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繪圖設計 工作閒聊 比賽活動 美術討論 標籤 圖片
.*(ॐ)宇宙的聲音 *.(wm) 的個人留言板
.*(ॐ)宇宙的聲音 *.(wm) 的個人留言板
💬 撰寫新留言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 975  下一頁→ (第621頁, 共975頁) #15103
.*(ॐ)宇宙的聲音 *.(WM)

Chael Sonnen 第二次把冠軍送給到同一個人手中

2012-07-08 22:31 回應留言 💬 | |


八角鐵籠 ufc 格鬥 ps: 在八角鐵籠得冠軍和出三界哪個比較難?

Anderson Silva vs Chael Sonnen II UFC 148 Full Figh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KQEorWGYSA

發佈日期:2012-07-07,發佈者: mix2dmartialarts
Anderson Silva vs Chael Sonnen II UFC 148 Full Fight
下午 10:17 2012/7/8

#15101
.*(ॐ)宇宙的聲音 *.(WM)

何謂“煩惱障”與”所知障 ”?

2012-07-08 02:48 回應留言 💬 | |


佛在楞嚴會上所說的,煩惱障與所知障這兩種障,一切眾生並不相同。

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兩種障都薄,所以他能證得大乘初信;

小乘須陀洹煩惱障輕、所知障重,所以他能夠斷八十八品見惑; 

因為所知障重,他智慧不開,佛說的大乘經教他不能夠理解,原因在此。


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非常明顯,阿難尊者他所證得是小乘初果,他的智慧很高,佛說《楞嚴經》,你看說到第三卷他就出來讚佛了,他懂了;富樓那尊者是四果阿羅漢,富樓那尊者聽不懂,所以起來向佛請教:他初果,他怎麼懂得?我四果羅漢我怎麼沒懂?佛才跟他說明,阿難是煩惱障重,所以只證得初果,所知障輕,所以大乘經法他能夠明瞭,他能夠接受;而富樓那尊者跟阿難恰恰相反,他是煩惱障輕,所以證得四果羅漢,三界八十一品思惑他也斷了,但大乘經教他聽不懂,所知障重。


在大乘教學裡面,古來的這些祖師大德常常教人“看破放下”,我們能放下,放下煩惱障,看破是破所知障,這兩種功夫不間斷地互相取用,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一定要真幹,而且在我們這個境界裡面,一定要先從放下下手,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


佛教我們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華嚴》、《圓覺》佛是這麼說的。《無量壽經》:“一切皆成佛”,大乘經上我們常常看到:“凡有佛性,皆當作佛”,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處世待人接物呢?一定要像善財童子那個修學態度,善財童子心目當中,凡夫只有我自己一個,我一個人是凡夫,除我一個人之外都是諸佛如來,順境逆境、善人惡人,全是諸佛如來化身來度我的,所以他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沒有障礙。我們今天修行你說障礙有多少!


障礙從哪裡來的?從我們不善心所變現出來的,大家念這部《十善業道經》就懂,前面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不善,看這個人順眼起貪愛,看不順眼起瞋恚,這是不善的心。我們的心不真誠、不清淨、不平等,所以造成菩提道上無量無邊的障礙。這個障礙怎麼突破呢?善財給我們作了最好的榜樣,你看他真的是一帆風順,遇到文殊菩薩,在文殊會下成就了根本智,然後老師叫他出去參學,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他成了究竟圓滿的佛果。他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他的境界提升一層,吉祥雲比丘代表圓教初住菩薩,發心住,他參訪初住菩薩,他自己就到初住;參訪海雲菩薩,他就升到二住;參訪妙住比丘,他就升到三住,一直境界往上提升,沒有一點挫折,什麼原因?做學生的態度好。這個事情印光法師在《文鈔》裡頭說得很多:“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兩分誠敬得兩分利益”,善財童子具足圓滿的誠敬,所以他得圓滿利益。你看祖師講得多麼簡單。


再跟諸位說,做起來也就這麼簡單,你不肯做就沒有法子。為什麼不肯做呢?我們自己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太重,煩惱裡面最大的煩惱,對修行人來說,貢高我慢,總覺得我比別人高一等,別人都不如我,我慢高山,把自己菩提道上造成障礙;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癡慢,這才造成許許多多的障礙,你能把這個東西排除,決定沒有自私自利,決定不沾名聞利養,真正地離開了貪瞋癡慢,那我們就跟善財童子一樣,對人對事對物真誠恭敬,普賢行落實了。






參考資料 淨空法師開示
•2006-10-30 17:16:40 補充
煩惱障:又作惑障。指妨礙至菩提之道(即聖道),而使無法證得涅槃之煩惱而言。
所知障:指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又作智障、智礙。為二障之一,「煩惱障」之對稱。

#15100
.*(ॐ)宇宙的聲音 *.(WM)

31. 學佛要出三界,請問要如何出三界?佛有出三界嗎?

