影作品外,也可以參與蝴蝶藝術創意DIY系列活動,將藝術融於生活之中。

 策畫這次世運蝶舞特展的文化局科長陳雪妮表示,很多人不解蝴蝶與世運會有何關連性,因為在台灣原住民傳說中,蝴蝶象徵著敏捷的運動員,不僅移動速度很快,又能帶來好運。

 2009世運在高雄市府已委託藝術家設計蝴蝶圖騰的綵帶,將為各單項優勝選手「加冠」喝采,文化局運用蝴蝶為創作元素,包括蝴蝶生態攝影、文化傳說及文化衍生商品,也是為即將到來的世運予以祝福。

 這次展出近百幅生動蝴蝶攝影作品,是攝影家羅申芳4年來,不辭辛苦清晨在台北七星山、新竹山區及南下墾丁追蝶,從12萬多張蝴蝶美麗倩影作品中精選的佳作。

 文化局並與台北天使美術館合作,提供以蝴蝶為主題的文化藝術商品,一進入駁二藝術特區,挑高的廊道,高掛質感絕佳的圓柱形蝴蝶彩燈罩,有抽象蝶舞優美形體,也有色彩柔美的彩蝶飛舞,非常迷人。

 金獅湖蝴蝶館在駁二藝術特區戶外廣場,布置蝴蝶生態園區,展示數種台灣特有蝴蝶,讓親子認識蝴蝶生態,欣賞美麗蝴蝶飛舞。

 周末假日下午並開設蝴蝶手作DIY課程,以蝴蝶為意象,創作蝴蝶手機袋,或將蝴蝶暈染在竹籃。電洽:5214899。



#藝術
#活動

#藝術 by leox123456
#活動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5 23:5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1/13926.html

#a52a2a">環保藝術!馬浪漂流木創作驚豔加拿大




連續第十九年在加拿大舉辦的「台灣文化節」,今年在眾多的受邀參展作者中,有一位來自花蓮的木雕家「馬浪‧阿雄」,以六件漂流木創作受到青睞,作品不但傳達環保藝術與生活結合之美,更呼應現在節能減碳的環保意識(梁國榮報導)

不善言辭的馬浪.阿雄,對於自己的創作意涵,只簡單的說「就是這樣」~這就是皮膚黝黑、表達純真自然的馬浪。收藏馬浪作品五、六年的花蓮市立圖書館館長蔡淑香說,馬浪的作品集各種藝術於一身,創作意境也比當年更不容小覷

馬浪的作品已經送到加拿大,當時在台北展出時,文建會主委黃碧端親自試坐了馬浪的「椅子」,讓她感到驚豔。文建會生活美學館台東館長莊三修則說,這樣的作品符合環保,更呼應了文建會所推廣的創意產業

人看起來不起眼,但馬浪的作品名揚國際,卻也不改他隨性的風格,只希望他的作品讓更多人喜歡。




#藝術
#介紹

#藝術 by leox123456
#介紹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6 00:02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63/139kc.html

#a52a2a">獅壺傳情─林煙朝創作展



林煙朝老師「獅壺傳情─林煙朝創作展」即日起到7月30日在臺中市文化局舉行;臺中市文化局表示,成長於臺中縣大肚山的林煙朝老師因喜愛收藏獅頭、茶壺,進而接觸、製作,在現成陶土無法發揮自我創意的情形下,林煙朝老師獨創以南屯土角厝的土角製成陶土,炙燒成別具地方特色的「南屯燒」,以及風格獨特的「大肚紅」系列,此外,結合傳統以及創新的手法,在陶壺上以南屯區極負盛名的「萬和宮」燒金紙灰噴出金點,製作出象徵媽祖庇佑的「平安壺」,讓大家泡茶、喝茶都能平安又幸福。


#藝術
#展覽

#藝術 by leox123456
#展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6 00:04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63/139kw.html

#a52a2a">「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巡迴展



「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即日起到8月31日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包括3、4百年前清朝皇帝的詔書、清道光年間文殿試小金榜數位仿件都在展出之列,民眾還可以透過魔幻水晶球,把玩台北八里十三行出土的可愛陶偶豬等古文物,現場操作觸控螢幕電玩拼圖,展出內容豐富,互動性十足。

中央研究院慶祝歷史語言研究所創立80週年主辦的「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全國巡迴展,呈現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機構計畫歷時七年來的重要成果,展示內容包括「口語傳播」、「文字的產生」、「紙張的發明」、「印刷術的發明」、「攝影術的誕生」、「電腦的發展」和「知識的年代」等7大主題。展示方式結合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年典藏的歷史文物,透過現場展件、機台與線上資料庫,運用高科技、多媒體互動裝置,將人類過去四千年來,在語文傳播、資訊傳遞、資料儲存與科技發展的歷史脈絡與演變過程,做完整介紹。