2012-07-07 23:13 回應留言 💬 | |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qanda/Q2/q2-31.htm

梵語三界(trayo dhatavah),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名三界。出三界有出三界的條件,那麼如何才能出三界呢?這是佛門弟子日夜以求的根本問題,修學佛法若不出三界,不解脫生死輪迴,學佛就沒有達到學佛的宗旨,既然如此,該如何修?如何行才能出三界呢?
諸位同參們!三界中的欲界(梵語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此六欲天有飲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樂,欲解脫欲界之境,必須從飲食、男女、乃至五欲之樂淨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三界中的色界(梵語rupa-dhatu),共有十八天,亦稱四禪天;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色界天沒有飲食之欲、男女之欲,僅是禪定暫時伏住,沒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宮殿,亦有現象界,禪悅為食,欲解脫色界十八天之生死,必須觀色相皆空性,了知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應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離色界天。

三界中的無色界(梵語arupya-dhatu),是連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這是無色界眾生所住的世界,共有四空天,欲出離空天之生死,必須了知心意識當體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離,見達自性,當下即可出離無色界天。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要跳出三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佛到底有出三界嗎?這是不容懷疑的,當然佛已出離三界,而且已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依佛法而言,佛所謂出三界,是指三業清淨,煩惱諸垢,皆已淨盡,是名佛已出三界,佛的煩惱出三界,塵垢一概出三界淨化無餘,但佛的法身慧命並無出三界,佛的法身說離即不離,不離即有離,說離與不離,皆為戲論。



下午 11:12 2012/7/7

#15099
.*(ॐ)宇宙的聲音 *.(WM)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2012-07-06 14:10 回應留言 💬 |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31/1626_001.htm
T31n1626_p0892a14(00)║  No. 1626 [cf. No. 1627]
T31n1626_p0892a15(00)║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T31n1626_p0892a16(00)║
T31n1626_p0892a17(00)║    堅慧菩薩造
T31n1626_p0892a18(00)║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等譯
T31n1626_p0892a19(00)║ 稽首菩提心  能為勝方便
T31n1626_p0892a20(00)║ 得離生老死  病苦依過失
T31n1626_p0892a21(00)║菩提心略說有十二種義。是此論體。
T31n1626_p0892a22(03)║諸聰慧者應如次知。所謂果故因故。自性故。異名故。
T31n1626_p0892a23(00)║無差別故。分住故。無染故。常恒故。相應故。
T31n1626_p0892a24(00)║不作義利故。作義利故。一性故。
T31n1626_p0892a25(05)║此中最初顯示菩提心果。令見勝利。
T31n1626_p0892a26(07)║次即說彼所起之因。然後安立。此出生相。及顯異名而無差別。
T31n1626_p0892a27(00)║於一切位無有染著。常與淨法而共相應。
T31n1626_p0892a28(01)║不淨位中無諸功用。於清淨位能作利益。
T31n1626_p0892a29(02)║一性涅槃應知。
T31n1626_p0892b01(13)║如是十二種義今此論中次第開闡。何者名為菩提心果。謂最寂靜涅盤界。
T31n1626_p0892b02(00)║此唯諸佛所證。非餘能得。所以者何。
T31n1626_p0892b03(03)║唯佛如來能永滅盡一切微細煩惱熱故。
T31n1626_p0892b04(04)║於中無生永不復生意生諸蘊故。
T31n1626_p0892b05(08)║無老此功德增上殊勝圓滿究竟無衰變故。
T31n1626_p0892b06(08)║無死永捨離不思議變易死故。
T31n1626_p0892b07(13)║無病一切煩惱所知障病及與習氣皆永斷故。
T31n1626_p0892b08(12)║無苦依無始時來無明住地所有習氣皆永除故。
T31n1626_p0892b09(10)║無過失一切身語意誤犯不行故。此則由菩提心。
T31n1626_p0892b10(08)║為最上方便不退失因一切功德。至於究竟而得彼果。
T31n1626_p0892b11(03)║彼果者即涅盤界。何者為涅盤界。
T31n1626_p0892b12(07)║謂諸佛所有轉依相不思議法身。以菩提心是不思議果因。
T31n1626_p0892b13(01)║如白月初分故今頂禮。復次頌曰。
T31n1626_p0892b14(00)║ 能益世善法  聖法及諸佛
T31n1626_p0892b15(00)║ 所依寶處如  如地海種子
T31n1626_p0892b16(00)║復次菩提心如地。
T31n1626_p0892b17(10)║一切世間善苗生長所依故。如海一切聖法珍寶積聚處所故。
T31n1626_p0892b18(03)║如種子一切佛樹出生相續之因故。
T31n1626_p0892b19(06)║如是已說菩提心果。云何此因。頌曰。
T31n1626_p0892b20(00)║ 信為其種子  般若為其母
T31n1626_p0892b21(00)║ 三昧為胎藏  大悲乳養人
T31n1626_p0892b22(00)║復次云何此因積集。應知如轉輪王子。
T31n1626_p0892b23(02)║其中於法深信為菩提心種子。智慧通達為母。
T31n1626_p0892b24(01)║三昧為胎藏。由定樂住一切善法得安立故。
T31n1626_p0892b25(01)║大悲為乳母。以哀愍眾生。於生死中無有厭倦。
T31n1626_p0892b26(00)║一切種智得圓滿故。云何自性。頌曰。
T31n1626_p0892b27(00)║ 自性無染著  如火寶空水
T31n1626_p0892b28(00)║ 白法所成就  猶如大山王
T31n1626_p0892b29(00)║復次應知此菩提心因積集已。有二種相。
T31n1626_p0892c01(01)║謂離染清淨相。白法所成相。離染清淨相者。
T31n1626_p0892c02(01)║謂即此心自性不染。又出客塵煩惱障得清淨。
T31n1626_p0892c03(00)║
T31n1626_p0892c04(17)║譬如火摩尼寶虛空水等為灰垢雲土所覆翳時。雖其自性無所染著。
T31n1626_p0892c05(06)║然猶遠離灰等故。令火等得清淨。
T31n1626_p0892c06(10)║如是一切眾生自性無差別心。雖貪等煩惱所不能染。
T31n1626_p0892c07(06)║然猶遠離貪等故。其心得清淨。白法所成相者。
T31n1626_p0892c08(05)║謂如是自性清淨心。為一切白法所依。
T31n1626_p0892c09(07)║即以一切白淨法而成其性。如說須彌山眾寶所依。
T31n1626_p0892c10(04)║即以眾寶而合成故。云何異名。頌曰。
T31n1626_p0892c11(00)║ 至於成佛位  不名菩提心
T31n1626_p0892c12(00)║ 名為阿羅訶  淨我樂常度
T31n1626_p0892c13(00)║ 此心性明潔  與法界同體
T31n1626_p0892c14(00)║ 如來依此心  說不思議法
T31n1626_p0892c15(00)║復次此菩提心。永離一切客塵過惡。
T31n1626_p0892c16(03)║不離一切功德成就。得四種最上波羅蜜。
T31n1626_p0892c17(04)║名如來法身。如說世尊如來法身。即是常波羅蜜。
T31n1626_p0892c18(01)║樂波羅蜜。我波羅蜜。淨波羅蜜。
T31n1626_p0892c19(06)║如來法身即是客塵煩惱所染自性清淨心差別名字。