科博館劉德祥主任也表示,從口語傳播到數位資訊時代,人類記憶載體歷經甲骨、善本書、早期相機到現在的磁帶、隨身碟、光碟片等,民眾可以藉由24件展示品,了解不同時代的人類,資訊傳遞與儲存方式,特別是數位化的今年,得以讓我們過去與現在的訊息得以永久保存下去。

科博館將2千年前作為人類資訊載體的中國漢朝木簡,佈置的展場入口處,參觀展覽的民眾可以在木簡上寫下自己的祈願,和對家人的祝福,再掛在許願樹上,果然這棵「漢簡許願樹」引起不少民眾的喜愛,紛紛寫下對家人、朋友的祝福。


#文物
#展覽

#文物 by leox123456
#展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6 00:0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5/139km.html

#a52a2a">看展覽抽好禮 陶博館限量陶瓷「小陶仔」等您拿


張山以他一貫的風格,利用高超製陶技術呈現如鐵蚽諈漁蘆G,連星野曉大師都覺得相當感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80715 15:47:11北縣)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8月24日,在陶瓷藝術園區展示廳展出「空間‧像‧遊戲」,由8位臺灣陶藝新秀帶來大膽創意、充滿想像空間的陶藝作品。民眾參觀完展覽,只要填寫學習單並投入陶瓷藝術園區展示廳的抽獎箱,就可以參加抽獎活動,獎品是由張山老師提供,特別製作限量30份的「小陶仔」。

「空間‧像‧遊戲」展覽,是經由5位諮詢委員選出12位新秀,再邀請日本陶藝大師星野曉先生選出其中8位。今年星野曉來臺創作期間陶博館也邀請他撰寫一篇對這次展覽作品的推薦文章,他義不容辭地以日本陶藝家觀點描述他對這8位臺灣陶藝新秀作品的觀察,最後正式將這次展覽命名為「空間‧像‧遊戲」。這個展覽的主要策展意念在於強調特定空間的存在運用,他們不是被動的展示在展示台上,而是主動的與空間場域對話,來參觀展覽的民眾,都可以感受到此展所帶來的空間特質。

在這次的展覽中,8位陶藝家分別為施宣宇、胡慧琴、朱芳毅、唐瑄、張和民、方柏欽、張山、卓銘順,其中張山以他一貫的風格,利用高超製陶技術呈現如鐵蚽諈漁蘆G,連星野曉大師都覺得相當感動。這次張山提供作為抽獎活動的小陶仔,也是呈現陶瓷擬鏽鐵的風格,極具張山個人特色。

陶博館館長游冉琪表示,這8位新生代陶藝家,將其所學技巧轉化成為對自我、對社會的省思或將各種不同元素重新組合,創造並賦予陶藝作品更多元、更豐富的陶瓷語彙;期望將當代陶藝的未來及傳承做更廣的詮釋,也為臺灣當代陶藝的發展脈絡寫下新的一頁。

「空間‧像‧遊戲」展示在陶瓷藝術園區火廣場展示廳,藉由以紅磚複製而成的窯爐模型如包子窯、四角窯等,塑造出特別的展示空間,也給予作品更活潑的展示方式。看展覽玩抽獎活動,將於8月24日抽出幸運民眾!請把握時間前來觀賞。



#藝術
#活動

#藝術 by leox123456
#活動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6 00:1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60/139re.html

#a52a2a">結合文藝與武藝 藍天美展於國父紀念館展出




(軍聞社記者孔繁嘉台北十五日電)空軍配合「八一四」勝利七十一週年暨國軍「八二三戰役」五十週年紀念,今天在國父紀念館載之軒藝廊舉辦「藍天美展」,合併展出「藍天美展」與「文藝金像獎」得獎作品,結合文藝與武藝,展現空軍對此重要的史事,表達最深的敬意。

這項展覽開幕式,在空軍司令彭勝竹上將伉儷及國父紀念館副館長狄德蔭共同主持下開幕、剪綵,並頒發次獲選作品作者獎金,而國畫大師李奇茂等多位藝文界前輩,均到場參加。

彭司令在致詞中強調,空軍是一支講求高科技與人文並重的軍種,擁有最多高素質的人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最精實的戰備訓練,然而對於人文精神的培養與藝術內涵的充實,空軍則更為重視。