T31n1626_p0892c20(02)║又如說。舍利弗。此清淨法性即是法界。
T31n1626_p0892c21(04)║我依此自性清淨心。說不思議法。云何無差別。頌曰。
T31n1626_p0892c22(00)║ 法身眾生中  本無差別相
T31n1626_p0892c23(00)║ 無作無初盡  亦無有染濁
T31n1626_p0892c24(00)║ 法空智所知  無相聖所行
T31n1626_p0892c25(00)║ 一切法依止  斷常皆悉離
T31n1626_p0892c26(00)║復次此菩提心。在於一切眾生身中。
T31n1626_p0892c27(03)║有十種無差別相。所謂無作以無為故。
T31n1626_p0892c28(05)║無初以無起故。無盡以無滅故。無染濁以自性清淨故。
T31n1626_p0892c29(01)║性空智所知以一切法無我一味相故。
T31n1626_p0893a01(03)║無形相以無諸根故。聖所行以是佛大聖境界故。
T31n1626_p0893a02(01)║一切法所依以染淨諸法所依止故。
T31n1626_p0893a03(04)║非常以是雜染非常法性故。
T31n1626_p0893a04(10)║非斷以是清淨非斷法性故。云何分位。頌曰。
T31n1626_p0893a05(00)║ 不淨眾生界  染中淨菩薩
T31n1626_p0893a06(00)║ 最極清淨者  是說為如來
T31n1626_p0893a07(00)║復次此菩提心。無差別相故。
T31n1626_p0893a08(06)║不淨位中名眾生界。於染淨位名為菩薩。
T31n1626_p0893a09(07)║最清淨位說名如來。如說。舍利弗。即此法身。
T31n1626_p0893a10(07)║為本際無邊煩惱藏所纏。從無始來生死趣中生滅流轉。
T31n1626_p0893a11(02)║說名眾生界。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
T31n1626_p0893a12(05)║厭離生死漂流之苦。捨於一切諸欲境界。
T31n1626_p0893a13(06)║於十波羅蜜及八萬四千法門中。為求菩提而修諸行。
T31n1626_p0893a14(02)║說名菩薩。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
T31n1626_p0893a15(06)║解脫一切煩惱藏。遠離一切苦。永除一切煩惱隨煩惱垢。
T31n1626_p0893a16(01)║清淨極清淨最極清淨。住於法性。
T31n1626_p0893a17(05)║至一切眾生所觀察地。盡一切所知之地。昇無二丈夫處。
T31n1626_p0893a18(00)║得無障礙無所著一切法自在力。
T31n1626_p0893a19(04)║說名如來應正等覺。是故舍利弗。眾生界不異法身。
T31n1626_p0893a20(01)║法身不異眾生界。眾生界即是法身。
T31n1626_p0893a21(04)║法身即是眾生界。此但名異非義有別。云何無染。頌曰。
T31n1626_p0893a22(00)║ 譬如明淨日  為雲之所翳
T31n1626_p0893a23(00)║ 煩惱雲若除  法身日明顯
T31n1626_p0893a24(00)║此復云何。於不淨位中。現有無量諸煩惱。
T31n1626_p0893a25(01)║而不為染。譬如日輪為雲所覆而性常清淨。
T31n1626_p0893a26(01)║此心亦爾。彼雜煩惱但為客故。云何常恒。
T31n1626_p0893a27(01)║頌曰。
T31n1626_p0893a28(00)║ 譬如劫盡火  不能燒虛空
T31n1626_p0893a29(00)║ 如是老病死  不能燒法界
T31n1626_p0893b01(00)║ 如一切世間  依虛空起盡
T31n1626_p0893b02(00)║ 諸根亦如是  依無為生滅
T31n1626_p0893b03(00)║復次云何。於此現有生老死。而言是常。
T31n1626_p0893b04(02)║譬如虛空雖劫災火起不能為害。法界亦爾。
T31n1626_p0893b05(02)║是故經言。世尊。生死者但隨俗說有。世尊。
T31n1626_p0893b06(03)║死者諸根隱沒。生者諸根新起。
T31n1626_p0893b07(08)║非如來藏有生老死若沒若起。世尊。如來藏過有為相。
T31n1626_p0893b08(04)║寂靜常住不變不斷故。云何相應。頌曰。
T31n1626_p0893b09(00)║ 如光明熱色  與燈無異相
T31n1626_p0893b10(00)║ 如是諸佛法  於法性亦然
T31n1626_p0893b11(00)║ 煩惱性相離  空彼客煩惱
T31n1626_p0893b12(00)║ 淨法常相應  不空無垢法
T31n1626_p0893b13(00)║復次云何未成正覺。而言於此佛法相應。
T31n1626_p0893b14(01)║譬如光明熱色等與燈無有異相。
T31n1626_p0893b15(05)║諸佛法於法身亦如是。如說。舍利弗。諸佛法身有功德法。
T31n1626_p0893b16(00)║譬如燈有光明熱色不離不脫。
T31n1626_p0893b17(05)║摩尼寶珠光色形狀亦復如是。舍利弗。
T31n1626_p0893b18(07)║如來所說諸佛法身智功德法不離不脫者。
T31n1626_p0893b19(07)║所謂過恒河沙如來法也。復次如說有二種如來藏空智。
T31n1626_p0893b20(02)║何等為二。所謂空如來藏。一切煩惱若離若脫智。
T31n1626_p0893b21(00)║不空如來藏。
T31n1626_p0893b22(12)║過恒河沙不思議諸佛法不離不脫智。云何不作義利。頌曰。
T31n1626_p0893b23(00)║ 煩惱藏纏覆  不能益眾生
T31n1626_p0893b24(00)║ 如蓮華未開  如金在糞中
T31n1626_p0893b25(00)║ 亦如月盛滿  阿脩羅所蝕
T31n1626_p0893b26(00)║復次眾生法身。即與如是功德相應。
T31n1626_p0893b27(03)║何故無有如來德用。應知此如蓮未開。
T31n1626_p0893b28(05)║諸惡見葉共包裹故。如金墮廁。在於覺觀糞穢中故。
T31n1626_p0893b29(02)║如滿月被蝕。我慢羅[目*侯]所執取故。如池水被濁。
T31n1626_p0893c01(01)║貪欲塵土所混雜故。如金山被翳。
T31n1626_p0893c02(05)║瞋恚泥垢所封著故。如虛空被覆。癡愚重雲之所蔽故。
T31n1626_p0893c03(00)║如日未出。在無明習氣地中故。如世界未成。
T31n1626_p0893c04(00)║在六處水大藏中故。如雲無雨。
T31n1626_p0893c05(05)║相違緣現前故。總為頌曰。
T31n1626_p0893c06(00)║ 如蓮金等未開顯  佛體客塵翳亦然
T31n1626_p0893c07(00)║ 是時功德不自益  反此則能為大利
T31n1626_p0893c08(00)║云何作義利。頌曰。
T31n1626_p0893c09(00)║ 如池無垢濁  如蓮大開敷
T31n1626_p0893c10(00)║ 亦如上真金  洗除眾糞穢
T31n1626_p0893c11(00)║ 如虛空清淨  朗月星圍繞
T31n1626_p0893c12(00)║ 離欲解脫時  功德亦如是
T31n1626_p0893c13(00)║ 譬如日明現  威光遍世間
T31n1626_p0893c14(00)║ 如地生眾穀  如海出眾寶
T31n1626_p0893c15(00)║ 如是益眾生  令從諸有脫
T31n1626_p0893c16(00)║ 了知諸有性  而起於大悲
T31n1626_p0893c17(00)║ 若盡若不盡  斯皆無所著
T31n1626_p0893c18(00)║ 佛心如大雲  住於實際空
T31n1626_p0893c19(00)║ 三昧總持法  甘雨隨時降
T31n1626_p0893c20(00)║ 一切諸善苗  因此而生長
T31n1626_p0893c21(00)║此偈中義與前相反。應知則是清淨法身。
T31n1626_p0893c22(01)║遠離客塵眾患故。成就自性功德故。
T31n1626_p0893c23(04)║證斯法者則名如來應正等覺。
T31n1626_p0893c24(09)║於常住寂靜清涼不思議涅盤界。恒受安樂。為一切眾生之所歸仰。
T31n1626_p0893c25(00)║云何一性。頌曰。
T31n1626_p0893c26(00)║ 此即是法身  亦即是如來
T31n1626_p0893c27(00)║ 如是亦即是  聖諦第一義
T31n1626_p0893c28(00)║ 涅盤不異佛  猶如冷即水
T31n1626_p0893c29(00)║ 功德不相離  故無異涅盤
T31n1626_p0894a01(00)║若如來法身異涅盤者。經中不應作如是說。
T31n1626_p0894a02(00)║如彼頌曰。
T31n1626_p0894a03(00)║ 眾生界清淨  應知即法身
T31n1626_p0894a04(00)║ 法身即涅盤  涅盤即如來
T31n1626_p0894a05(00)║復次如有經言。世尊。
T31n1626_p0894a06(09)║即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涅盤界。即此涅盤界名如來法身。
T31n1626_p0894a07(01)║世尊。無異如來無異法身。言如來者即法身也。
T31n1626_p0894a08(00)║復次應知。此亦不異苦滅諦。是故經言。
T31n1626_p0894a09(02)║非以苦壞名苦滅諦。言苦滅者。
T31n1626_p0894a10(07)║以從本已來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盡離盡。
T31n1626_p0894a11(06)║常恒不變無有斷絕。自性清淨。遠離一切煩惱藏。
T31n1626_p0894a12(04)║具足過恒河沙不離不脫智不思議諸佛法。
T31n1626_p0894a13(04)║是故說名如來法身世尊。即此如來法身。未離煩惱藏。
T31n1626_p0894a14(00)║說名如來藏。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
T31n1626_p0894a15(01)║世尊。如來藏者。一切聲聞獨覺。
T31n1626_p0894a16(06)║本所不見本所不證。唯佛世尊。永壞一切煩惱藏。
T31n1626_p0894a17(04)║具修一切苦滅道之所證得。是故當知。
T31n1626_p0894a18(06)║佛與涅盤無有差別。譬如冷觸不異於水。復次應知。
T31n1626_p0894a19(03)║唯有一乘道若不爾者。異此應有餘涅盤故。
T31n1626_p0894a20(03)║同一法界豈有下劣涅盤勝妙涅盤耶。
T31n1626_p0894a21(05)║亦不可言由下中上勝劣諸因而得一果。
T31n1626_p0894a22(06)║以現見因差別果亦差別故。是故經言。世尊。
T31n1626_p0894a23(06)║實無勝劣差別法證得涅盤世尊。平等諸法證於涅盤。世尊。
T31n1626_p0894a24(00)║平等智。平等解脫。平等解脫見。證得涅盤。
T31n1626_p0894a25(00)║是故世尊。涅盤界者名為一味。
T31n1626_p0894a26(05)║所謂平等味解脫味也。
T31n1626_p0894a27(00)║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T31n1626_p0894a28(00)║  此論丹藏與國宋二藏不同。此則丹本。
T31n1626_p0894a29(01)║ 有五字四句二十四頌。間挾七言一偈。
T31n1626_p0894b01(02)║ 離為十二段。段段各釋。吾祖賢首疏。所釋者。
T31n1626_p0894b02(01)║ 此本也。按彼國宋兩本。有七字四句二十偈。
T31n1626_p0894b03(00)║ 一舉並出。後方次第釋之。其初偈曰。
T31n1626_p0894b04(02)║ 法界不生亦不滅。無老病死無蘊過。
T31n1626_p0894b05(04)║ 由彼發勝菩提心。是故我今稽首禮者是也。
T31n1626_p0894b06(03)║ 今按開元錄。及賢首疏。並以此論為單譯。
T31n1626_p0894b07(03)║ 而國宋兩本與此丹本文雖有異。義則無殊。
T31n1626_p0894b08(02)║ 必是開元之後。後代重譯也。
T31n1626_p0894b09(07)║ 但未詳何代何人之譯。此須待勘。
T31n1626_p0894b10(10)║ 二藏直以為提雲般若譯者錯耳。