因此,為了提倡「戰鬥文藝」,鼓勵官兵利用公餘閒暇研習藝文,勇於創作,發揚藝文真、善、美的精神,期能散播人文關懷於軍中各個角落。

彭司令指出,此次「藍天美展」共展出的作品中,包含空中戰機巡弋的雄姿、地勤人員揮汗戮力戰備工作的身影,作品中自然呈現出空軍健兒們平日生活的真實紀錄,希望藉由攝影作品,串聯出空軍官兵們平時執行戰備訓練任務的全貌,讓國人更了解空軍,進而支持國防建設,貫徹「全民國防」的理念,共同為台海空防安全努力。

此次在載之軒藝廊共展出五十餘件戰畫、書法、攝影及漫畫,紀錄空軍健兒們平日生活的情景,展期將至十七日,歡迎台北市民及全國愛好藝文、攝影的朋友前往參觀。


#藝術
#展覽

#藝術 by leox123456
#展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6 00:1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5/139pg.html

#a52a2a">府城美術展覽會評審出爐 9/27頒獎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十五日電)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府城美術展覽會評審出爐,林舜青、張瑞益、李金松三人獲得最高榮譽「鳳凰獎」,頒獎典禮將於九月二十七日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舉行。

府城美術展覽會分為西方媒材、東方媒材、書法類、影像、傳統工藝類、立體造型類,今年徵件四百二十八件,錄取二百二十四件,各類遴選前三名及優選三名頒獎。

西方媒材第一名是林舜青,傳統工藝是張瑞益、立體造型是李金松,東方媒材是陳俊志,書法類是尤振宇,影像類是楊進益;評審會再以不分類方式遴選,林舜青、張瑞益及李金松等三人榮獲鳳凰獎,作品將由市立文化中心典藏。

所有入選作品將於九月二十七日在市立文化中心展出,展期十七天


#藝術
#活動

#藝術 by leox123456
#活動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6 00:12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5/139ts.html

#a52a2a">南瀛獎雙年展複決審 南縣文化中心舉行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十五日電)

2008年南瀛獎雙年展複、決審今天在台南縣立文化中心舉行,台南縣長蘇煥智親自主持,並頒發評審證書給來自各界的菁英、老師、教授總共四十八位評審。

蘇煥智表示,台南縣是農業大縣,能夠舉辦全國性的美術活動,不僅可以提供更多藝術家一個寬廣的創作空間,更可帶動地方提昇文化藝術的水準,讓南瀛的創意永不止息。

他說,一個好的藝術活動要有更多藝術家共同來參與才會吸引更多傑出的人才,當然也需要許多優秀的評審和專家的公正審查,而透過藝術家熱烈參與以及志工伙伴們大力協助,這樣才能將整體文化提昇,今年藝術獎提高了獎金金額,也將進一步提升藝術家的參與程度。

台南縣文化處處長葉澤山表示,一個競賽能夠成功,都要感謝所有評審委員的辛勞,這次參與南瀛獎雙年展的收件數有七百多件,一百多件入圍作品經過複、決選後,將選出今年的得獎作品。


#藝術
#比賽

#藝術 by leox123456
#比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6 00:1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5/139vp.html

#a52a2a">當代藝術基金會重新出發 培育視覺藝術人才



(中央社記者曾凡芊、羅廣仁台北十五日電)

結束委託經營「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業務,當代藝術基金會將重新出發,投入培育視覺藝術人才,提升台灣當代藝術在國內外的競爭力。

財團法人當代藝術基金會自九十年六月由五家企業共同出資成立,原受委託經營「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業務已於去年年底屆滿,基金會將以新的業務方向繼續為視覺藝術努力。

當代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國慈表示,基金會董事會認為如果要建立一個完善的視覺藝術環境,專業經營管理人才絕對是文化軟體建設重要的工程及資產,這個共識也正好響應台北市文化局積極推動各項藝文人才培育。

當代藝術基金會營運方向將從藝文館舍經營轉型為「全力推動視覺藝術經營管理人才之培育」,與台北市文化局共同合辦多項有關視覺藝術管理人才的培育,協助從業人員繼續成長,使藝術創作與藝術事業經營維持良善循環,提升台灣當代藝術在國內外的競爭力。

基金會董事多來自視覺藝術各領域的專家,台北市文化局肯定基金會規劃的各項視覺藝術經營管理人才培育計畫,期許透過文化局與基金會合作,共同為視覺藝術培養專業務實的經營管理人才。

當代藝術基金會預計每年舉辦「視覺藝術經營管理人研習營」,讓更多藝文工作者有機會吸取新知,累積專業,期許為視覺藝術產業營造更健全完善的職場環境。


#藝術
#活動

#藝術 by leox123456
#活動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6 00:16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5/5/139vs.html

#a52a2a">故宮追索浙派水墨特展 找尋消失的名字



(中央社記者邱凱俞、羅廣仁台北十五日電)