下午 02:08 2012/7/6

#15098
.*(ॐ)宇宙的聲音 *.(WM)

恒河大手印 (淨念相繼 阿彌陀佛)

2012-07-06 06:27 回應留言 💬 | |


http://book.bfnn.org/books/0397.htm

(第十五講)



元音老人 著



第十五講



「見、定、行三要是三世佛之密意中心,一切乘之頂尖,故曰諸佛之母。」



我們前面講過:「見」者,了知一真法界、法爾如來藏心,無量顯現染淨諸法,具足法爾平等性義。
「見宗」才是正知見。
「定」者,不是死定,而是活定。故空悲雙融方為正定。
「行」者,內不隨妄念遷流,外不為境界所動,令心如河流,任運自然住,保任於惺惺寂寂。
這才是正行。三要就是三個要點。「見、定、行三要,是三世佛之密意中心」,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
未來世。三世佛之密意中心,就是自性真如、涅槃妙心、一真法界、妙明真心、真如實相、如來藏心、
大圓覺海、如如、菩提、法身、佛性、總持、大佛頂、主人翁、無底缽、沒弦琴、無盡燈、無根樹、
吹毛劍、無為國、摩尼珠、無鑰鎖,乃至泥牛、木馬、心源、心印、心鏡、心月、心珠等等。

名雖多般,意實一也。「密意」的「密」,是指無相可見,說不出來,無法可說,不是語言的物件。
並不是故意保密,不告訴人。雖不可說,卻是中心。此即是大乘佛教的「一實相印」,
用它來判斷是不是大乘佛教。若背離了這個宗旨,說不到這上頭,就不是大乘佛教。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念者,今心也,即當前一念心。

佛者,覺也,即真如自性、一實相印。見、定、行三要之行法,令心念念在覺,不離一實相印,

正是「實相念佛」;《觀無量壽經》講了十六種觀法,修習這十六種觀法也是念佛,謂之「觀想念佛」,

觀觀未離妙明真心。瞻視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聖相,妙相莊嚴,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也是念佛,

謂之「觀相念佛」,也在在未離妙明真心。執持阿彌陀佛聖號,心念耳聞,攝住煩亂之心,

將妄念轉換為佛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貫徹始終,謂之「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何曾離開真心半步!若口誦心不行,那就不是念佛。憨山大師云:「口念彌陀心散亂,

喊破喉嚨也枉然」!