「浙派」是明代發跡於浙江區域的職業畫派,並受到明初宮廷支持,成為十五、十六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皇家風格,畫風甚至影響日本室町時代的畫家和朝鮮時代的韓國畫家,是中國畫史上具國際化的代表。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七月推出「追索浙派」特展,揭開浙派的神秘面紗。

「追索浙派」展覽重新檢視故宮院藏的浙派相關作品,更正部分被傳聞是宋元時期的畫作,尋找其消失的名字。

策展人之一的故宮書畫處助理研究員賴毓芝表示,收藏史上,許多浙派的畫作往往被商人或收藏家以改款等方式,換上古代大師的名字,逐漸淹沒於歷史之中。因此,本次展覽經過兩年的先行研究,重新檢視過去被誤歸為宋元的畫作。

另一位策展人故宮書畫處副研究員陳階晉介紹指出,「浙派」並不是以地域劃分,它代表的是畫風風格的總稱。陳階晉表示,此次展覽反映的意義是當時宮廷、菁英推祟的文人畫興起後,影響具民間氣息的浙派沒落,反觀現今普羅大眾流行的主流藝術品,也一樣影響和造成非主流藝術的沒落,值得省思。

故宮「追索浙派」特展分為秋、冬兩檔,秋季檔從七月一日到九月二十五日,冬季檔十月一日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展出多達八十五件名作,並依「藝術的傳統」、「浙派與宮廷的交會」、「北京與南京」、「狂態邪學」四單元,追索浙派的起源、浙派由地方到中央的歷程、浙派第二代的發展及浙派如何消失於歷史的偏見之中。


#藝術
#展覽

#藝術 by leox123456
#展覽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6 00:19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90207

#a52a2a">不忍交趾陶消失 陶藝家開班授課

]

蔡顯勇為傳承交趾陶技藝而開班授徒,材料費、鐘點費全免。沈娟娟攝



【本報雲林訊】

為了傳承交趾陶民藝,曾獲「葉王獎」首獎的古坑鄉交趾陶藝家蔡顯勇將開班授徒,材料費、鐘點費全免。他說,不忍心看到交趾陶這項藝術走上末路。



蔡顯勇說,交趾陶是門藝術,他不忍看到這項民藝逐漸式微,甚至走上失傳的命運,由於他是極少數且幸運地可以此「生活」的專業工作者,希望拋磚引玉,招收十名退休老師、家庭主婦、大專學生等各行各業,努力嘗試將交趾陶技藝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蔡顯勇表示,研習班取名「閱讀悅讀交趾陶」,額滿就開課,三個月為一期。

蔡顯勇說,交趾陶基礎功很重要,如認識陶土、釉藥、手指的靈活度,以及最基本的十二生肖等等,因為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至少三到五年才能打好底子,而且捏交趾陶大都坐硬板凳,常常坐下就是八小時,非常辛苦。

他說,曾有人慎重地向他拜師學藝,不料,三小時就受不了,臨陣脫逃。但是也有人學習專注投入,願意把交趾陶當成一生志業,卻因交趾陶很難「當飯吃」,最後也落得對他說「拜拜」。


#藝術
#活動

#藝術 by leox123456
#活動 by leox123456
leox123456(leox) 2008/7/16 00:21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90206

#a52a2a">薪傳獎得主李榮烈 展「竹藝之美」



【本報南投訊】

第十屆民族藝術薪傳獎竹編類得主李榮烈正在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展出「竹編創作」,展至二十九日。配合此展,文化局將於二十六日辦「竹藝體驗活動」。

此項體驗活動,包括李榮烈竹編創作展作品導覽解說、聽李爺爺的竹編故事、及竹藝體驗DIY教學。

即日起至二十三日止在文化局藝術課受理報名,參加對象限國小五年級以上,兩人一組,可為親子、兒童等,名額只有十五組。

李榮烈雖已七十餘歲,仍致力竹編技藝的教育與傳承,二○○五年獲教部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個人獎。

李榮烈生於南投縣草屯鎮,十八歲進入手工藝研究所學習竹編工藝,在顏水龍教授、黃塗山老師指導下,與竹材結下不解之緣,之後又得老師陳火的漆藝指導,歷經四十餘年的試煉,創作品兼顧民藝與實用,結實精緻。


#藝術
#展覽

#藝術 by leox123456
#展覽 by leox123456
(5,114 views)
[更多討論] 美術藝文新聞:美術新聞、展覽與藝文新聞

"美術新聞/美術繪畫新聞/美術設計新聞 2008/07/15" 傳統頁面(電腦版)

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傳統桌面版 [ 登入/註冊 ]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