末法修行,若欲得度生死,唯依這「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種種念佛法門。

大手印最直接,正是實相念佛。正是三世佛之密意中心。




「一切乘之頂尖」。密宗判定佛法共分九乘次第——外三乘、內三乘、密三乘。

恒河大手印、大圓滿,統屬最高一層,所以說「見、定、行三要」是一切乘之頂尖,

像寶塔一樣到了尖頂了。


「故曰諸佛之母」,這是十方三世諸佛之母,一切佛都是依此法而出世,

一切法都是從這裏派生出來。






「於念滅上,堅固而定,念無連續,法身之見不忘。(這是行)」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裏的應,是指應事、應物、應萬機。
人來客往,還是要順應,難免要起心動念,但這是本性的妙用,只要不住著,不跟念跑就是了。
正起念時,也不見有念可起,這叫堅固而定。並不是一個念頭不起,死在那裏不動。我們利用妄念,
待人接物,處理日常事情,並不是跟著妄念跑。我們的真心仍然是不住不隨,不動不搖。念無連續,
就是不要讓妄念連續不斷,攀緣不息。

這樣久久用功,念有連續由熟變生,念無連續由生變熟。功夫成熟,觸機遇緣,能看之心、
所看之念於一剎那化於無形,「囗力 」地一聲,能所雙亡,根塵脫落,那你就證成大道了。



所謂「法身之見不忘」,這仍然是在作功夫,時時處處警覺,不要忘記法身。
這是「見、定、行」之行,還在修行的位置上。頓證大道之際,法身之見也不可得。

「心注眼,眼注空,為一切要中要。(須參仰兌修法)」



「心注眼,眼注空」。我們平時作功夫,心要警覺,心看著眼睛,所謂「心眼」。
白居易晚年有詩句:「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就提到「心眼」。眼睛看著空,即心眼觀空。
就是把一切空掉,一切都不可得。看到任何東西都不掛在心上,等於沒有看到。儘管見而無所見,
不是把眼睛閉起來不見;儘管聞而無所聞,不是把耳朵塞住不聞。「不是不見,不是不聞,了了覺之,
不著見聞。」這樣作功夫,決定能成大道。「為一切要中要」,這是一切心要中的心要。修法要有訣竅,
這是所有訣竅當中的最重要的訣竅。這個「要中要」,可以參照「仰兌」所說。仰兌,是密宗的一個法派。
意即一切法不可分,五趣眾生都是清淨身。清淨身就是法身,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之身,
都是清淨法身。正如永嘉禪師《證道歌》所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這是到家人語。密宗修到無上部,便與禪宗合轍,所以說禪宗是「大密宗」。


上午 06:10 2012/7/6

#15096
.*(ॐ)宇宙的聲音 *.(WM)

運動傷害-日行萬步 運動過量傷關節

2012-07-05 15:54 回應留言 💬 | |


2012-07-05 中國時報 邱俐穎/台北報導

▲台北中山醫院骨科醫師周正義(左)提醒,運動固然是好事,但也要適量以免造成膝蓋損傷。右為病患王女士。(邱俐穎攝)
 日行萬步減肥,小心運動過度反而膝蓋受損。一名60歲王女士因深信日行萬步可減重,4年前開始每天上下班走路當運動,平均每天走2、3小時,結果半年前突然膝蓋無力,跌坐在地上爬不起來,就醫才發現是膝關節軟骨磨損變形。

 台北中山醫院骨科醫師周正義表示,這名婦人其實1年前膝蓋便隱約會痠、會緊,開始每天吃葡萄糖胺液保養,但膝蓋症狀未改善,直到半年前下班回家,突然雙腿無力跌坐在地上,才到骨科就醫,還好尚屬於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

 周正義提醒,運動固然是好事,但姿勢不正確或運動過量,對膝關節仍是負擔,健走宜採分段式進行,過程中需適當休息,若膝蓋感覺痠痛就要減少運動量,且最好盡早諮詢醫師。

 另外,要延緩退化性關節炎,平時不妨透過前中左右抬腿運動,弓起腳板,每次停留5至10秒,一天做200次,訓練膝蓋股四頭肌,肌肉有力,才能分散膝關節壓力。

#15095
.*(ॐ)宇宙的聲音 *.(WM)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2012-07-05 15:04 回應留言 💬 | |


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kshitigarbha/sutra/s_14.htm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歸命禮法身  住於諸有情
 彼由不遍知  輪迴於三有
 其性即生死  淨時亦復然
 清淨是涅槃  亦即是法身
 譬如乳相雜  醍醐不可得
 如煩惱相雜  法界不可見
 譬如淨乳已  酥精妙無垢
 如淨其煩惱  法界極清淨
 如燈在其瓶  光耀無所有
 如在煩惱瓶  法界不照耀
 彼彼令一邊  其瓶若得穴
 由彼彼一邊  光明而外出
 以三摩地杵  破壞煩惱瓶
 遍滿於虛空  普遍光照耀
 法界亦不生  亦不曾壞滅
 一切時不染  初中常無垢
 譬如吠琉璃  常時極光明
 石藏以覆蔽  彼光不照耀
 如是煩惱覆  法界妙清淨
 不照於生死  於涅槃光明
 有性若有功  則見於真金
 無性若有功  困而無所獲
 如糠覆其上  不名為粳米
 煩惱覆其上  亦不名為佛
 若得離於糠  顯現於粳米
 遠離於煩惱  法身得顯現
 世間作譬喻  芭蕉無堅實
 而有貞實果  食味如甘露
 如無實生死  流轉煩惱海
 其果即佛體  甘露施有施
 如是於諸種  相似生其果
 無種亦無果  智者必不信
 種子則其性  諸法之所依
 次第若能淨  獲得成佛位
 日月常無垢  以五種覆蔽
 雲霧與煙等  羅[目*侯]手及塵
 如是心光明  覆蔽以五垢
 貪愛瞋恚眠  掉舉與疑惑
 如火洗其衣  種種垢不淨
 若擲於火中  燒垢不燒衣
 空類諸契經  所有如來說
 一切斷煩惱  不曾壞其性
 譬如地下水  常住而清淨
 智隱於煩惱  清淨亦復然
 法界亦非我  非女亦非男
 遠離一切執  云何分別我
 諸法無所著  女男不可得
 貪盲調伏故  示現男女相
 無常苦空性  心淨慮有三
 最勝心淨慮  諸法無自性
 如胞胎孕子  有之而不現
 如煩惱所覆  法實不可見
 分別有四種  所生大造者
 分別我我所  名想及境界
 一切佛大願  無所有無相
 自覺相應故  諸佛常法性
 如言兔有角  分別而非有
 如是一切法  分別不可得
 分析如微塵  分別不可得
 如初後亦爾  智云何分別
 如是和合生  和合亦滅壞
 一法自不生  云何愚分別
 兔牛二角喻  此名遍計相
 依住於中道  如善逝法性
 如月及星宿  現於清水器
 影像而顯現  如是圓成相
 初中亦為善  常恒不欺誑
 彼無五種我  云何我分別
 譬如熱時水  故名為熱水
 是則其冷時  則名為冷水
 覆蔽煩惱網  是則名為心
 若離其煩惱  則名為等覺
 眼識緣於色  影像極清淨
 不生亦不滅  法界無形相
 耳識緣於聲  清淨識三種
 以自分別聞  法界無形相
 鼻依香而嗅  無色亦無形
 鼻識是真如  法界應分別
 舌界自性空  味界性遠離
 無依亦無識  法界自性故
 清淨身自性  所觸和合相
 遠離於所緣  我說為法界
 諸法意為最  離能所分別
 法界無自性  法界而分別
 能見聞而嗅  是味及所觸
 瑜伽法是知  如是圓成相
 眼耳及與鼻  舌身及末那
 六處皆清淨  如是彼之相
 心見有二種  世間出世間
 我執為流轉  自覺是真如
 無盡是涅槃  若盡貪及癡
 覺彼是佛體  有情歸依處
 一切於此身  有智及無智
 繫縛自分別  由悟得解脫
 菩提不遠近  不來亦不去
 壞滅及顯現  於此煩惱網
 說於眾契經  住於自思惟
 照以智慧燈  即得最勝寂
 菩提不遠想  亦無鄰近想
 是六境影像  皆由如是知
 如水與乳合  同在於一器
 鵝飲盡其乳  其水如常在
 如是煩惱雜  智在於一器
 瑜伽者飲智  棄捨於煩惱
 如是我我執  乃至所取執
 若見二無我  有種而滅壞
 是佛般涅槃  常恒淨無垢
 愚夫二分別  無二瑜伽句
 種種難行施  以戒攝有情
 一切損忍辱  界增此為三
 於諸法精進  靜慮心加行
 常習於智慧  復得菩提增
 方便共為慧  以願皆清淨
 以力妙堅智  界增為四種
 不應禮菩薩  此為甚惡說
 不親於菩薩  不生其法身
 增於甘蔗種  欲食於石蜜
 若壞甘蔗種  無由石蜜生
 若護甘蔗種  三種而可得
 糖半糖石蜜  於中必得生
 若護菩提心  三種而可得
 羅漢緣覺佛  於中必得生
 如護於稻芽  農夫必當護
 如初勝解行  如來必作護
 如白十五日  而見月輪形
 如是勝解行  影現佛形相
 如是初月輪  剎那剎那增
 如是入地者  念念見增益
 如白十五日  月輪得圓滿
 如是究竟地  法身而得生
 勝解彼堅固  常當於佛法
 能發如是心  得為不退轉
 染依得轉依  得受為淨依
 由分得覺悟  名為極喜地
 常時於染污  欲等種種垢
 無垢得清淨  名為離垢地
 滅壞煩惱網  照耀得離垢
 無量之暗瞑  離名發光地
 清淨常光明  遠離世吉祥
 圍遶智慧焰  名為焰慧地
 一切明工技  種種靜慮飾
 難勝於煩惱  得勝難勝地
 於三種菩提  攝受令成就
 生滅於甚深  名為現前地
 遊戲於光網  遍以帝釋嚴
 超越欲暴流  名為遠行地
 一切佛加持  預入於智海
 自在無功用  不動於魔使
 於諸無礙解  瑜伽到彼岸
 於說法談論  名為善慧地
 身以智所成  如虛空無垢
 諸佛皆所持  普遍如法雲
 佛法之所依  行果皆所持
 所依皆得轉  故名為法身
 離不思議熏  及離流轉習
 如汝思思者  云何而得知
 超過諸語境  一切根非境
 意識所取者  如所有我體
 次第而積集  佛子大名稱
 皆以法雲智  微細見法性
 爾時洗濯心  超渡生死海
 彼以大蓮花  安立為大座
 無量寶葉光  寶光明為臺
 無量億蓮花  普遍為眷屬
 先以十種力  以無畏四種
 餘佛不共法  大自在而坐
 一切善皆集  福智以資糧
 圓月在星宿  遍滿而圍遶
 則以佛日手  以寶光無垢
 灌頂於長子  普遍皆令灌
 彼住大瑜伽  皆見以天眼
 無明攪擾世  惡習苦怖畏
 狀如金光色  從彼瑜伽光
 彼無知所覆  得開無明門
 以福智感招  彼獲無執定
 隨緣而圓寂  心得皆變化
 諸法無自性  自性於境界
 菩薩王妙見  法身妙無垢
 皆以無垢身  安住於智海
 即作眾生利  如巧摩尼珠
 一切瑜伽者  大瑜伽自在
 佛影皆變化  遍滿而流出
 或有八臂者  三目熾盛身
 彼皆瑜伽王  普遍而流出
 皆以慈悲手  勝喜執持弓
 射以般若箭  皆斷細無明
 以大力昇進  執持智慧棒
 一切無明[穀-禾+卵]  普遍皆碎壞
 強力諸有情  金剛熾盛身
 調伏有情故  則為金剛手
 自為作業者  示現種種果
 教誡如教理  變為平等王
 飢渴猛熾身  能施諸飲食
 常患諸疾者  則為善醫王
 魔王於營從  魔女於莊嚴
 菩薩作親友  能施菩提場
 由如日月形  彼光皆悅意
 流出如電光  照曜俱胝剎
 由以一燈故  遍照皆得然
 若一燈滅盡  一切皆隨盡
 如是異熟佛  示現種種光
 一化現涅槃  餘佛示歸寂
 一亦無滅度  日光豈作暗
 常現於出沒  示現剎土海
 於無智暗世  能淨智慧眼
 往於俱胝剎  矜愍化有情
 彼皆不疲倦  由彼大慈甲
 一切於神足  瑜伽皆彼岸
 皆觀時非時  令彼得流轉
 剛強於諂曲  暫時而棄捨
 無量調有情  頓作令清淨
 無量佛變化  頓時得暫變
 於三界海中  而擲調伏網
 舒展妙法網  普遍令成熟
 則以調伏網  普遍令成熟
 普遍令舉出  於中漂流者
 則如千有情  普遍令度已
 度已令覺悟  妙法不生疑
 世尊妙法鈴  普遍令得聞
 由此振聲故  除落煩惱塵
 增上無明人  令淨於一時
 以日光明威  破壞眾翳瞙
 隨從暗煩惱  及餘罪身者
 令彼作利益  積漸令清淨
 彼彼人現化  安住如水月
 煩惱攪擾心  不見於如來
 如餓鬼於海  普遍見枯竭
 如是少福者  無佛作分別
 有情少福者  如來云何作
 如於生盲手  安以最勝寶
 云何而能見  無上之法身
 俱胝日光身  光網以圍遶
 諸天以少善  不能而得見
 上次於大天  云何而得見
 彼色不能見  諸仙離煩惱
 天修羅梵等  云何餘少慧
 然以佛威力  清淨自心故
 能見如是類  獲得一切盛
 有情福端嚴  佛住彼人前
 光明照耀身  三十二勝相
 彼如是丈夫  當見如大海
 不經於多時  即得智如海
 世尊彼色身  安住於多劫
 能調可調利  趣於戒種類
 廣壽大瑜伽  少壽何因故
 多人俱胝餘  示現增減壽
 無量俱胝劫  以命命增長
 因緣皆無盡  獲得無盡果
 若有相應顯此理  唯身以慧作分析
 彼人生於淨蓮花  聞法所說無量壽 

百千誦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地藏菩薩相關經典
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kshitigarbha/sutra/s_m.htm

地藏菩薩本願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二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四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五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六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七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八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九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十

佛說地藏菩薩陀羅尼經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


地藏菩薩介紹
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kshitigarbha/main.htm


下午 02:57 2012/7/5

#15092
.*(ॐ)宇宙的聲音 *.(WM)

MP3佛號音樂唱誦

2012-07-05 11:23 回應留言 💬 | |


http://www.namoamitabha.net/ch/mp3/mp3musiclist.htm
我念彌陀是梵音,聲同金石鏗鏘吟。
十方忽震咆哮動,天際紛紛萬佛臨。


上午 11:20 2012/7/5

💬 撰寫新留言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 975  下一頁→ (第621頁, 共975頁)
© Vovo2000.com Mobile Version 小哈手機版 2024